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8章 重陽情思

1122年,也就是北宋宣和四年,秋意仿若一層輕紗,緩緩籠罩了汴京這座繁華古都。風,宛如一位時光的使者,帶著絲絲縷縷的涼意,悄然穿梭在街巷之間,調皮地撩動著枝頭泛黃的樹葉,引得它們發出沙沙的輕響,似在悠悠低語著歲月的隱秘故事,又仿若在嘆息著往昔的繁華與當下的變幻。

在汴京一隅,藏著一處幽靜的庭院,宛如塵世中的世外桃源。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仿若一條沉睡的蛟龍,靜靜地臥于草叢之間。路旁的草叢已被秋意悄然點染,染上了斑駁的金黃,與那依舊頑強堅守的綠意交織纏繞,宛如一幅色彩漸變、細膩而唯美的織錦,鋪陳在大地上。庭院的角落,幾株茱萸宛如風姿綽約的佳人,舒展著纖細而柔韌的身姿,細長的葉片在風中翩翩起舞,朱紅的果實恰似瑪瑙般點綴其間,散發著一股淡淡的辛香,仿若在向世人訴說著重陽的古老習俗與美好祈愿。菊花更是這庭院中的主角,它們爭奇斗艷,白的似雪,純凈素雅,仿若冬日初雪般高潔;黃的如金,明艷動人,宛如被陽光親吻過的珍寶;粉的像霞,嬌柔嫵媚,恰似天邊云霞般旖旎。花瓣層層疊疊,簇擁著金黃的花蕊,微風拂過,花朵輕輕晃動,像是一群身著彩衣的仙子在歡快地翩翩起舞,將整個庭院裝點得如夢幻仙境一般。

李清照與趙明誠宛如一對神仙眷侶,攜手漫步于這秋日的美景之下,他們的身影在斑斕的色彩、馥郁的花香與柔和的日光中,仿若一幅徐徐展開的唯美畫卷。李清照身著一襲月白色的羅裙,裙角繡著精致繁復的菊紋,那菊紋栩栩如生,隨著她的輕盈步伐輕輕擺動,仿若真菊在風中搖曳生姿。腰間系著一條淺藍色的絲帶,寬窄恰到好處,輕柔地勾勒出她那纖細得仿若不盈一握的腰肢。她烏發如云,簡單地挽成一個發髻,幾縷發絲仿若俏皮的精靈,掙脫了束縛,垂落在白皙的頸邊,更為她增添了幾分溫婉動人的韻味。面容清瘦,卻難掩那與生俱來的清麗,眉如遠黛,仿若遠處山巒的一抹青痕,眼眸恰似秋水,澄澈而深邃,流轉間透著靈動與才情,仿若藏著無數的詩篇與故事,只是那眼眸深處,偶爾會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憂郁,仿若被歲月輕輕蒙上了一層薄紗,讓人心生憐惜。趙明誠則一襲青衫,身姿挺拔如松,面容英俊,劍眉星目間透著儒雅與英氣,眼眸中滿是對身邊妻子的寵溺與深情,仿若世間萬物在他眼中都不及李清照的一顰一笑。

今日正值重陽佳節,這古老而莊重的節日氛圍,仿若一層甜蜜的糖霜,灑落在庭院之中。依照習俗,二人在庭院中插茱萸。趙明誠仿若一位虔誠的信徒,輕輕折下幾枝茱萸,小心翼翼地遞給李清照,嘴角噙著一抹溫柔得能融化冰雪的,輕聲說道:“清照,來,咱們把茱萸插上,祈愿歲歲安康,年年如意。”李清照仿若接過稀世珍寶般,抬手接過茱萸,手指仿若輕柔的羽毛,輕輕觸碰茱萸的枝葉,眼中滿是珍視與虔誠,輕聲應道:“好。”他們一同將茱萸插于門窗之上,那點點朱紅,仿若跳躍的火焰,為庭院增添了幾分節日的喜慶,也似是承載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誠摯期許,仿若一道守護的符咒,庇佑著他們的小世界。

