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年,也就是北宋宣和五年,歲末的寒風宛如一頭咆哮的猛獸,張牙舞爪地肆虐著汴京的每一寸土地,似要將這座曾經(jīng)輝煌燦爛、車水馬龍的都城拽入無盡的寒冬深淵。風過之處,屋瓦顫抖,窗欞哀鳴,行人匆匆裹緊棉衣,縮著脖頸,在冰冷的街巷中疾行,留下一串串或深或淺的腳印,旋即又被新雪掩埋。
雪,紛紛揚揚,無休止地灑落,如同一群潔白的精靈,在空中肆意飛舞、嬉戲,又仿若天宮中不慎傾灑的梨花瓣,簌簌而墜,給歸來堂這座隱匿于喧囂塵世中的雅致居所,輕輕披上了一層如夢似幻的銀白素裝。歸來堂宛如一位遺世獨立的佳人,靜靜佇立在風雪之中,散發(fā)著靜謐而悠遠的氣息。
堂內(nèi),一方炭火盆居于中央,盆中的炭火熊熊燃燒,橘紅色的火焰歡快地跳躍著,不時發(fā)出“噼啪”的輕微爆裂聲,恰似一曲舒緩而溫暖的冬日樂章,在這寂靜清冷的空間里低吟淺唱,為屋內(nèi)暈染出幾分融融暖意。李清照與趙明誠宛如一對超凡脫俗的璧人,對坐于窗前的雕花梨木桌旁,他們的身影被窗外透入的雪光映襯,仿若一幅淡雅的剪影,沉醉在這銀裝素裹的純凈天地之中。
李清照身著一襲深紫色的錦緞冬衣,那錦緞質(zhì)地柔軟,觸手生溫,領口與袖口處精心鑲著一圈雪白的狐毛,既完美抵御了外界的嚴寒,又巧妙地襯得她那張鵝蛋臉愈發(fā)白皙如玉,仿若凝脂。她烏發(fā)如墨,松松挽起一個優(yōu)雅的發(fā)髻,幾支樣式簡潔卻雕琢精細、溫潤生光的玉簪斜插其間,偶爾有幾縷發(fā)絲俏皮地掙脫束縛,垂落下來,仿若輕柔的柳絲,隨風輕拂,更為她增添了幾分溫婉動人、我見猶憐的韻味。眉似春山含黛,仿若用最細膩的畫筆精心勾勒而成,眼眸仿若秋水含星,澄澈而深邃,只是那眼底深處,隱匿著一抹淡淡的憂郁,仿若被冬日的陰霾悄然浸染,恰似寒夜中閃爍不定的微弱星光,雖美卻透著絲絲涼意。她身形纖細,弱柳扶風般的體態(tài)舉手投足間卻透著靈動與優(yōu)雅,仿若一朵在寒風中傲然挺立的寒梅,即便身處部位,依然散發(fā)著獨特而迷人的芬芳。
趙明誠一襲藏青色的棉衣,身姿挺拔如蒼松翠柏,劍眉星目間透著與生俱來的儒雅之氣。他的臉龐因屋內(nèi)的熱氣蒸騰而微微泛紅,仿若春日里初綻的桃花,嬌艷而柔和,為他平日里的英氣添了幾分溫潤。此刻,他正專注地凝視著窗外的雪景,眼眸中滿是欣賞與沉醉,仿若要將這天地間的潔白純凈盡收眼底,鐫刻心間。那目光,猶如一位虔誠的信徒在瞻仰神圣的美景,虔誠而熾熱。
窗外,雪依舊紛紛揚揚,未有半分停歇之意。遠處的山巒仿若一條沉睡的白色巨龍,蜿蜒起伏,龍鱗般的積雪在微光下閃爍;近處的樹木,枝丫不堪積雪重負,被壓得彎彎的,仿若一位位風燭殘年、不堪重負的老人,卻又在這重壓之下展現(xiàn)出一種別樣的堅韌,似在無聲地訴說著對生命的執(zhí)著。庭院中的石桌、石凳早已被雪掩埋,只露出些許圓潤的輪廓,仿若一座座小小的雪丘,錯落有致。整個世界仿若一幅淡雅的水墨畫,靜謐而清冷,筆觸間流淌著空靈與悠遠。
李清照微微轉(zhuǎn)頭,望向趙明誠,輕聲說道:“明誠,你看這雪,下得這般大,仿佛要將世間的一切都冰封起來。”她的聲音輕柔婉轉(zhuǎn),仿若山間潺潺流淌的清泉,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悵惘,悠悠飄入趙明誠耳中。
