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商務運營管理(慕課版·第2版)
- 陳道志主編
- 1980字
- 2025-03-13 17:12:37
三、電子商務運營管理的安全防范
2024年5月,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2024年4月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數據報告》,報告顯示,消費者在網絡消費中面臨著網絡欺詐、網絡售假、霸王條款、虛假促銷、信息泄露等問題。因此,如何有效防范這些風險,保障電子商務運營的安全,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電子商務運營管理的安全威脅
電子商務運營管理面臨著諸多的安全威脅,其既影響消費者,又影響網絡和交易過程。
1. 消費者隱私
電子商務活動的交易過程中,離不開消費者個人信息的廣泛收集和使用。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作為一種有價值的資源,面臨著泄露和被侵犯的風險。
(1)信息泄露。電子商務平臺會收集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如姓名、地址、聯系方式、支付信息等。如果這些信息沒有得到妥善的保護,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通過黑客攻擊等手段獲取,導致隱私泄露。
(2)隱私侵犯。部分商家可能未明確告知消費者信息收集的內容、使用范圍,或擅自收集其他非必要的信息,從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另外,消費者的信息還可能被出售給第三方,導致消費者的隱私權被侵犯。
2. 網絡安全
網絡安全是電子商務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石。然而,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網絡攻擊、惡意軟件、網絡釣魚等安全威脅也日益增多。
(1)網絡攻擊。電子商務平臺可能遭受黑客攻擊,如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結構化查詢語言)注入、跨站腳本攻擊等,這些攻擊可能導致網站服務中斷或數據被篡改。
(2)惡意軟件。消費者在瀏覽電子商務網站時,其設備可能會遭遇惡意軟件的感染,如木馬、病毒等,這些惡意軟件可能會竊取消費者數據或破壞消費者的使用設備。
(3)網絡釣魚。不法分子可能會通過虛假網站、欺詐郵件等,冒充合法的電子商務平臺,誘使消費者泄露個人隱私信息。
3. 交易信用
電子商務交易既便捷又高效,然而由于電子商務交易的虛擬性,交易信用的缺失制約著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
(1)交易欺詐。電子商務交易中存在銷售虛假商品或提供虛假服務等欺詐行為,損害消費者利益。
(2)虛假評價。一些不良商家可能會通過刷單、刷好評等手段操縱商品、物流或服務的評價,誤導消費者。
(3)交易抵賴。買賣雙方可能在交易完成后否認自身的責任或義務,如消費者否認收到商品而要求退款,商家否認發錯貨等,從而破壞交易信用體系。
(二)電子商務運營管理安全的防范措施
更好地規避風險,確保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需要國家機關、商家和消費者共同努力。
1. 國家機關
國家機關需要維護良好的電子商務市場環境,并發揮積極的宣傳引導作用。
(1)完善法律法規。制定和完善電子商務相關法律法規,規范電子商務交易行為,保護消費者權益,為電子商務安全提供法律保障。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有關法律法規的建設,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出臺,為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促進了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
(2)加強監管。建立健全電子商務監管體系,通過設立專門機構加強對電子商務市場的監督與管理,及時發現和處理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市場秩序。
(3)開展宣傳教育。開展面向公眾的電子商務安全意識教育活動,提高消費者的風險識別能力和網絡安全意識。
2. 商家
商家作為電子商務活動的參與方,應該自覺維護電子商務交易市場的公平、公正和合法性。
(1)加強網絡安全防護。商家可以部署高效的防火墻,過濾未經授權的訪問和惡意流量。同時,商家還可以建立入侵檢測和預防系統,及時識別并阻止潛在的網絡攻擊。
(2)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各級人員的安全職責、權限和工作流程,包括制訂和實施合適的訪問控制措施,確保只有授權人員才能訪問敏感信息。
(3)采用各種安全技術。綜合運用各種安全技術可以有效提升電子商務交易的安全性。例如,數據加密技術能防止合法接收者之外的人獲取機密信息;數字簽名技術可以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防止信息被篡改或偽造。
(4)提供網絡安全培訓。商家應定期為員工提供網絡安全培訓,幫助他們了解常見的網絡威脅和攻擊手段,并定期進行安全演練,使員工在實踐中掌握應對電子商務風險的方法。
3. 消費者
消費者應當積極主動地采取各項防范措施,確保自身權益在電子商務交易中不受侵犯。
(1)增強安全意識。消費者要增強風險防范意識,不輕易點擊來源不明的鏈接或下載附件。同時,還要關注官方安全提示和最新安全資訊,了解最新的網絡詐騙手段。
(2)保護個人信息。消費者在電子商務交易中,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特別是身份證號、銀行賬號等信息。另外,還要定期修改密碼,使用復雜的密碼組合并啟用多重認證。
素養提升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維護網絡安全是每個網民的責任。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明確要求,“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作為網民,我們應當自覺增強網絡安全意識,遵法守法,并積極宣傳網絡安全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