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5章 陛下去了

唯有南面行營都部署耶律寧,獨自一人站在西邊。

李處溫見狀,略帶不滿,上前問道:“耶律將軍,眾人皆站東邊,同意此策,將軍為何獨自站在西邊?是何緣故?”

其子李奭更是一副盛氣凌人的態度,好像誰敢提出不同意見,馬上就會遭遇大難一般。

耶律寧神色坦然,不卑不亢地說道:“若天祚帝當真能率領各蕃部軍隊,大舉奪回燕地,那便是我大遼氣數未盡,我等又怎能拒絕他呢?

再者,秦王與湘陰王(天祚帝)乃是父子關系,若要拒絕,便應一并拒絕。自古以來,哪有迎接兒子卻拒絕父親的道理?”

此時,李處能忍不住上前一步,斥道:“耶律將軍,你這是迂腐之見!天祚帝若回,必清算我等,大遼危矣!”

耶律寧毫不退縮,朗聲道:“身為臣子,當以忠義為先,怎可因一己之私,棄大義于不顧?”

李處溫等人聽聞此言,相互對視一眼,而后相視而笑。

在他們看來,耶律寧這番言論,無疑是擾亂軍心。

李處溫眼神中閃過一絲狠厲,對耶律淳道:“陛下,此人言語不當,擾亂軍心,當殺之以儆效尤。”

耶律淳靠在枕頭上,聽聞眾人對話,不禁長嘆一聲:“他是忠臣啊,怎能殺他?若天祚帝真的來了,朕唯有一死,又有何顏面去見他呢!”

此時,耶律大石沉聲說道:“陛下,耶律將軍所言雖有道理,但局勢復雜,還需從長計議。”

駙馬都尉蕭旦微微點頭,目光看向眾人,緩緩道:“諸位,大遼存亡之際,切不可自亂陣腳,當以大局為重啊。”

李處溫仍不死心,向前一步,急切說道:“陛下,‘迎秦拒湘’之策,實乃當下絕境中求生機之舉。

秦王素有賢名,若能迎其歸來主政,必能凝聚人心,再圖大業。

而湘陰王遠遁,不顧社稷安危,如今局勢危急,實不應再對其抱有幻想。”

耶律大石目光深邃,凝視著殿內燭火,大聲辯解道:“太尉,即便秦王確有才干,然天祚帝畢竟是大遼正統。

若貿然行‘迎秦拒湘’之事,天下人會如何看待我大遼?

我等臣子又如何自處?”

蕭干皺著眉頭,補充道:“陛下,當下局勢,強敵環伺,燕京人心惶惶。

若不盡快定下方略,恐大遼根基動搖。天祚帝昔日之舉,已令諸多將士寒心,如今召回,怕難以服眾。”

耶律淳微微搖頭,嘆道:“蕭卿,天祚帝雖有過錯,你等皆為大遼臣子,食君之祿,當忠君之事。

若只因一己之見,便棄舊主不顧,日后誰還會為大遼盡忠?

再者,若天祚帝歸來,痛改前非,攜手諸公共抗外敵,豈不是大遼之幸?”

耶律大石抱拳說道:“陛下圣明。臣以為,當下可先遣使者,探明天祚帝之意,再做定奪。

既不貿然行事,也不放棄任何振興大遼之可能。”

“咳咳咳.......”耶律淳再次劇烈咳嗽起來,嘴角溢出血跡,耶律暮云立刻上前攙扶:“陛下......”

耶律淳示意無事,遂看向耶律大石:“耶律卿所言,正合朕意。諸公,大遼風雨飄搖,需我等齊心協力,切不可因一時之爭,壞了大局。”

眾臣見到耶律淳命在旦夕,仍堅持己見,無奈低頭,齊聲道:“陛下圣明,臣等謹遵圣諭。”

耶律淳無力揮手,他感到渾身乏力,已經預感生命也油盡燈枯,不如直接把該交代的都交代完。

“朕以老身,承祖宗之神明,而獲承大位。本應與卿等求保宗廟,安定國民社稷。”

“卻當今形勢,女真已掠據西京,未聞回國。今又南朝虎視眈眈,幾欲臨境擄奪燕京,恐朝日與女真金國形成夾攻。”

“朕觀人事天時,自不能讓朕敢繼當寶位,朕欲稱藩大宋南朝,與卿等同保血屬遼名,不知卿意如何?”

這位天錫皇帝說完就哭,落淚不止。

李處溫也跟著掉淚,他總感到天錫皇帝不是個糊涂之人,但也能看明白當今形勢。

因為此前耶律淳私下找過他詢問。

他便試探詢問:“軍國大事,不以自己之見枉言,當由陛下定奪,不知陛下之見如何?望陛下對此自有明見,我等臣子自有敢不從命者呼?望陛下明見之后,再與臣下參議,臣下哪有不從命之理?”