趙明誠收回目光,看向李清照,嘴角勾起一抹溫柔的笑意,仿若春日暖陽破冰而出:“是啊,不過這雪雖寒,卻也有它的美處。待春日來臨,冰雪消融,萬物復蘇,定是一番生機勃勃的景象。屆時,大地回暖,綠草如茵,繁花似錦,處處皆是蓬勃的生機。”說著,他伸出手,輕輕握住李清照的手,仿若要將自己掌心的汗水傳遞給她,驅(qū)散她心底那絲因寒冬而生的寒意。
李清照感受著趙明誠手上傳來的溫暖,心中仿若有絲絲暖流緩緩淌過,泛起層層漣漪。她微微靠向趙明誠,眼中滿是期待,仿若一個懷揣著美好夢想的孩童:“明誠,我好想春天快點到來,那時我們便能出去踏青,看那漫山遍野的鮮花盛開,聽那鳥兒歡快的歌聲。我們可以漫步在青山綠水間,感受春風拂面的溫柔,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讓身心都沉浸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她的眼中閃爍著憧憬的光芒,仿若已看到了那美好的春日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
趙明誠輕輕攬住李清照的肩頭,將她擁入懷中,仿若擁住了世間最珍貴的寶物,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仿若在許下莊重的諾言:“清照,一定會的。等春天到了,我?guī)闳コ峭獾那嗌骄G水間,去看那潺潺的溪流,去賞那如霞的花海。我們還可以去拜訪那些文人雅士,與他們一同吟詩作畫,共享春日的美好。到時候,你定會靈感泉涌,寫出更多絕妙的詩詞來。”
李清照靠在趙明誠懷里,仿若找到了心靈的避風港,她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xiàn)出一幅幅美好的畫面:春日的暖陽下,她與趙明誠攜手漫步在花海之中,彩蝶翩躚,花香四溢,周圍是朋友們的歡聲笑語,大家吟詩唱和,好不愜意……她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露出一抹幸福的淺笑,仿若沉浸在一場甜美的夢境之中。
然而,就在這時,趙明誠的喉嚨突然一陣發(fā)癢,緊接著,一陣劇烈的咳嗽聲打破了屋內(nèi)的寧靜。那咳嗽聲仿若一記記重錘,狠狠砸在李清照的心上,她猛地睜開眼睛,眼中滿是擔憂,仿若一只受驚的小鹿。她急忙起身,裙擺隨之輕輕擺動,蓮步匆匆移至桌旁,為趙明誠倒了一杯熱氣騰騰的開水。
“明誠,你怎么了?”李清照的聲音中帶著焦急與關切,她將水杯遞到趙明誠手中,目光緊緊地盯著他,仿若要用眼神將他的病痛看穿,那眼神中滿是心疼與不安。
趙明誠接過水杯,喝了幾口熱水,咳嗽聲漸漸平息下來。他抬起頭,看著李清照一臉擔憂的模樣,心中滿是疼惜,仿若被針深深刺痛。他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安慰道:“清照,別擔心,只是受了點寒,并無大礙,你看,我這不是好多了嗎?”那笑容,雖努力佯裝輕松,卻難掩眼中的疲憊。
