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結語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晰地揭示經濟史學科各分支學科的邏輯關系:經濟史學科包括經濟史學和經濟史學理論兩個分支學科,經濟史學又由經濟史實和經濟史論兩個分支學科構成。

經濟史論是在經濟史實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經濟生活演變過程進行理論的分析、概括與抽象,著重揭示它演變的運行機制與機理,即以說明研究對象的“為什么”為主要任務。在分析方法與敘述方法中,在歷史邏輯與理論邏輯的結合上,主要遵循理論邏輯。其論著一般是按照理論邏輯的框架,運用分析經濟生活演變過程各種因素的內在(本質)聯系與規律,或概括出特定空間(國家或地區)、特定時間經濟生活演變的特點,或抽象出經濟發展模式、學術范疇與理論(經濟學的、歷史學的、社會學的,等等)。它以理論分析和抽象(舍棄了對經濟生活演變過程的具體敘述和那些偶然的因素)為特征。經濟史論是理論形態,屬于理論性經濟史學研究。

經濟史實是經濟史論的基礎,經濟史論是對經濟史實的理論抽象。概括起來,經濟史論與經濟史實的區別是:就研究的目的與論著內容來說,一個是要說明理論,一個是要說明事實。就結論來說,一個是系統的理論,一個是只說明事實,沒有理論,或只是有關研究對象的個別的理論性觀點,不成系統。就論著的內在邏輯與敘述形式來說,一個是理論邏輯,一個是歷史(時間)邏輯。就結論的適用性來說,一個能用于解釋條件類似的經濟史現象,一個只能說明本身的情況。

經濟史學科的理論有兩種。第一種是分析經濟史上客觀事實而得出的理論,這就是經濟史理論。這種理論若是從中國經濟史中抽象出來的,是有中國話語權的。第二種是關于經濟史學科本身的理論,就是本書所說的經濟史學理論,它的對象不是客觀經濟,而是經濟史學科,屬于意識形態范疇,即主觀的領域。在這兩種理論中,經濟史學理論占據主要地位。

經濟史學理論建立在經濟史學的基礎之上。沒有經濟史學,就沒有經濟史學理論,所以,經濟史學是經濟史學科的重點。經濟史學的重點又是經濟史實,沒有扎實的經濟史實研究,就不可能抽象出科學的經濟史理論。


[1] 中國經濟史學會下設四個專業委員會:中國古代經濟史專業委員會、中國近代經濟史專業委員會、中國現代經濟史專業委員會、外國經濟史專業委員會。

[2]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發刊詞》,《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2年第1期,第1頁。

[3] 何盛明主編《財經大辭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0。

[4] 趙德馨:《經濟史學科的分類與研究方法》,《中國經濟史研究》1999年第1期,第120頁。

[5] 趙德馨:《學科與學派:中國經濟史學的兩種分類——從梁方仲的學術地位說起》,《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1頁。

[6] 王亞南:《中國經濟原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0,第16頁。

[7] 朱伯康:《經濟史問答》,載復旦大學經濟學系編《復旦經濟論叢》第二集,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第327頁。

[8] 陳紹聞:《中國經濟史學之回顧與展望》,載復旦大學經濟學系編《復旦經濟論叢》第一集,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5,第238頁。

[9] 該書作者整理了羅馬帝國、瑪雅城市國家、中世紀威尼斯、蘇聯、拉美、英格蘭、歐洲、美國和非洲的大量歷史證據,建立了一個跟當今社會下列重大問題高度相關的新政治經濟學理論:中國會以如此快的速度持續增長嗎?中國能夠超越西方嗎?美國的最好時光過去了嗎?我們正在從限制精英人物擴張權力的良性循環走向使少數人致富和擴張權力的惡性循環嗎?什么是幫助數十億貧困人口走向繁榮的最有效方式呢?為了回答國家興衰、國富國窮、國家間不平等和經濟發展差距等的根源,阿西莫格魯和羅賓遜在對不同國家(或地區)進行比較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制度是根本原因的觀點,即人為的政治和經濟制度對經濟成功(或經濟不成功)至關重要。這種觀點與新制度經濟學家諾思等在《西方世界的興起》《經濟史上的結構和變革》等著作中提出的“制度是重要的”觀點一致。但是,他們沒有局限于“制度是重要的”這個一般性的說法,而是做了更深入的制度分析。

[10] 該書圍繞中國的封建制度為什么長期存在這一問題進行探討。作者認為,在西周時期,中國就確立了封建制度,一直延續到20世紀上半葉。封建制度為什么會長期存在?根本原因是沒有代替它的新制度。由于中國資本主義沒有發展起來,當然就不可能發生上述兩種形式的革命(即英國式的和法國式的資產階級革命)。這樣,歷史悠久、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當然就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臺,封建制度的幽靈當然還會忽隱忽現地到處出沒。他又發現,戰國秦漢時期的商品經濟中含有資本主義因素,唐宋時期的商品經濟孕育了資本主義因素萌芽,這種萌芽長期停滯,沒能正常發育,他解釋了背后的原因。其說自成系統,自成一家。

[11] 該書是許滌新對中國過渡時期(1949~1956年)經濟的理論概括。作者從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事業的角度,論述了在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和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中,中國怎樣從多成分的新民主主義經濟過渡到社會主義經濟。

[1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第130頁。

[13] 羅仲言:《經濟史學原論》,經濟新潮社,1947。對這本書的評介,可參見楊祖義:《羅章龍經濟史學思想述評》,《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第42頁;楊祖義、馮兵兵:《走出“歐洲中心論”:羅章龍的經濟史思想探研》,《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2期,第112~118頁。

[14] 羅仲言:《經濟史學原論》,經濟新潮社,1947,第108頁。

[15] 趙德馨:《經濟史學概論文稿》,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第151頁。

[16] 嚴中平:《科學研究方法十講——中國近代經濟史專業碩士研究生參考講義》,人民出版社,1986。其中的第二講專題討論了經濟史的研究對象問題。

[17] 趙德馨:《關于經濟史學歷史問題的一點補充意見》,《中央電大經濟》1984年第1期。

[18] 復旦大學經濟學系編《復旦經濟論叢》第二集,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第327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时尚| 巴青县| 开封县| 临武县| 诸暨市| 桃江县| 游戏| 吉安市| 拉孜县| 邵武市| 定日县| 南岸区| 宽城| 柘荣县| 渝北区| 三门峡市| 乐亭县| 曲阳县| 邢台市| 连南| 拉萨市| 镇安县| 东乡族自治县| 嘉荫县| 齐齐哈尔市| 宁海县| 盐边县| 大冶市| 闵行区| 岚皋县| 南阳市| 清丰县| 拜泉县| 屏东市| 石嘴山市| 礼泉县| 栖霞市| 桐城市| 美姑县| 抚远县| 博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