嘉寧殿,寢宮內。
昏黃黯淡的燭火輕輕搖曳,似隨時都會熄滅,將整個空間籠罩在一片壓抑的氛圍之中。
耶律淳緩緩轉醒,燭火映照的臉上,是化不開的憂慮、愁容。
此時的他,已然六十歲高齡,顯得異常蒼老和憔悴。
身形佝僂,皮膚松弛且布滿褶皺,眼眶深陷,眼神中透著疲憊與迷茫,看上去就如同即將油盡燈枯、行將就木之人。
不由得回想起天慶五年(1115年),天祚帝派他東征,都監章奴渡過鴨子河,雖然和耶律阿撒等三百多人退回來,先派敵里等人以廢立的計劃報告后,他將敵里斬首以獻,天祚帝進封他為秦晉國王,拜都元帥,賜金券。
然而,不久后兒子耶律阿撒也莫名死去。
隨后退回燕京,本以為可以安穩下來,卻被蕃漢百官不由分說地擁立,稀里糊涂地登上大遼皇帝之位后,這數月時光,耶律淳沒有一天不是焦慮與恐懼。
此刻,殿外百官的嘈雜聲,讓本就心緒不寧的他更加煩悶不已。
天祚帝公然揚言要進攻幽燕,而他的皇位得來名不正言不順,這種恐懼的情緒,在天祚帝現身之后,徹底達到了頂點,如同那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將他本就脆弱的神經徹底壓垮。
“百官害苦了朕……”耶律淳喃喃自語,聲音中滿是無奈與悲嘆。
在他心里,天祚帝的出現,是一個無法逃避且必須要直面的嚴峻現實。
相較于金兵的威脅,天祚帝才是他如今最大的心腹大患,畢竟天祚帝對皇位的正統宣稱,隨時可能讓他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這般想著,耶律淳輕輕咳嗽幾聲,強打起精神,向身旁候著的內侍招呼道:“太平公主呢?”
內侍趕忙上前,恭敬地回道:“公主殿下和百官都在殿外恭候陛下召見。”
“既如此……讓百官進殿吧……”耶律淳猶豫片刻后,緩緩說道。
“諾!”內侍立刻躬身領命,動作迅速而利落。
耶律淳下了床,命內侍給自己更衣。
將沾著血跡的衣服脫了,換上干凈衣服,再穿上冠冕服飾。然后命內侍端來熱水,用熱絲巾擦了臉,又命寺人重新給自己梳頭整理發髻。
“草木凋零,如人之將死。然草木明年春天可重新長出來,人死之后卻不可復生了。真是可悲啊。”耶律淳低聲哀嘆道。
殿外,耶律暮云看著亂糟糟、交頭接耳的百官,心中一陣煩悶。
這些人在這關鍵時刻,還只顧著各自盤算,毫無章法。
就在她滿心無奈之時,一名內侍匆匆來到她耳邊,低聲耳語幾句。
剎那間,耶律暮云眼睛陡然一亮,神色振奮,緊接著大聲震喝道:“諸位,陛下剛剛蘇醒,且隨我來。”
此言一出,百官們瞬間安靜下來,隨后便魚貫而入。
眾人來到殿內,見到床榻前耶律淳身著冠冕服飾,此刻的他看起來面色一臉病容,分明是要行將就木一般。
耶律淳坐直了身子,盡量保持威嚴,臉上更是露出微笑來。
“臣蕭干,叩見陛下。”
“臣李處溫,叩見陛下。”
“臣張琳,叩見陛下。”
“臣等叩見陛下!”百官們紛紛行禮,聲音此起彼伏。
太尉李處溫、北樞密使蕭干、司徒左企弓、興軍節度使耶律大石、知樞密院事曹勇義、參知政事虞仲文、太師張琳、直樞密院李處能、少府少監李奭、駙馬都尉蕭旦、翰林醫官李爽、陳秘等一干大臣紛紛行禮。
可以說,當日擁立耶律淳的一干大臣,除了常勝軍張令徽,該來的都來了。
“陛下身子如何?”蕭干神色凝重,聲音低沉地問道。
耶律淳嘴角浮起一抹微笑,語氣平靜卻透著幾分決然:“朕大限已至,心中有數。朕時間無多,召諸公前來,是要確定‘迎秦拒湘’一事。”
耶律暮云聽聞此言,面上并未露出絲毫驚訝之色。早在得知耶律淳于病榻前召集蕃漢百官時,她心中便已明晰,耶律淳怕是難以支撐太久了。
蕭干、李處溫等一眾大臣,驟然聽聞這消息,皆呆愣地望著耶律淳,臉上紛紛浮現出悲傷之色。
耶律淳在位期間,雖沒有什么顯著之舉為人所稱道,但此刻,他即將逝去,眾人心中在傷感之余,對大遼的前途愈發感到茫然。
耶律淳雖未能成功推行聯宋抗金之策,可他也并無過錯,甚至在某些方面,還立下了一定功勞。
他登基不過百日,便遭遇南朝撕毀盟約,不顧百年和平之盟,派遣十數萬精銳大軍北上。遼軍奮勇作戰,最終大勝,將宋軍抵擋在雄州城外,耶律淳在這期間,著實頂住了巨大的壓力。
“陛下,臣等心中悲痛萬分。陛下……”太師張琳再也忍不住,老淚縱橫,聲音都帶著顫抖。
耶律大石眼圈泛紅,可他強自克制著自己的情緒。
他心里清楚,當下絕非哭泣之時。這些日子,他日日前來探望,其實在內心里,對陛下的病情惡化并非毫無心理準備,只是事情真正來臨,仍覺得有些突然。
“陛下請下旨,陛下身后之事,該如何安排?臣等定當遵照執行。”張琳穩了穩情緒,神色凝重地說道。
“朕心所憂,唯有天祚帝啊......”耶律淳微微嘆息,目光中滿是憂慮。
這時,司徒左企弓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天祚帝遠在他方,生死未知,我等不如先著眼當下,穩固燕京局勢。”
蕭干溫立刻反駁道:“糊涂!天祚帝雖遠,但其威望仍在,若不妥善應對,恐生內亂。”
李處溫神色急切,直接開口:“陛下,臣等以為,當下可推行臣等商議的‘迎秦拒湘’之策,以解我大遼之困局。”
蕭干點了點頭,附和道:“不錯,此策若成,或可保我大遼安穩。”說罷,二人直接掠過耶律淳詢問蕃漢百官,“迎秦拒湘”之策。
耶律暮云蹙眉。
耶律淳亦是無可奈何,這兩人之中蕭干剛剛大勝宋軍,掌握著如今燕京絕對的兵力,李處溫家族乃是燕京氏族,進階太尉后于朝中聲望一時無兩。
面對二人威勢,眾人不敢拒絕,同意此策略的官員紛紛站到了東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