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6章 瓦剌到底是強是弱

  • 朕在大明假冒天子
  • 鳳凰鳴高崗
  • 4150字
  • 2025-03-27 23:59:00

又是一道送命題。

張祁心中暗忖,釋放明英宗一事,全在也先一念之間,于謙縱有通天之能,又豈敢輕言擔保?

孫太后這話更是問得蹊蹺,什么叫讓于謙“給一句實話”?

若于謙斷言圣駕難歸,爾后朱祁鎮卻安然返朝,豈非落得個欺瞞太后的罪名?

倘若他擔保圣駕必歸,萬一途中橫生枝節,這不照樣是欺君之罪?

這分明是個進退維谷的死局,無論怎樣作答,都難逃欺罔之嫌。

張祁當即開口道,“殿下……”

孫太后看來也是掌握了“禁言”大法,只見她鳳目一瞪,不待他說完便厲聲打斷,“你住嘴!”

“你才議政了幾日啊?就敢在朝堂之上、在老臣面前大呼小叫、班門弄斧?皇帝素日里寵著你這個幼弟,老身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就罷了,如今國難當頭,豈容你在此胡鬧?”

張祁被這一聲厲喝震得喉頭一窒,心中雪亮,孫太后這是借題發揮,分明是對他先前在朝堂上回護于謙耿耿于懷。

然而眼下他既是“兒臣”又是個冒牌貨,縱有千般委屈,也只能垂首斂目,任由這位皇太后將他當作不懂事的稚童般呵斥訓誡。

于謙深吸一口氣,并未出言安撫張祁,而是面向孫太后肅然答道,“殿下明鑒,那瓦剌也先狼子野心,此番劫持圣駕恐非一時興起,而是籌謀已久,臣等雖日夜懸心,卻也不敢妄下斷言。”

孫太后沉吟片刻,道,“老身雖久居深宮,卻也不是那等不知兵事的婦人,老身永樂八年入宮時,曾親眼得目睹太宗皇帝五征漠北。”

她忽然抬手,鎏金護甲在案幾上叩出清脆的聲響,“老身記得清楚,那也先的祖父馬哈木,當年可是跪著接過‘大明順寧王’的金印,忽蘭忽失溫一役,太宗皇帝又打得他是損兵折將,最后竟郁郁而終。”

孫太后的語調漸漸轉冷,“可見這瓦剌不過是一區區蠻夷小邦,怎么到了也先這一輩,就突然成了氣候了?于謙,你莫不是在危言聳聽吧?”

于謙鄭重叩首道,“夷狄之興,皆系雄主,昔冒頓單于崛起于闐外,鳴鏑弒父,一統草原,遂有白登之圍,困漢高祖七日而不得出,頡利可汗承突厥余烈,控弦百萬,竟敢陳兵二十萬直逼渭水,使唐太宗親臨陣前,今也先之梟雄,更甚其祖,此獠經營數十年,已成我大明之心腹大患。”

“自建文年間,瓦剌便如餓狼窺伺,彼時額勒伯克汗欲制衡烏格齊哈什哈而扶持馬哈木,反遭烏格齊哈什哈弒逆,馬哈木遂借機自立,始有‘四萬衛拉特’之稱。”

“至此漠北便裂為東西二部,東蒙古以阿魯臺為首,西蒙古則為瓦剌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三雄并立。”

“永樂初年,阿魯臺廢立可汗如弈棋,先立鬼力赤,后擁本雅失里,更西控哈密,東服兀良哈,勢大難制。”

“我太宗皇帝圣明,先封瓦剌馬哈木等三人為王,以夷制夷,后在永樂八年親率王師北征,于斡難河畔大破本雅失里,又敗阿魯臺于漠東,阿魯臺遂又立阿岱為汗。”

“然馬哈木亦非善類,弒殺西奔的本雅失里后,竟自立答里巴為汗,與東蒙古之阿岱汗分庭抗禮,永樂十一年時局又變,阿魯臺幡然歸順,我朝冊封其為和寧王,欲借其力制衡日漸驕橫的瓦剌。”

“昔時馬哈木雖歲歲朝貢,暗里卻厲兵秣馬,幸得太宗皇帝神武,于永樂十二年親征漠北,于忽蘭忽失溫一役,破其十萬鐵騎。”

“永樂十四年,阿魯臺趁勢再襲瓦剌,答里巴汗戰死,馬哈木憂憤而亡,阿魯臺聯合兀良哈乘勝追擊,我朝見阿魯臺勢大,又轉扶瓦剌,于永樂十六年立馬哈木之子脫懽襲封順寧王。”

“而脫懽其人,狡詐陰鷙更勝其父,雖受封順寧王,卻包藏禍心,宣德年間,脫懽先滅太平、把禿孛羅諸部,一統瓦剌,再破阿魯臺于飲馬河畔,盡收其部眾,最終又殺阿魯臺于母納山。”