插完茱萸,趙明誠仿若一位貼心的侍者,又轉身,從屋內捧出一壺早已精心備好的菊花酒。酒壺為青花瓷質,細膩的白瓷上繪著淡雅的菊花圖案,那菊花仿若在瓷面上靜靜綻放,與這重陽的氛圍相得益彰,仿若一件專為節日而生的藝術品。他輕輕斟了兩杯,將其中一杯遞與李清照,柔聲道:“嘗嘗這菊花酒,今日特意為你泡的,用的是新摘的菊花,清香甘醇,定能合你的心意。”李清照接過酒杯,那透明的酒液在日光下閃爍著微光,仿若細碎的金子,熠熠生輝。她淺嘗一口,酒液入喉,先是一陣清甜,仿若春日初綻的花蕊間流淌的花蜜,繼而泛起絲絲涼意,仿若秋風溫柔地拂過心田,帶來一抹清爽與悵惘交織的感覺。她微微閉眼,仿若沉浸在一場美妙的夢境之中,回味著這,不禁感慨道:“時光飛逝啊,明誠,轉眼間又是一年重陽,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可這歲月卻從不肯為誰停留,仿若一位無情的過客,匆匆而過,徒留我們在原地悵惘。”

趙明誠仿若被觸動了心底最柔軟的角落,走近一步,輕輕握住李清照的手,那掌心的溫暖仿若春日暖陽,透過肌膚,直直傳遞至她的心間。他目光堅定地看著她,仿若要用眼神將自己的深情與承諾鐫刻在她心間,深情說道:“每一個重陽,我都要與你共度,無論歲月如何變遷,你我攜手,便是這世間最美的景致,哪怕風雨如晦,我也定護你周全。”李清照抬眸望向他,眼中滿是幸福與感動,仿若找到了心靈的避風港,微微點頭:“嗯,有你在,真好。”那簡單的幾個字,仿若蘊含著千言萬語,是她對這份愛情最真摯的回應。

二人在庭院中的石凳上坐下,周圍的菊花仿若一群熱情的仙子,散發著馥郁得仿若能將人淹沒的香氣,仿若將他們包裹在一個芬芳而夢幻的世界里。他們的思緒卻仿若被一陣秋風牽引,不由自主地飄回到過往的重陽佳節。李清照的眼眸中仿若浮現出一座記憶的寶庫,往昔的畫面如幻燈片般一一閃現,嘴角泛起一抹淺笑:“還記得咱們初婚時的重陽,家中熱鬧非凡,長輩們齊聚一堂,吟詩作畫,共享天倫之樂。那時的日子,仿若總是充滿著陽光,無憂無慮,仿若春日里歡快飛翔的鳥兒,自由而快樂。”趙明誠也仿若陷入了一場美好的舊夢,眼中滿是眷戀:“是啊,那時你才情初綻,每有詩作,總能驚艷眾人,我在旁人看著,滿心都是驕傲,仿若擁有了世間最璀璨的珍寶。”

然而,談及此處,仿若一片烏云瞬間遮蔽了陽光,李清照的,笑容漸漸隱去,仿若春日的花朵在霜寒下凋零,眼中涌起一陣酸楚。她想起家中長輩們曾在重陽時相聚一堂,歡聲笑語仿若仍在耳邊回蕩,可如今,因家族變故,那曾經溫馨的場景仿若破碎的琉璃,許多親人已分散各地,或為生計奔波,仿若風中的蓬草,身不由己;或受世事所累,仿若被困于蛛網的飛蟲,掙扎無果。往昔的溫馨不再,仿若一場美夢,醒來徒留滿心的悵惘,仿若置身于茫茫荒原,找不到歸家的方向。她的目光望向遠方,仿若想要穿透這秋日的薄霧,尋到那些熟悉的身影,卻只看到一片迷茫,仿若迷失在迷霧中的孤舟。

心中的愁緒如潮水般翻涌,仿若洶涌的海浪要將她吞噬,李清照緩緩起身,蓮步輕移至屋內,仿若一位帶著哀愁的仙子。取來筆墨紙硯,她將宣紙鋪于桌上,那宣紙仿若一片等待著被書寫命運的雪地。手持狼毫,蘸墨,筆鋒輕觸紙面,仿若一位舞者踏上舞臺,一行行娟秀的字跡仿若靈動的音符,流淌而出——“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她寫罷,輕輕放下筆,仿若完成了一場靈魂的傾訴,目光久久凝視著紙上的詩詞。這首《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再次以重陽為背景,仿若一把銳利的手術刀,精準地剖析著她對時光流逝、人事變遷的感慨。“薄霧濃云愁永晝”,那濃重的愁緒仿若這秋日不散的陰霾,從清晨至黃昏,無一刻消散,仿若將她困于愁城之中,難以掙脫;“瑞腦銷金獸”,香爐中的香料悠悠燃燒,煙霧裊裊升騰,恰似她心底無盡的哀愁,緩緩蔓延,仿若一條無形的鎖鏈,束縛著她的心靈;“佳節又重陽”,一個“又”字,飽含著歲月輪回的無奈與滄桑,每一次重陽的到來,都提醒著她往昔的不可追,仿若一把把利刃,刺痛著她的心;“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夜半獨臥,枕席清冷,那透入骨髓的涼意,不僅是身體的感知,更是心靈深處的孤寂與落寞,仿若置身于冰窖之中,寒徹心扉;“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她仿若看到往昔與親人、愛人在東籬之下,把酒言歡,菊花的暗香縈繞衣袖,可如今,這美好只能留存于記憶之中,仿若一場遠去的,抓不住,留不下;“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西風卷簾,她看到庭院中的菊花在風中瑟瑟發抖,而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因這愁思的折磨,身形愈發憔悴,竟比那黃花還要消瘦幾分,仿若一朵在風雨中凋零的花朵,惹人憐惜。