李清照卻并未因此而放下心來,她微微皺起眉頭,仔細地打量著趙明誠,眼中的憂慮愈發(fā)濃重,仿若濃云密布:“明誠,你可不能瞞著我,若是身體不適,一定要請大夫來看。這冬日寒冷,你可得多注意保暖,別總是為了那些金石文物奔波勞累,身體才是最重要的。”她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嗔怪,仿若一位護犢的母親,滿心都是對趙明誠的關懷,那關懷之情溢于言表。
趙明誠輕輕握住李清照的手,再次將她拉回懷中,仿若要讓她感受到自己的安然無恙:“清照,我知道你關心我,真的只是小毛病,過幾日就好了。你別愁眉苦臉的,我見了心里難受。”他輕撫著李清照的后背,試圖安撫她的情緒。
李清照靠在趙明誠懷里,心中卻依然隱隱不安。她想起近年來趙明誠為了搜集金石文物,四處奔波,風餐露宿,勞心勞力,身體早已不如從前那般健壯。而如今這世道,疫病橫行,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fā)大病。她越想越怕,眼眶不禁微微泛紅,仿若清晨含露的玫瑰,惹人憐惜。
在這擔憂與期待交織的情緒之中,李清照仿若一位被靈感之神眷顧的仙子,緩緩起身,蓮步輕移至書桌前。她鋪開宣紙,那宣紙仿若一片等待著被書寫命運的雪地,潔白無瑕。手持狼毫,蘸墨,筆鋒輕觸紙面,仿若一位舞者踏上舞臺,一行行娟秀的字跡仿若靈動的音符,流淌而出——“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她寫罷,輕輕放下筆,仿若完成了一場靈魂的傾訴,目光久久凝視著紙上的詩詞。這首《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仿若一把銳利的手術刀,精準地剖析著她內(nèi)心深處的迷茫與祈愿。“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在旋轉(zhuǎn),千帆仿若在舞動,呈現(xiàn)出一幅奇幻而壯闊的景象,仿若她心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那般絢爛,卻又仿若遙不可及,如同鏡花水月,只能遠觀而難以觸及;“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她仿若在夢中靈魂飄升至天帝的居所,聽到天帝關切地詢問她要去往何方,這是她在迷茫之中對人生方向的探尋,仿若迷失在茫茫大海中的孤舟,渴望找到指引的燈塔,在黑暗中尋求一絲曙光;“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她感慨人生之路漫長,而時光卻已悄然流逝,自己雖有滿腹才情,寫出諸多驚人之句,卻在這亂世之中,仿若無力改變什么,心中滿是無奈與悵惘,仿若一只折翼的飛鳥,空有壯志卻難以翱翔;“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她渴望能像那展翅高飛的大鵬,借著九萬里的長風,沖破云霄,去往那傳說中的仙山,尋求一方安寧與美好,這亦是她對趙明誠健康的祈愿,希望他能早日擺脫病痛,與自己一同迎來美好的春天,仿若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緊緊抓住不放,如同溺水之人抓住救命稻草。