“至正統三年,脫懽殺阿魯臺所立之阿岱汗,是而東西蒙古諸部,盡入其彀中,脫懽雖不敢僭稱大汗,卻將元昭宗愛猷識理達臘之孫脫脫不花充作傀儡,自掌生殺大權,自此漠北權柄盡歸瓦剌。”

“而今也先之野心,更勝乃祖,他西征鐵蹄踏破乞兒吉思,控扼中亞商路命脈,東討兀良哈三衛,聯姻泰寧衛都督拙赤,迫使女真各部俯首稱臣,南破哈密雄關,扶持其外甥倒瓦答失里為忠順王,自此西域商道盡入其囊,北拓疆土至貝加爾,則西伯利亞諸部莫敢不從。”

“如今瓦剌疆域之廣,東抵朝鮮邊境,西至塔拉斯河畔,北括貝加爾冰原,南壓我大明長城!此獠日夜圖謀重建蒙元霸業,又豈會因些許金銀珠玉而輕易放歸陛下?”

這一席話擲地有聲,不僅讓在深宮浸淫三十九載的孫太后悚然變色,就連見多識廣的穿越者張祁也不禁跟著倒吸一口涼氣。

天吶!

于謙描述的哪里是什么瓦剌首領也先?

這分明就是努爾哈赤的雄才大略與皇太極的政治手腕的究極結合體!

要知道,歷史上滿清入關前,即便是最善于搞統戰工作的皇太極,也要依靠聯姻科爾沁和八旗制度才能勉強統合滿蒙諸部。

而按照于謙的說法,也先時期的瓦剌疆域之廣,竟比入關前的滿清還要遼闊數倍。

這哪里是普通的游牧部落?

簡直就是一個正在崛起的草原帝國!

張祁的思緒如電光石火般閃過。

他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只有穿越者才能發覺的矛盾之處。

倘或瓦剌真如于謙所言這般強盛,甚至超越入關前的滿清,那歷史上的北京保衛戰又怎會以明軍勝利而告終?

這不合理啊。

己巳之變時,皇太極同樣借道蒙古入關,就能長驅直入,兵臨北京城下,最終大勝而歸。

而眼下也先不僅俘虜了大明天子,其勢力范圍更遠超當時的后金,這等優勢,簡直相當于皇太極在己巳之變前就已生擒了崇禎皇帝,按理說根本不可能敗北。

如此悖論,唯有兩種解釋。

要么是崇禎時期的大明已經衰弱到不堪一擊,要么便是于謙對瓦剌實力的描述存在嚴重夸大。

這個認知讓張祁心頭一凜,目光不自覺地投向正在慷慨陳詞的于謙。

仔細推敲于謙對瓦剌崛起的論述,其史實框架雖無大謬,卻在語言表述上暗藏機鋒。

首先,正統年間瓦剌對哈密、兀良哈諸部的控制,僅止于武力威懾。

即便哈密忠順王得也先扶持,仍需向大明請封金印方可名正言順,較之蒙元時期直達西域的驛站體系與嚴密統治,實有云泥之別。

其次,于謙將瓦剌比作“蒙元再現”時,顯然刻意隱去了軍力數據。

土木堡之變時,也先本部精騎不過三萬,舉國兵力恐難逾十五萬之數,反觀大明,僅土木堡一役便折損數十萬勁旅,雖因指揮失當而慘敗,但雙方實力之懸殊已昭然若揭。

最后,就制度建設而言,也先更遠遜于后來的皇太極。

滿清入關前已仿明制設六部、開科舉,而瓦剌卻連文字都需假借回鶻蒙文,八旗制度可如臂使指地動員數十萬軍民,而瓦剌征調三萬騎兵便需月余籌備。

若將滿清比作精心構筑的戰爭機器,那瓦剌不過是浪濤下的沙壘,潮退即現原形。

因而于謙的這一套文字游戲玩得是相當精妙,話術運用真可謂是爐火純青。

通篇奏對無半句虛言,只是在表述上有所取舍,便已在不經意間將局勢導向了截然不同的解讀。

縱使孫太后另召朝臣重述“瓦剌崛起始末”,所得答復與于謙所述恐怕也難有實質出入。

這般春秋筆法,既全了臣子本分,又不墮謀國之誠,堪稱大明官場應對的絕妙范本。

孫太后凝視著云母屏風上流轉的光影,終是不甘心地又開口道,“老身記得,正統九年時,也先之母敏答失力曾向我大明進獻過一批狐白裘。”

“老身聽皇帝說起過,這敏答失力本是蘇州漢女,年少時隨夫戍邊,不幸被脫懽擄去了漠北,這才生下了也先。”

“既然也先之父出自綽羅斯一族,其母又是漢人,便與黃金家族無涉,而蒙古自有舊制,非成吉思汗嫡系子孫,不得僭稱大汗。”

“因而也先即便挾持了皇帝,若想稱汗,終究名不正言不順,豈非徒為他人作嫁衣裳?”