趙明誠仿若感知到了李清照內心的波瀾,起身,走到李清照身旁,他低頭看著紙上的詩詞,仿若看到了李清照心底最深處的傷痛,心中滿是疼惜。他輕輕將手搭在李清照的肩上,仿若給予她力量的支柱,柔聲道:“清照,莫要太過傷懷,雖如今親人離散,可咱們彼此相依,未來總會有相聚之日。你的才情,定能讓這些過往的苦難,化作這世間最美的詩篇,仿若珍珠從蚌殼中,孕育而出,閃耀著獨特的光芒。”李清照微微轉頭,看向趙明誠,眼中淚光閃爍,仿若夜空中閃爍的繁星:“明誠,我知道,只是這心中的愁緒,總是難以排解。這詩詞,便是我宣泄的出口,若不不寫下來,怕是要憋悶壞了。”

趙明誠仿若一位守護天使,將她輕輕擁入懷中,二人就這般靜靜地站在屋內,窗外的秋風依舊,仿若一位不知疲倦的歌者,吹過菊花,吹過茱萸,吹過這承載著他們回憶與情思的庭院。李清照靠在趙明誠的懷中,聽著他有力的心跳,仿若找到了心靈的慰藉,心中的憂郁稍稍緩解。她知道,無論這世間如何變幻,只要有趙明誠在身邊,她便能在這苦難的塵世中,尋得一絲慰藉,用詩詞記錄下每一個觸動心靈的瞬間,讓那些或喜或悲的情感,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一抹獨特的印記,仿若在歲月的沙灘上留下一串串珍珠。

午后的陽光漸漸西斜,仿若一位慵懶的畫師,為庭院披上一層金黃的薄紗,讓整個庭院仿若沉浸在一片金色的夢幻之中。李清照與趙明誠再次攜手走出屋外,他們仿若一對回歸自然的精靈,穿梭在菊花叢中,偶爾停下,輕輕撫摸著花瓣,仿若在與這些花兒低語,訴說著心中的情愫,仿若花兒能聽懂他們的哀愁與期許。趙明誠指著一朵盛開的菊花,仿若發現了世間的寶藏,微笑著對李清照說:“你看這菊花,在秋風中依然綻放得如此艷麗,咱們也要像它一樣,無論遭遇何事,都要堅強綻放,仿若這菊花在秋霜中傲然挺立。”李清照微微點頭,眼中重現一抹堅定:“嗯,你說得對,明誠。這菊花便是咱們的榜樣,我要用詩詞,書寫出如它一般堅韌的生命,讓世人看到我們的勇氣與力量。”

二人回到石凳旁,趙明誠重新斟滿菊花酒,二人仿若兩位舉杯邀月的詩人,舉杯,望向天邊的晚霞。那晚霞如綺,仿若被打翻的顏料盤,紅的、橙的、紫的,交織在一起,絢麗奪目,仿若一幅絕美的天然畫卷。他們在這秋日的余暉下,再次許下相伴一生的諾言,無論未來還有多少風雨,都要攜手走過,讓這重陽的情思,化作歲月長河中永不磨滅的珍珠,熠熠生輝,仿若在時光的長河中點亮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

隨著夜幕降臨,星星點點的燈火在汴京的街巷亮起,仿若夜空中閃爍的繁星,庭院中的李清照與趙明誠卻依舊沉浸在這重陽的氛圍之中。他們或是輕聲交談,回憶著往昔的點點滴滴,仿若在翻閱一本珍貴的相冊;或是默默相對,享受著這片刻的寧靜,仿若沉浸在一泓靜謐的湖水之中。而李清照心中的詩詞,仿若一顆顆充滿生命力的種子,在這靜謐的夜晚,悄然發芽,等待著下一次靈感的澆灌,綻放出更加絢爛的花朵,訴說著她內心深處的憂郁與希望,仿若一座蘊藏豐富的寶藏,等待著世人去發掘。

