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古法新茶
- 晉:假如我肉糜帝,是在裝傻呢
- 黑啤男爵
- 2067字
- 2025-04-23 09:00:00
“非也!非也!”
司馬衷大笑著搖頭。
前世他因為工作的原因,沒少喝“工作茶”。
就算一開始再不喜歡,喝久了,最后也逐漸離不開了。
因此,對于茶,還是頗有研究。
至少,對于基本的制茶工藝,是信手拈來。
于是便假裝沉吟一番,隨后緩緩開口:
“朕好觀古籍,于偶然之間,得了一古法。以此古法焙茶,便可使茶湯清香不澀……”
嵇紹眼前一亮。
天子今日,果然又要帶給他驚喜了嗎?
于是便急急問道。
“此古法,莫非與蒸青不同?”
嵇紹作為名流雅士。
自然對茶酒頗為在行。
只是這酒喝多了,便會使人放縱癲狂。
不太符合嵇紹的氣質。
因此,他便時而食用“茶羹”,以此提神、解暑。
“正是!”
司馬衷說道。
“此法不用蒸甑,反以鐵釜快炒,快速焙之。”
“其要點有四。”
“嵇卿可要記好了。”
見嵇紹全神貫注地在聽。
司馬衷便娓娓道來。
“其一,采葉貴早。”
“也就是說,采茶,要選早春新芽。早春的卯時,天剛蒙蒙亮,就要抓緊采摘新芽嫩莖。”
“新芽形如雀舌,帶露而不沾塵,乃是上品。”
“若葉老如柳,則氣濁味澀,不利于焙之。”
嵇紹略有所思,點了點頭。
“嗯……現今世人飲茶,多是取其苦寒之性,以作祛邪散熱之用。”
“因此,采茶往往不好早春嫩芽。”
“反而要等到孟夏葉展、汁液充實的時候,才采摘葉厚脈韌的壯葉。”
“原來,這便是茶葉苦澀之原因?”嵇紹恍然大悟。
世人追求茶葉解暑去熱的效用。
卻反過來,使得它越來越難喝,越接近一味苦澀不堪的藥材。
自然,也就無人去摸索茶葉藥膳之外的價值。
“其二,猛火鎖香。”
“鐵釜燒至釜底泛起細密的氣泡,聲若蚩尤銅鈴,就快速把鮮葉投下去。”
“待茶葉垂卷似蛾眉,青氣盡散而栗香起,就馬上傾倒出來。若遲了,便會焦苦!”
“這一步,有何妙用?”嵇紹不禁好奇地問道。
“呃……”
司馬衷在心里思索,該如何和嵇紹解釋,這是要利用高溫殺死茶葉中的催化酶,使酶失去活性呢……
并且,如果鍋溫<200℃時,多酚氧化酶未被徹底鈍化,茶葉就會持續氧化生成茶黃素,這便是澀感的來源。
看著嵇紹期待的面孔,司馬衷到底是說不出口。
于是司馬衷心中一橫,索性胡扯道:
“古法上解釋,此步是要以猛火鎖住茶葉之靈氣。若是火候不夠,導致精元外泄,茶葉便會苦澀……”
“喔……”嵇紹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好像理解了。
司馬衷只覺得一臉黑線。
這放在前世,也就是騙騙幼兒園的小孩子。
上了小學都騙不到了。
古人就是淳樸吶……
你和他們說酶,他們會說:
“媒?……做的哪門子媒?”
你和他們說靈氣、元氣、精氣。
他們就一副“喔……”,懂了個七八分的樣子。
沒有人比我更懂玄學。
這樣也好,省去一通復雜的解釋。
見已經糊弄過去了。
司馬衷便清清嗓子,繼續說道:
“這其三,便是挼捺折骨。”
“趁著茶葉還有溫度,攤在竹席上。然后以木棍,循太極之勢推轉,令葉骨暗折。但是皮肉不破、汁液內蘊,茶葉如含晨露。”
“最后,便是辟濕焙干。”
“將茶葉置于竹筥內,懸炭盆上文火緩烘。用手掌感受炭火的溫度,要保證火如溫玉,氣暖而膚不灼。”
“等到茶葉觸手脆折、聲如冰裂之時,就可以密存于陶罌中。等待七日再開啟,則茶香盈室、經久不散!”
“妙!妙呀!妙哉!”
聽罷,嵇紹不停地拍著手鼓掌。
“不愧是古法,其中竟然蘊含著無限奧妙。”
嵇紹一邊聽,一邊在心中將這完整版復述著,記了個十之八九。
“采葉貴早、猛火鎖香、挼捺折骨、辟濕焙干……”
“微臣記住了!”嵇紹高聲道,語氣中很是興奮。
文人記性一般都不錯。
畢竟這個時代,文人有才華的標準,就是要出口成章。
大量的經史典故,全靠腦子記憶,久了也就成了一項技能了。
司馬衷笑道。
“以此古法,熬出來的茶湯,更是清香四溢,飲之舌有回甘。”
“時下清談之風盛行,但這些貴族們動輒飲酒,美其名曰‘曲水流觴’,實際上到最后皆在耍酒瘋……”
“……實在是破壞美感!”
司馬衷恨鐵不成鋼。
“若是清談時,點上香爐,周身青煙裊裊,桌上擺一琵琶,士族們著一身鶴氅,沏茶對飲,以茶道談論天地玄學……豈不美哉?”
司馬衷描繪著宏偉藍圖,循循善誘。
司馬衷自然有些口嗨成分。
只不過,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嵇紹之父嵇康,便是后世響當當的“竹林七賢”之一。
其父去世那年,嵇紹雖然才10歲,但從小耳濡目染,亦是知道那些竹林叔父們的喜好。
“如此,定能在當下清談的圈子里,形成一股子風尚……嵇卿,你覺得呢?”司馬衷笑意盈盈。
“不,不!”
嵇紹激動道。
“陛下,微臣覺得,此事定能在清談圈里,掀起一股‘驚濤巨浪’!”
嵇紹神情興奮,眼中難得可見地放光。
嵇紹這話一出。
反倒是把司馬衷嚇了一跳。
嵇紹一向沉穩,說話從不過重。
用“驚濤巨浪”這樣的詞匯,司馬衷還是第一次見到……
嵇紹之所以興奮。
是因為他知道。
陛下從來不做無用之功。
陛下特地引入古法,改變世人的飲茶習慣,難道只是因為茶不好喝嗎?
不!
以陛下的智慧,肯定是有更深層的含義!
嵇紹一開始沒有頭緒。
直到剛才,他突然醍醐灌頂。
“陛下!微臣終于領悟到了陛下此舉的深意!”
“陛下是想要借此風尚,來拉攏士族,對么?”
“既然此‘古法茶’是由陛下首創,如果能夠風靡士族、甚至風靡大晉,試問這些士族,又怎能不與陛下主動接觸呢?”
“如此一來,以陛下的賢明,士族們逐漸歸心,便指日可待了!”
嵇紹的語調,又拔高了幾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