趙明誠起身,走到李清照身旁,他低頭看著紙上的詩詞,仿若看到了李清照心底最深處的傷痛與渴望,心中滿是疼惜。他輕輕將手搭在李清照的肩上,仿若給予她力量的支柱,柔聲道:“清照,莫要太過傷懷,我定會好起來的。你的才情,定能讓這些陰霾都散去,迎來屬于我們的春天。你看,你的詩詞如同一束光,總能穿透黑暗,給人希望。”
李清照微微轉(zhuǎn)頭,看向趙明誠,眼中淚光閃爍,仿若夜空中閃爍的繁星:“明誠,我知道,只是這心中的愁緒,總是難以排解。這詩詞,便是我宣泄的出口,若不寫下來,怕是要憋悶壞了。”她的聲音略帶哽咽,仿若被雨打濕的琴弦,發(fā)出的聲音滿是酸澀。
趙明誠將她輕輕擁入懷中,二人就這般靜靜地站在屋內(nèi),窗外的雪依舊在下,仿若一位不知疲倦的歌者,為他們的故事輕輕吟唱。李清照靠在趙明誠的懷中,聽著他有力的心跳,仿若找到了心靈的慰藉,心中的憂郁稍稍緩解。她知道,無論這世間如何變幻,只要有趙明誠在身邊,她便能在這苦難的塵世中,作出的選擇,讓那些或喜或悲的良心,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一抹獨特的印記,仿若在歲月的沙灘上留下一串串珍珠。
午后,雪漸漸停了,陽光穿透云層,灑在雪地上,仿若給大地鋪上了一層金色的地毯。李清照與趙明誠再次攜手走出屋外,他們仿若一對回歸自然的精靈,穿梭在庭院中的雪堆之間,偶爾停下,輕輕撫摸著積雪,仿若在與這些潔白的精靈低語,訴說著心中的情愫,仿若雪能聽懂他們的哀愁與期許。趙明誠指著遠處的山巒,微笑著對李清照說:“清照,你看,雪后的山巒多美,待到春日,這山上定會開滿鮮花,我們一定要來此處踏青。”李清照微微點頭,眼中重現(xiàn)一抹堅定:“嗯,你說得對,明誠。春天一定會來的,我們要好好享受那美好的時光。”
二人回到屋內(nèi),趙明誠重新添了炭火,屋內(nèi)愈發(fā)暖和。他們坐在窗前,再次望向窗外的雪景,心中滿是對春天的期待。李清照拿起一本古籍,輕輕翻閱,偶爾與趙明誠分享書中的精妙之處;趙明誠則拿出一塊新得的金石,仔細端詳,與李清照探討其年代與來歷。在這靜謐的冬日午后,他們仿若忘卻了塵世的煩惱,沉浸在知識與藝術的海洋之中,彼此的陪伴仿若冬日里最溫暖的陽光,照亮了對方的心房。
隨著夜幕降臨,歸來堂內(nèi)點起了燭火,燭火搖曳,仿若一群歡快的舞者,為屋內(nèi)作的選擇,為屋內(nèi)增添了幾分溫馨的氛圍。李清照與趙明誠用過晚膳后,坐在床邊,趙明誠輕輕擁著李清照,為她講述一些有趣的歷史典故,李清照靠在他的懷中,靜靜聆聽,偶爾發(fā)出幾聲輕笑。在這溫馨的時刻,他們仿若回到了新婚之初,那般甜蜜,那般無憂無慮。然而,李清照心中卻依然惦記著趙明誠的身體,她暗暗發(fā)誓,要幾日后的一個清晨,雪霽天晴,陽光雖明亮卻仍透著幾分寒意。李清照正坐在窗前,對著那日寫下的《漁家傲》怔怔出神,滿心都是對趙明誠身體的擔憂。這時,院門外傳來一陣叩門聲,清脆而急促。李清照起身,理了理裙擺,快步走去開門,只見門口站著一位身著灰布長袍的老者,面容清瘦,眼神卻透著幾分精明,身后跟著一個背著藥箱的小童。老者拱手行禮,說道:“敢問可是李清照李娘子、趙明誠趙公子府上?老朽聽聞趙公子身體欠安,特來探望。”李清照心中一暖,忙側(cè)身讓進,口中稱謝:“多謝老先生掛懷,快請進。”