當時他這樣表態,實際上是在試探天錫皇帝的想法。

他知道天錫皇帝一方面心里懼怕天祚帝時刻會來征討,一方面又怕金兵進攻,再一方面又怕宋國再次出兵攻打燕京收復燕云十六州。

現在擺在天錫皇帝和燕京面前的,在他認為看來,只有一條路,就是投降南朝宋國。

李處溫認為這是唯一的一條出路。

投降宋國,向宋國稱臣,成為大宋國的附屬國。

很快,機會來了。

前線傳來大遼剛剛戰勝宋軍,在這種情況下請求議和,或許還能取得一些條件。

耶律淳當然不傻,立刻抓住時機,向宋朝派遣使節,他已決心要向宋國求和稱臣了,以此而得到宋國的庇佑,而求保屬遼之名。

卻此次要派誰去出使大宋國呢?

按說眼下李處溫去最合適,可是在此之前,耶律淳因為主戰派蕭干和耶律大石態度強硬,張令徽也站在蕭干這邊,兩番宋國派使者說服攜燕云十六州投靠大宋國,乃至向大宋國稱臣成為大宋國的附屬國也可以,可是天錫皇帝都采納蕭干耶律大石的建議,為了并表明抗戰到底的決心,都把大宋國的信使給斬了。

如今自己再派使者到大宋,這個使者李處溫敢當嗎?

他又敢在這種情況下去大宋為使嗎?

此事又是秘密不敢聲揚,不敢傳到蕭干耳朵里,怕其再出來阻攔。

如今他已經預感生機已無,決定將心中想法說出。

他當下掃過一干大臣面容,用盡力氣道:“朕去之后,諸公迎立天祚帝第五子、秦王耶律定繼位;太尉李處溫為燕京番漢馬步軍都元帥,太師張琳、北樞密使蕭干輔佐;德妃蕭普賢女為太后,可主持軍國大事。”

“諸公,謹記......今日之言!”耶律淳輕嘆一聲,眼神迷離的看著虛空處,低聲道:“如今的局面,非朕之愿,不妨向宋、金乞降,哪怕稱臣納貢獻上歲幣,只要能保全我大遼國祚,一時的委屈算不得什么......待將來我大遼恢復元氣了,就……就……”

耶律淳的話語聲戛然而止,握著耶律暮云的手也失去了了氣力,重重的從空中垂下。

耶律暮云驚呼道:“陛下,陛下。”

內侍在旁膽戰心驚的伸手探了鼻息,大哭跪地道:“陛下去了。”

頓時大殿百官大放悲聲,涕淚橫流,跪地朝著耶律淳磕頭,哭聲震天而起。

寢殿之中,蕭干、李處溫、耶律大石等一干朝臣本靜默的站著,聽得寢殿內哭聲震天,不由得悲從心來。

耶律淳已經歸天,百官不由得看向太尉、太師以及樞密使蕭干。

太師張琳嚎了幾聲,站起身來大聲道:“諸位,陛下駕崩,山河變色,天下皆悲。

但我等朝臣,不能沉溺于悲痛之中,要抓緊處置后事。陛下既留有遺言,現如今是遵照遺言,處置后事之時。”

李處溫等百官聞言止住悲聲。

司徒左企弓道:“太師所言極是。”

張琳朝著耶律暮云行禮,遂看向群臣朗聲道:“公主、諸公節哀,如今陛下崩殂,于殿前留下遺命,當宣此遺命,安定后事。請德妃娘娘臨朝稱制即太后,一來昭告天下以安臣民,二來迎立秦王,三來再次向宋、金遣使乞降......”

耶律暮云面容哀傷,以淚還禮道:“本宮心亂如麻,諸公安排吧。”

與此同時,張令徽與耶律合魯快馬加鞭,已抵達燕京城門。

守城將士見是張令徽,連忙打開城門放行。

入城后,張令徽一路打聽,得知耶律淳昏迷,朝堂大亂,當下心中一緊,他深知局勢已到了千鈞一發的關頭。

張令徽全然顧不上連日奔波的疲憊,一心只想盡快趕到皇城,他掉轉馬頭,朝著皇城方向疾馳而去。

皇城大殿外,守衛如林,戒備森嚴。

張令徽心急如焚,他迅速出示令牌,大步朝著殿內邁進。

此時,從嘉寧殿隱隱傳出陣陣哭聲,那哭聲透著悲愴與絕望,張令徽心中頓感不妙。

待他踏入殿內,一片混亂的場景瞬間映入眼簾。

只見眾人神色悲傷,或低聲抽泣,或交頭接耳。

他眉頭緊緊皺起,猶如擰成了一個“川”字,而后大聲問道:“諸位,究竟發生了什么?”

他這一聲問話,聲音洪亮如洪鐘,瞬間響徹整個大殿,原本嘈雜混亂的眾人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紛紛將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他。

此前,耶律淳召集眾人,并任命張令徽為涿、易二州節度使,這一任命引得不少人在私下頗有微詞。

太尉李處溫更是曾當面出言勸阻耶律淳,不過耶律淳心意已決,并未采納他的建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义县| 怀远县| 德庆县| 三河市| 慈溪市| 安国市| 会东县| 西宁市| 普格县| 淳安县| 金秀| 青岛市| 安西县| 德州市| 绥滨县| 陵水| 郸城县| 泾川县| 沁源县| 德保县| 磴口县| 澄城县| 栖霞市| 始兴县| 资源县| 岗巴县| 樟树市| 铜山县| 两当县| 三门峡市| 绥芬河市| 和平区| 和平县| 滨州市| 县级市| 南和县| 邹城市| 运城市| 化德县| 竹山县| 平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