此后的日子里,李清照時常翻閱這首《醉花陰》,每一次品讀,心中的情感便愈發醇厚,仿若陳釀的美酒。她會在寂靜的夜晚,伴著昏黃的燈火,回想起那個重陽,想起趙明誠溫暖的懷抱,想起庭院中搖曳的菊花與茱萸,那些畫面仿若被鐫刻在心底,成為她創作的無盡源泉,仿若永不枯竭的泉眼。而這首詞,也仿若一只靈動的蝴蝶,在世間翩躚飛舞,映入眾人的心田,讓人們透過那優美的詞句,感受到李清照細膩而深沉的憂郁情感,以及她與趙明誠之間堅如磐石的深厚感情,仿若打開了一扇通往他們內心世界的窗戶。

在歲月的流轉中,李清照的詩詞愈發成熟,她用手中的筆,仿若一位忠實的史官,記錄下了一個時代的滄桑變遷,也記錄下了自己內心的成長與蛻變,仿若在時光的畫布上繪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而那個重陽的情思,始終如一根絲線,貫穿于她的作品之中,成為她文學世界里一抹獨特的亮色,讓后人在品讀她的詩詞時,仿若穿越時空,回到那個充滿詩意與哀愁的北宋末年,與她一同感受著生活的酸甜苦辣,領略著詩詞的無窮魅力,仿若與古人同游,共品人生百味。

正當二人沉醉于這庭院的靜謐與回憶之中時,院門外傳來一陣輕輕的叩門聲。李清照微微一怔,與趙明誠對視一眼,眼中滿是疑惑。趙明誠起身,整了整衣衫,前去開門。只見門口站著一位面容和藹的老婦人,手中提著一籃自家做的重陽糕。老婦人笑著說道:“趙公子、李娘子,今日重陽,我家那口子特意做了些重陽糕,想著給二位送些來,嘗嘗鮮。咱們鄰里街坊的,平日里多虧二位照應。”趙明誠連忙拱手道謝,將老婦人請進院中。李清照也起身相迎,微笑著說:“大娘,您太客氣了,還勞您費心。”老婦人走進院子,看到滿院的菊花,不禁贊嘆道:“瞧瞧這院子,布置得跟仙境似的,怪不得李娘子能寫出那般絕妙的詩詞來。”說著,目光落在了桌上尚未收起的筆墨紙硯上,又看到了李清照剛寫的《醉花陰》,雖識字不多,但也被那娟秀的字跡吸引,問道:“這是李娘子新寫的?寫得真好,就是老婆子我不太懂,這詞里是不是藏著啥心事呀?”李清照微微苦笑,輕聲解釋道:“大娘,不過是些感懷時光、思念親人的話罷了。”老婦人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又寒暄了幾句,便告辭離去。老婦人的到訪,讓李清照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在這動蕩的世道,尚有鄰里間的這份溫情,實屬難得。她看著老婦人離去的背影,對趙明誠說:“雖親人離散,可還有這些善良的街坊,咱們也不算太孤單。”趙明誠點頭贊同,握住李清照的手,二人重又陷入對生活的思索之中。

幾日后,李清照與趙明誠一同上街采買。街上依舊熱鬧非凡,商販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各種重陽的裝飾與糕點琳瑯滿目。然而,在街角處,他們看到了一幕令人心酸的場景。一位衣衫襤褸的老者正蹲在路邊,面前放著一個破碗,向過往行人乞討。老者身形佝僂,面容憔悴,眼神中滿是無助與絕望。李清照心中一緊,腳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來,從袖中掏出幾枚銅錢,放入老者碗中。老者連連道謝,聲音沙啞顫抖。趙明誠見狀,輕聲對李清照說:“這世道,可憐人越來越多了。”李清照輕嘆一聲:“是啊,家族變故,親人離散,已是不幸,還有這么多百姓在受苦,這重陽佳節,本應是闔家歡樂之時,他們卻……”說著,眼中泛起淚花。二人默默站了一會兒,繼續前行。一路上,李清照都沉默不語,心中反復思索著所見所聞。回到家中,她徑直走到書桌前,拿起筆,又欲書寫,卻久久未落筆。趙明誠知道她心中煩悶,走到她身邊,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清照,莫要太過傷懷,咱們雖無力改變這天下大勢,但守住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讓更多人能從你的詩詞中找到慰藉,也是好的。”李清照抬起頭,看著趙明誠,眼中滿是堅定:“你說得對,我要用詩詞,為這苦難的世間留下些什么。”