老者進得堂內(nèi),目光掃了一圈,見趙明誠正坐在炭火旁,面色略顯蒼白,便徑直上前,細細為他把脈。趙明誠本欲推辭,見李清照一臉關切,便也安靜地伸出手。老者微閉雙眼,片刻后睜開,緩緩說道:“公子這是受了寒邪,加之勞累過度,氣血有些虧空。需好好調(diào)養(yǎng),這段時日切不可再受風寒,也莫要太過勞神。”說著,便從小童的藥箱里取出幾包草藥,一一交代用法:“這幾包藥,每日煎服一包,分早晚兩次,記得要用小火慢煎,藥效才好。”李清照在一旁聽得認真,不時點頭,末了又向老者請教了許多調(diào)養(yǎng)身體的法子,諸如飲食該如何搭配,平日里要注意些什么。老者都耐心解答,臨走時還留下話:“李娘子放心,公子這病無大礙,按老朽說的調(diào)養(yǎng),不出半月便能大好。”李清照親自將老者送至門口,再次道謝,望著老者離去的背影,她心中稍感寬慰,轉(zhuǎn)頭對趙明誠輕聲說道:“明誠,你可要依著老先生所言,好好將養(yǎng)身子。”趙明誠微笑著點頭:“我知道,有你在,我定會快快好起來。”
又過了幾日,趙明誠自覺身子好了許多,便提議與李清照一同上街逛逛,也散散這憋悶了多日的心情。李清照欣然應允,二人裹緊棉衣,攜手出了門。街上積雪已被清掃至路旁,堆成一座座小雪山,行人比往日多了些,店鋪也大多開著門,幌子在寒風中瑟瑟飄動,倒也有幾分熱鬧景象。
行至一處街角,李清照忽然聽到有人喚她名字,轉(zhuǎn)頭望去,只見一位身著素色棉衣的女子正快步走來,面上帶著驚喜之色。待走近了,李清照才認出是昔日閨中好友柳氏。二人久未相見,自是一番寒暄,柳氏拉著李清照的手,眼中滿是關切:“聽聞近來世道不太平,又逢這寒冬,我一直惦記著你,今日可巧遇上了。”李清照心中感動,忙問起柳氏近況,得知她已嫁為人婦,日子過得還算安穩(wěn)。
正說著,柳氏目光落到趙明誠身上,微微福身行禮:“這位想必就是趙公子了,常聽清照提及,果真是一表人才。”趙明誠拱手回禮,謙遜幾句。三人站在街邊聊了會兒,柳氏忽然想起什么,從袖中掏出一個荷包,遞到李清照手中:“清照,這是我前些時日繡的,里面裝了些驅(qū)寒的香料,冬日里帶著,也能暖和些。”李清照推辭不過,只得收下,感激道:“多謝姐姐惦記,你也保重自己。”
與柳氏分別后,李清照握著手中的荷包,心中感慨萬千。她轉(zhuǎn)頭對趙明誠說:“這亂世之中,還能與舊友重逢,也是難得的幸事。只盼往后日子能安穩(wěn)些,大家都能平安順遂。”趙明誠握緊她的手,給予她力量:“會的,清照,咱們定能守得云開見月明。”二人手牽手,繼續(xù)漫步街頭,享受這片刻的相聚與安寧。
深夜,歸來堂內(nèi)一片寂靜,炭火盆里的炭火已漸微弱,只余幾點火星閃爍。李清照與趙明誠早已睡下,李清照卻睡得極不安穩(wěn),夢中她仿佛置身于一片迷霧之中,伸手不見五指,耳邊只有呼嘯的風聲。她心中慌亂,四處呼喊著趙明誠的名字,卻無人應答。突然,前方出現(xiàn)一道亮光,她拼命朝著亮光跑去,待走近了,卻發(fā)現(xiàn)趙明誠正躺在地上,面色慘白,氣息奄奄。李清照驚恐地撲上去,想要喚醒他,卻怎么也叫不醒。
“明誠!明誠!”李清照猛地從夢中驚醒,大汗淋漓,心跳如鼓。她慌亂地伸手去摸身旁的趙明誠,摸到他溫熱的身體,心中才稍稍安定了些。趙明誠也被她的喊聲驚醒,睡眼惺忪地看著她,聲音帶著幾分迷糊與關切:“清照,怎么了?可是做噩夢了?”