張祁不由心道,沒想到孫太后對蒙古掌故竟如此熟稔。

綽羅斯·也先確實是蒙古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非黃金家族出身的大汗。

即便是后來入主中原的滿清,也未能真正打破這個根深蒂固的蒙古傳統。

甚至愛新覺羅氏為了沾附黃金家族正統,特地在“覺羅”前冠以“愛新”二字,而“愛新”在滿語中是為“黃金”之意。

皇太極即便在擊敗林丹汗、奪得傳國玉璽后,也未敢貿然在蒙古稱汗,而是另辟蹊徑,直接滿蒙稱帝,巧妙地繞過了這道蒙古人心中的鐵律。

于謙解釋道,“殿下容稟,瓦剌先世在蒙元時稱‘斡亦剌惕’,當年成吉思汗立國,斡亦剌惕首領忽都合別乞率四千戶歸附,與黃金家族世代聯姻,在蒙古帝國中地位尊崇,素有‘親視諸王’之殊遇。”

“況且當年脫懽擁立脫脫不花為汗時,便以聯姻固權,將愛女下嫁,自居太師之位總攬朝綱,而今也先承襲父職,既執掌太師印信攝政,又以外戚之尊主事,可謂權傾朔漠,威震諸部,此中淵源,不可不察。”

于謙話音落地,清寧宮內唯聞更漏聲聲。

孫太后鳳眸中噙著的淚珠突然斷了線,一顆顆地砸在簇金繡鳳的翟衣上。

那啜泣聲起初細若游絲,漸漸化作了斷斷續續的嗚咽。

于謙與張祁紋絲不動地跪在地上,連呼吸都放得極輕。

尤其是張祁,他實在弄不清孫太后究竟是真哭還是假哭。

早上的時候他還道孫太后不過是惺惺作態,篤定那不過是孫太后的權宜之計,可此刻張祁的心境已是截然不同,因為那哽咽聲中,似乎當真浸透著撕心裂肺的痛楚。

倘或明宣宗尚在,或是明英宗仍在紫禁城中坐朝,孫太后這一哭二嘆三垂淚的功夫,自然能換來君王憐惜、朝臣動容。

可如今呢?

會在意她眼淚的人,一個早已龍馭上賓,一個正身陷敵營。

縱使哭干淚海,又有何用?

方才給兩人引路的那個安南老宦官輕手輕腳地繞至屏風后,聲音輕得像拂過經幡的風,“殿下今日勞神過甚,不如讓外臣先退下,待明日殿下精神好了……”

“老身不累!”

孫太后猛然抬頭,九龍四鳳冠的珠珞撞得泠泠作響。

“興安!連你也偏幫他們!當年先帝駕崩時說的話,你們都忘了嗎?說好了要護著皇帝,護著大明的……”

興安被孫太后攥得身形一晃,卻不敢掙脫,他光潔細膩的臉上浮現出痛色,卻仍保持著恭順的佝僂姿態,“奴婢如何敢忘?可正因要護著陛下,護著大明,奴婢才更要勸殿下保重鳳體啊!”

“殿下若倒了,這深宮里,還有誰能替陛下守著這最后一道屏障?”

孫太后淚如雨下,“老身……老身實在是沒法子了!依著老身的意思,便是舍些金銀、割些邊地,能換回皇帝也是值了!”

“橫豎這天下都是朱家的,咱們自己拿自己家的金銀田地去贖人,天經地義!也沒妨礙著誰!偏這些朝臣們百般阻撓……非要興兵討伐……這一打起來,刀劍無眼,若是……若是……”

話音未落,孫太后已是泣不成聲。

于謙卻似全然未覺孫太后與興安主仆二人的作戲之態,依舊神色肅然地叩首進言,“殿下,正因也先雖無稱汗之名,卻懷不臣之心,反倒更要確保圣駕萬全。”

“陛下在也先手中,猶如奇貨可居,若有半分差池,則瓦剌內部必生動蕩,也先能縱橫草原數十載,并于群狼環伺中崛起稱霸,又豈是愚鈍之人?斷不會行此自掘墳墓之舉。”

“故而即便兩國交兵,只要圣駕仍在瓦剌營中,反倒最為穩妥,臣敢以性命擔保,陛下定當安然無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市| 满城县| 西畴县| 安岳县| 北宁市| 博乐市| 肥城市| 台南市| 长寿区| 额敏县| 红原县| 璧山县| 梓潼县| 从化市| 夏邑县| 颍上县| 苍山县| 左云县| 高雄县| 区。| 酒泉市| 久治县| 清镇市| 米脂县| 米泉市| 汽车| 牡丹江市| 榆树市| 台中市| 秭归县| 台南市| 宝丰县| 康保县| 九寨沟县| 永康市| 喜德县| 巴彦县| 石屏县| 来安县| 尼木县| 天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