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的時候,有一個楚國人到鄭國去賣寶珠。為了招徠買主,他用玉蘭木做了一個非常漂亮的盒子,然后又用肉桂和花椒等香料熏了又熏,并且在盒子的外面掛上珠玉、鑲上紅寶石,嵌上翡翠,最后把寶珠放在里邊擺到街上去賣。結果鄭國人買走了他的盒子,而把寶珠退給了楚國人。因為買主認為這個盒子比那個寶珠還值錢。
韓非子認為,那位楚國人太重于形式,而忽視了內容,結果沒有達到自己賣珠的目的。這是一個善于賣盒子,而不是善于賣寶珠的楚國人。
和賣珠的故事相似,還有一個嫁女的故事。
春秋的時候,秦穆公想要把自己的女兒懷贏嫁給晉國的公子重耳。秦穆公讓人給女兒修飾打扮了一下,辦好了嫁妝,并且派了穿著漂亮衣服的伴嫁美女七十多人為妾,一同送往晉國。結果晉國公子卻看中了那些伴嫁的妾,而疏遠了懷贏。
營銷啟示
內容是主要的,所有的形式應該是為內容服務的。如果過分強調包裝,勢必會流于形式,而忽略了內容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