李清照眼中還殘留著恐懼,她撲進趙明誠懷里,帶著哭腔說道:“明誠,我方才夢到你……你躺在地上,怎么喚都喚不醒,我好怕……”趙明誠心中一緊,輕輕拍著她的后背,柔聲安撫:“別怕,清照,只是夢而已,我這不是好好的在你身邊么。”
窗外的寒風呼嘯著,吹得窗欞哐哐作響,似是要將這寒夜的孤寂與不安無限放大。李清照在趙明誠懷里,身子還止不住地微微顫抖,她想起白日里對趙明誠身體的擔憂,這噩夢更是讓她的心揪成一團。趙明誠抱緊了她,下巴抵著她的頭頂,像要為她擋住這世間所有的風雨:“清照,莫要胡思亂想,我近日感覺身子已然大好了,待春日一到,咱們定能如往常一樣,去賞那春花,游那山水。”
李清照在他懷中輕輕點頭,可淚水還是浸濕了趙明誠的衣衫。過了許久,她才漸漸平復下來,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趙明誠:“明誠,你一定要好好的,咱們還要一起經(jīng)歷好多好多的春夏秋冬。”趙明誠抬手,溫柔地拭去她眼角的淚花,應道:“一定,我答應你。”
那夜之后,李清照對趙明誠的身體愈發(fā)上心,每日早起便督促他按時服藥,飲食也都依著老者所言,精心搭配。趙明誠看著李清照忙碌的身影,心中滿是感動,也暗暗告誡自己定要快些好起來,莫要讓她再如此憂心。
日子一天天過去,雪漸漸消融,屋檐下開始有了滴答滴答的落水聲,仿若在奏響春的序曲。庭院中的積雪褪去,露出了些許綠意,那是頑強的小草在寒冬后探出的頭,昭示著生命的堅韌與不息。李清照看到這些,眼中總會閃過一絲欣喜,她知道,春天正一步一步走來。
一日午后,陽光暖融融地灑在歸來堂,李清照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翻看著一本詩集,微風拂過,書頁沙沙作響。趙明誠輕手輕腳地走來,在她身旁坐下,手中拿著一支剛折下的梅枝,那梅枝上還帶著點點殘雪,幾朵紅梅傲雪綻放,煞是好看。趙明誠將梅枝遞到李清照面前,微笑著說:“清照,看我給你尋了什么,這冬日里最后一抹梅香,就當是提前給你的春日禮物。”
李清照接過梅枝,輕嗅那淡雅的花香,臉上泛起笑意:“真美,明誠,有你在,即便是寒冬,也總有這些小驚喜。”她看著趙明誠,眼中滿是愛意與溫柔,仿若這滿園的春色都不及他此刻的模樣。趙明誠握住她的手,二人就這樣靜靜地坐在院子里,享受著這片刻的溫馨與安寧,仿若世間的紛擾都與他們無關,滿心期盼著真正春天的來臨。
隨著春日的臨近,汴京城里也漸漸恢復了些生氣,街頭巷尾有了更多的歡聲笑語。李清照偶爾也會與趙明誠出門,去感受這漸濃的春意。他們看著河邊垂柳依依,嫩綠的新芽像是給柳枝披上了一層薄紗;看著集市上擺滿了新鮮的果蔬、五彩的花卉,仿若整個世界都被這春日重新裝點。每到這時,李清照總會想起那個寒冬里的擔憂與期盼,而如今,春天真的來了,趙明誠的身體也越來越好,她心中滿是感恩與喜悅。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春日,李清照與趙明誠來到城外的青山腳下,漫山遍野的鮮花肆意綻放,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交織成一片絢麗的花海。彩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蜜蜂嗡嗡地忙碌著,空氣中彌漫著馥郁的花香。他們漫步在山間小徑,腳下是柔軟的草地,仿若漫步在云端。李清照閉上眼睛,深呼吸,感受著春風的輕撫,聆聽著鳥兒的歡歌,心中的詩意如泉涌般噴薄而出。
回到家中,她迫不及待地鋪紙研墨,寫下了一首新詩:“春歸大地綻芳華,暖日和風拂柳紗。攜手同游山色里,歡歌笑語醉繁花。”趙明誠站在一旁,看著她書寫,眼中滿是贊賞:“清照,這首詩寫得真好,滿是春日的喜悅與生機,讓人讀來仿若身臨其境。”李清照擱下筆,轉(zhuǎn)頭看向趙明誠,眼中光芒閃爍:“明誠,這春日的美好,咱們一同見證,往后的每一個春夏秋冬,咱們也要這般攜手走過。”
此后的歲月里,李清照依然用詩詞記錄著生活的點滴、情感的波瀾。那個冬日盼春的記憶,仿若一顆種子,在她心中生根發(fā)芽,讓她更加珍惜與趙明誠相伴的時光,也讓她的詩詞在歲月的沉淀中愈發(fā)熠熠生輝。而他們的愛情,如同春日里永不凋零的繁花,在歷史的長河中綻放著獨特的光彩,供后人傳頌、品味,感受著那份跨越時空的真摯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