深夜,萬籟俱寂,庭院中的菊花在月光下泛著清冷的光。李清照躺在床上,卻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趙明誠察覺到她的異樣,側身將她擁入懷中,輕聲問道:“清照,怎么了?還在為白日的事煩心嗎?”李清照微微搖頭,沉默片刻,才開口道:“明誠,我在想,咱們如今的日子雖平靜,可這天下卻不太平。家族的變故或許只是個開端,往后還不知會遭遇什么。我怕我的詩詞,在這亂世之中,太過無力。”趙明誠輕撫著她的秀發,安慰道:“清照,你的詩詞絕非無力。你看,你寫下的每一個字,都飽含著真情實意,能直擊人心最柔軟的角落。就如這《醉花陰》,日后定能讓無數人感同身受,知曉這世間還有人同他們一般,在時光流轉、人事變遷中飽嘗愁苦,他們會從你的詩詞里尋得慰藉,汲取力量。哪怕眼下世道艱難,可文字的力量能穿越時空,經久不衰。”

李清照聽著趙明誠的話,心中稍感寬慰,她微微抬頭,目光透過窗欞,望向庭院中在月光下略顯孤寂的菊花,輕聲說道:“但愿如此吧,我只盼我的詩詞,能如這秋菊,在霜寒之中依然綻放光芒,給人以希望。只是這亂世之中,變數太多,我有時真怕……”說到此處,她的聲音微微哽咽,眼中淚光閃爍。

趙明誠將她摟得更緊了些,仿佛要用自己的懷抱為她筑起一道堅固的防線,擋住所有的不安與恐懼,他堅定地說道:“別怕,清照,有我在你身邊。無論將來如何,咱們攜手面對,我定會護你周全,讓你能安心創作,將心中的情思、這世間的滄桑都化作最美的詩篇。”

李清照靠在趙明誠的肩頭,輕輕點了點頭,在愛人溫暖的懷抱與貼心的安慰下,她漸漸平復了心緒,沉沉睡去。月光如水,灑在二人身上,仿佛為他們披上了一層靜謐的銀紗,守護著這片刻的安寧。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薄霧,輕柔地灑進庭院。李清照早早起身,她來到庭院中,看著滿地金黃的落葉與依舊嬌艷的菊花,心中似有所悟。她轉身回屋,拿起筆,蘸墨揮毫,一首新詩在紙上徐徐展開:“秋菊凌霜韻自悠,寒光照影意難收。且將愁緒隨風散,筆底留芳歲月酬。”

趙明誠走進屋內,看到李清照新作,眼中滿是贊賞:“清照,這首詩寫得真好,既有你對秋菊堅韌的贊賞,又似已將愁緒釋懷,看來你心境較昨夜開闊了許多。”

李清照擱下筆,微笑著看向趙明誠:“多虧你昨夜的安慰,讓我想通了不少。這亂世雖苦,可只要我們心懷希望,用詩詞記錄下這一切,也不枉此生。就像這秋菊,哪怕霜寒相逼,也要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

此后日子里,李清照越發用心地觀察生活、感悟世事。她常與趙明誠交流詩詞,探討人生,二人的感情也在這一次次的心靈碰撞中愈發深厚。鄰里間偶爾的關懷、街頭巷尾的見聞,都成了她詩詞創作的靈感源泉。

每至重陽,李清照總會想起那年庭院中的點點滴滴,想起與趙明誠共度的溫馨時光,想起自己寫下《醉花陰》時的心境。而那首詞,也如趙明誠所言,在世間流傳開來,讓無數人在誦讀中,仿若走進了李清照的內心世界,與她一同感受著北宋末年的繁華與滄桑、歡樂與哀愁。

歲月悠悠流轉,李清照的詩詞愈發成熟深邃,宛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后人回望歷史的道路。而她與趙明誠在重陽佳節的情思,始終貫穿于她的文學創作之中,成為一段千古佳話,供后人傳頌品味,感受著那份跨越時空的真摯情感與詩意人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河子市| 巴林右旗| 崇阳县| 股票| 临桂县| 托里县| 即墨市| 合阳县| 嘉兴市| 台北县| 隆尧县| 黑龙江省| 碌曲县| 抚顺市| 鹤峰县| 辉县市| 民权县| 桃源县| 高淳县| 奈曼旗| 北宁市| 涟水县| 始兴县| 汽车| 永兴县| 津南区| 宁明县| 银川市| 孝昌县| 武隆县| 汪清县| 武隆县| 京山县| 通城县| 黑河市| 依安县| 南陵县| 上杭县| 长兴县| 怀柔区| 博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