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3評論第1章 忍一時風平浪靜?
總章元年,大唐碩果僅存的最后一位凌煙閣功臣李勣攻滅高麗,完成了唐太宗所未曾達到的成就。
這是唐高宗李治的人生巔峰。
消息傳到長安,舉國歡騰。
但在一片慶賀聲中,太子李弘所居的東宮卻是愁云慘淡。
太子弘兩歲封王,五歲為太子,八歲加冠初次監國,十二歲時便已經開始定期接觸朝政實務,因仁孝寬厚素得君臣稱贊。
如今十七歲的李弘更是將在來年迎來大婚。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這么一個備受皇帝寵愛的太子,將來也會成長為一個仁厚的守成之君。
但……
不出意外地,意外來了。
被精心挑選為未來太子妃的司衛少卿楊思儉之女竟被周國公武敏之逼而淫之。
武敏之原姓賀蘭,乃是武皇后長姊之子,后改姓為武繼承了武氏的爵位。武后與兄弟不和,武敏之乃是正兒八經得用的外戚。
要說年輕人睡眠質量就是好,本就體弱多病的太子乍一聽聞噩耗,倒頭就睡。
太子身體出了問題,自帝后以下皆萬分關切,太醫署就差把專屬的咒禁師弄過來跳大神了。
所幸這一回太子只在床榻上躺了兩天半就恢復了過來,雖說身體依然虛弱,但精神頭卻很不錯。
不僅如此,太子剛一離開病榻就要求去外面吹吹風,美其名曰呼吸新鮮空氣。
負責照顧太子起居的女官阿蓁乃是東宮之中少有知道內情的,她敏銳地覺察到,經此打擊,太子似乎與往日有些不同了。
望著在亭中吹風的太子,阿蓁關切地詢問道:“五郎,外面風大氣寒,不如回殿中稍歇?”
作為深受武后信重的女官,又被派來照顧太子多年,阿蓁有用這樣親切稱呼的體面。
李弘并沒有立刻答應,他年紀輕輕便身染肺疾,正該多呼吸些新鮮空氣。
順帶著讓冷風吹一吹他不太平靜的頭腦。
經常當太子的人都知道,唐朝的太子不好當。
尤其是唐高宗的太子,李忠被廢,李弘早卒,李賢“謀反”,李顯倒是當了皇帝,然后不到兩個月就被武則天廢了。
之后女主臨朝,李旦也先后體驗了一回傀儡皇帝和皇嗣的待遇。
即便縱觀歷史,這一家的經歷也是極為炸裂的存在。
回過神來,李弘留意到阿蓁的關切,問道:“你說我如今在這吹著冷風,武敏之在做什么呢?”
“那狂悖之徒已經受了懲處,五郎何必再理會他呢?”
“閉門思過也算懲處?”
阿蓁如何聽不出李弘話中的憤懣,想了想,她解釋道:“其實皇后殿下最初本想要嚴懲武敏之,只是有榮國夫人護著,皇后殿下也很難做?!?
榮國夫人楊氏是武后的母親、李弘的外祖母,也是武敏之實際上的外祖母。
提起榮國夫人,李弘就忍不住想笑。
然還沒笑出聲,他就忍不住咳了起來。
根本笑不出來。
從結果來看,武敏之的事知情者寥寥,最終會不了了之。
原因有很多——外孫變親孫的榮國夫人楊氏親身護佑;武敏之才繼承周國公爵位沒兩年,武后身邊沒有其他得用的外戚了;楊思儉與榮國夫人同出一族,家丑不可外揚;皇帝與武敏之已故的母親和妹妹有染,關系復雜……
在李弘的記憶里,等到數年之后榮國夫人身故,徹底厭惡了賀蘭敏之的武后直接將這事翻了出來,作為賀蘭敏之該死的罪證。
與之并列的還有烝于榮國、逼亂太平公主之宮人……
烝者,祖孫大戰也。
考慮到這時的榮國夫人已經接近九十高齡,只能說,真會玩。
對于李弘來說,現在最好的辦法似乎就是吃了這個啞巴虧,還能借此獲得帝后的憐惜。
但……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且就算吃了這個虧也不能阻止幾年后武后將這事捅出去。
單就身上的肺疾,李弘都不知道以當代的醫療手段能否治好,再考慮到老李家和玄武門繼承法一樣代代傳承的遺傳病……
茍到二十四歲病死?然后再被追封一個孝敬皇帝的名頭?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越想越氣。
穿越前要忍,穿越后還要忍?那他不是白穿越了?
想到此處,李弘對阿蓁說道:“準備車駕,我要出宮!”
太子仁孝,即便與帝后分兩宮而居也常常前往蓬萊宮晨昏定省,出東宮不是什么罕見的事。
阿蓁并沒有違逆李弘的決定,交待人去通知準備后,細心地提醒道:“殿下,那楊氏女終究還不是太子妃,此事還未暴露,不宜鬧大。有榮國護佑,就算殿下親自去二圣面前訴說,只怕也難以傷及武敏之的根本?!?
李弘不答,只繼續說道:“再派人去將當值的左右奉裕率下千牛、備身全都叫上!”
阿蓁忽想到了一種可能性,忙問道:“殿下不去蓬萊宮嗎?”
阿蓁久在宮中,哪里會不知道去蓬萊宮根本不需要多少千牛備身。
按照大唐制度,東宮所屬的軍隊衛士共有十率,其中,統領府兵的有六率府。
太子出行,六衛率中的左、右典戎衛便有出入護衛之責。
而六衛率之外的左右奉裕率,雖不領府兵,但其下的千牛備身掌東宮侍奉之事,立其兵仗,總其府事,與太子的關系最是親密,稱得上太子親兵。
阿蓁輕咬貝齒,望著神情堅毅的太子,殿下要去何處,已經不言自明了。
她提醒道:“殿下一旦出宮,行程勢必瞞不過二圣……”
“無需隱瞞,也無需遮掩?!崩詈胝f道,“待我走后,你如實告知阿娘即可?!?
阿蓁也不矯情,應了下來。
只在心中感慨——五郎還是那個仁善的五郎。
李弘當然知道,這東宮上下臣屬本就是帝后為他專門打造的,皇帝李治安排東宮各級官員,武后安排宮人內侍。
這些人平日里自然起到培養、保護太子的重任,但在某些時候,也會成為帝后的耳目。
瞞是肯定瞞不住的,不如大大方方地出行。
所以,他需要快刀斬亂麻!
不得不說,東宮的臣屬都是皇帝李治精心挑選過的,辦事效率快得很,不多時,李弘的車駕就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