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史傳與文學

史傳與文學的關系,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理解:

其一,史傳本身就是文學。史傳是文學,首先是一種觀念的認同,也就是早期人們對史學與文學同類、同體關系的一種認知。這種認知其實是先秦文史不分的現實狀況的一種反映,是特定歷史背景、條件的產物。其次,將史傳認定為文學也有事實上的依據。史傳在本質上雖然是記史述往的文本,但其確實蘊含文學的性質、特點和韻味,其敘事的形式、手法和格調,即歷史事件的敘述、歷史人物形象的刻畫塑造、篇章結構的謀劃安排、語言的表達、細節的描寫、情感的抒發與表達等,都堪與文學作品相比肩,可以被文學引為同調。所以,視史傳為文學的觀點,在觀念上和事實上都是有所依傍的,有雙重的支撐。

其二,史傳作為文學,其本身與各個種類、體裁的文學如民間文學、詩歌、散文、小說、戲劇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有很大的關聯性。可以說,史傳與這些文學種類、體裁之間的關系是血肉相連、割舍不斷的,對史傳與各體(種)文學稍加考察,就可以發現這一點。如題材上的共生共榮、互為來源;體裁上的互通互用;表現手法上的互相借鑒;以及史傳對于各體文學文本的插入、兼容;對于各體文學史料的收載、評論等,都是很常見、很普遍的現象。這種現象既反映了史傳與各體文學之間的交流和融合、依存和促進,也表明史傳在古代文學發展中所擔任的重要角色。因此,探討史傳與各體文學之間的這種關系,就顯得很有意義。本書所進行的研究正是在這方面的一些初步嘗試。

本書以后一種關系為基本框架,在論述過程中融入前一種關系的內容。以文學成就較高的《左傳》《國語》《戰國策》《史記》《漢書》《三國志》《后漢書》等為主要研究對象,試圖較全面地探討史傳與民間文學、古代詩歌、古代散文、古代小說、古代戲劇等各體文學的關系,揭示史傳與文學之間的互動與共生現象。


[1] (東漢)高誘注:《戰國策·趙策一》,上海書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46頁。

[2] 翦伯贊:《中國史綱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頁。

[3] (南朝·梁)劉勰撰,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版,第283—284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建省| 民勤县| 于都县| 岑溪市| 繁昌县| 英吉沙县| 武鸣县| 滦平县| 定南县| 和硕县| 霞浦县| 宽城| 吉安县| 南宁市| 西昌市| 山阳县| 宁海县| 连平县| 乌苏市| 新巴尔虎右旗| 贡觉县| 许昌县| 彰化县| 云霄县| 安宁市| 陕西省| 多伦县| 竹北市| 沙雅县| 元朗区| 泾源县| 富宁县| 南靖县| 通辽市| 泽普县| 嵊州市| 游戏| 甘孜县| 玉山县| 博野县| 双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