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華夏日常生活史
  • 李志生
  • 720字
  • 2025-03-28 10:19:24

第一章 衣生活中的秩序:衣料、貴賤與男女

對今天的人來說,穿衣是下意識的行為,無須思考,想的只是衣服會不會稱心。但古人從赤身到穿衣,是有著漫長過程的,他們究竟是何時穿上衣服的?按《墨子·辭過》的說法是,有古代圣王“為衣服之法”,人們才穿上了“適身體、和肌膚”的衣服。至于這位圣王是誰,華夏族自稱炎黃子孫,所以這位圣王有說是炎帝、也有說是黃帝的。《莊子·盜跖》記,神農之世,已是“耕而食,織而衣”了,那神農氏炎帝就是這位“圣王”了。但《周易·系辭下》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世本·作篇》也有黃帝臣“伯余作衣裳”“胡曹作衣”的說法。

不管怎樣,“垂衣裳”治天下,既達到了為民御寒防曬的目的,也實現了衣服遮身蔽體的倫理功能,這正如漢代劉熙《釋名·釋衣服》說的:“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芘(庇)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隨著人類的進化,衣服的功能又遠不止于此了,它被賦予更多的規矩,用以顯示夷夏、文野、上下、親疏、男女等的不同。

“人生在世,衣食二字”“吃飽穿暖”,這些民間常見的說法,都直白地道出了衣、食是人基本生存需要的淺顯道理;“衣食住行”,衣、食打頭,也可見衣、食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現代社會購物方便,網購衣服時,查查款式,看看是否適合自己的職業;再看看顏色,是喜歡的素淡抑或艷麗;還有材質和尺碼,更是根據自己的感受與情況,而做選擇。古人的穿衣,就不是如此簡單了。進入階級社會后,衣就不僅是御寒防曬、蔽體遮羞之物了,《周易·系辭下》孔疏說:“衣裳辨貴賤,乾坤則上下殊體。”衣劃分著夷夏,也彰顯著文野,上下、親疏、男女都被劃定了一套套穿衣規矩,而這些規矩的主旨,就是《續漢志·輿服上》說的:“非其人不得服其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强县| 长阳| 绍兴市| 上饶市| 邯郸市| 新乡县| 宝坻区| 高邮市| 桂林市| 项城市| 金沙县| 鄂温| 修武县| 铁力市| 胶南市| 茌平县| 获嘉县| 寿光市| 遂昌县| 铜山县| 巴林右旗| 丰都县| 玉林市| 黑水县| 乾安县| 桃园市| 祁阳县| 合山市| 昌黎县| 正安县| 望奎县| 长沙县| 北京市| 莆田市| 乐东| 衡阳市| 中江县| 江川县| 沙洋县| 寿光市| 博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