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螢火群龜震東宮
- 大唐李瑁:請陛下殯天
- 逆轉乾坤的猴子
- 2255字
- 2025-02-13 10:28:00
李亨盤腿坐在榻上,看著面前的隨侍李輔國(原名李靜忠)、侍讀趙楚賓,以及岳父、贊善大夫杜有鄰和被拉過來的張良娣,忍不住涕淚橫流,哭道:“我朝初期,太子何等風光,僚屬可比朝廷??砷_元八年以來,太子不居東宮,東宮體制形同虛設,什么詹事少詹事之類的屬官都成了致仕、貶謫之人的授官,除了侍讀侍書,就沒有能跟我親近的。如今發生了這么大的事,能商量的不過就你們幾人?!保ㄗ?)
見李亨悲痛,杜有鄰第一個忍不住了,憤憤地道:“李林甫對儲君之位早有覬覦,忍到今日才出手,一出手便是狠招,這是想效仿廢太子李瑛的故事?!?
聽到二哥李瑛,李亨不由得打了個寒噤。
李輔國斜著身子挨在椅子上,他跟隨李亨日久,很得李亨倚重:“李瑛落難也是他不小心,亂嚼舌根,送了這么大的把柄給李林甫。可殿下素來小心謹慎,李林甫布局再周密,只要我們應對得當,掀不起多大的風浪。”
李亨忙拭淚道:“靜忠,你可有什么應對的法子?”
李輔國看向一言不發的趙楚賓:“趙博士覺得呢?”
趙楚賓官授國子博士,雖是閑職,卻官居正五品,得以經常上朝,更懂朝中規矩,因此李輔國要先問他。
趙楚賓想了一想,開口道:“此事倒也不必過于憂慮,陛下乃圣明天子,不至于因為這一點小事就跟殿下起了嫌隙。這件事要化解也不難,上個請罪的表,說祥瑞全歸于陛下,底下的風言風語都是亂揣測,也就行了?!?
李亨一點兒不覺得陛下圣明,但也不敢駁這個話,又將目光轉向了李輔國。
李輔國目光如水,想了片刻,道:“趙博士所言是正論,請罪表肯定是要上的。所慮者,是后面的事。李林甫既然開了這個頭,就不會善罷甘休,后面會有源源不斷的陰招,我們得有個大的策略?!?
他這一說,李亨忙不迭地點頭:“正是,正是。”
李輔國繼續道:“殿下羽翼未豐,根基不穩,也不好明著交納各方豪雄。我想李林甫也不敢步步緊逼,畢竟還要顧著陛下。殿下前期還是一個‘忍’字,放低身段,韜光養晦,不問百官,只看陛下,先熬過這段日子,等風頭過了,再謀他變。”
這是要先麻痹李隆基和李林甫,等待時機暗中行事的方針。
李亨知道李輔國說的都對,只是想到自己身為儲君,整日里低聲下氣,活得還不如其他親王郡王,現在還要比之前更加隱忍,苦笑一聲,垂頭喪氣。
杜有鄰卻覺得這也太穩了點,一味挨打忍痛不但示人以弱,還會延誤時機,正要出言反駁,卻發現外面忽然喧嘩了起來。
李亨如驚弓之鳥般站了起來,連聲道:“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李輔國一個箭步,打開房門,沖了出去,厲聲呵斥道:“大膽!殿下在里間議事,哪個不知死活的,敢在此擾亂清凈?立刻給我拖出去,我待會再好好處置?!?
一個小內侍跑過來,臉上還帶著驚惶,語音里都是哭腔:“不好了,不好了,湖里也……”
他頓了一頓,硬生生地把“出了事”這三個字吞回肚子里,改了另外一種說法:“出祥瑞了?!?
李輔國心中一涼,他現在最害怕的就是聽到“祥瑞”二字。
李亨和其他人也被驚動了,眾人一起趕往院中的太平湖,只見夜色之下,無數螢火蟲爭相飛舞,相互纏繞,如同星辰,在它們之下,被撈上來的幾十只小龜湊在一處,龜殼上面都有字,要么刻著“亨”字,要么刻著“興”字。
這些字卻不像龜殼上自然長成的花紋,人工鑿刻的痕跡非常明顯。
星星點點的光影,襯著四處爬行玲瓏可愛的小龜,在皎潔的月色下顯得尤其浪漫。
只不過,這份浪漫里隱藏的卻是最兇險的危機。
湖邊早已圍了一大堆人,有的拿著扇子手忙腳亂驅趕著螢火蟲,有的拿著漁網還在努力地往湖里撈著,更多的神情呆滯站在那里不知道該怎么辦。
李亨看到那兩個字,雙腿一軟,差點當場癱軟下去。
深知他性格的李輔國早有準備,從背后暗中攙扶住了他,低聲道:“殿下撐住。”
李亨也知道,這個時候自己不能表現出懦弱,硬撐著走回了內殿。
小內侍見太子一句話沒說就走了,趕忙問杜有鄰道:“這里要怎么處置?”
杜有鄰火大地看了湖邊一眼,把袍袖一揮,不耐煩地道:“讓那些人都滾回去,該干什么就干什么。找幾個人,把這邊拿帳子圍蔽起來,所有人不得靠近!”說完匆匆轉身,也進了內殿。
等李輔國一關上門,李亨眼淚都流了下來,扯著李輔國的袖子道:“李林甫這是想馬上要我的命?。 ?
杜有鄰則徹底出離憤怒了:“還忍個屁!這都已經不顧臉面了,他何止想要殿下的命,還想要我們所有人的命!我現在回去就寫奏彈(注9),明天叫上御史臺的幾名同僚一起參他!”
趙楚賓及時拉住了快要暴走的杜有鄰:“參他有用的話,我們早參了,說不定人家就等我們自亂陣腳呢?!?
李輔國卻隱隱覺得有點不對勁,李林甫再失心瘋,也不至于公然在少陽院搞事,難道說他還有什么別的企圖沒有被看破?
但他現在來不及想這個事,眼下最急的是如何應對這個突發情況。
他環視殿內眾人道:“報不報?”
所謂的報,當然是指報給皇帝。
短短三個字,卻沉重無比,壓在每一個人的心頭。
太子住的少陽院直接出了所謂的祥瑞,這遠比太湖那只神龜更轟動,也更可怕。
杜有鄰想都不想地道:“不報!報出去引起天下非議,現在已經夠沸沸揚揚了,再加一把火,是要把殿下架在上面烤嗎?”
李輔國看向他:“那就是壓?”
李亨矍然抬頭道:“不能壓!”他的聲量大了一些,所有人都怔了一下,看向了他。
——————————————
以下考據可跳過,謹供書友參考
——————————————
『注8:關于太子心腹之趙楚賓』
由于太子李亨的侍讀人員多于史無考,唐書、通鑒、會要等皆無記載,只好退而據《南川縣主墓志》所示,天寶年間李亨的太子侍讀為趙楚賓。本書借鑒該墓志,以趙楚賓為太子集團的核心人物之一,與著名的李輔國同為太子心腹。
『注9:關于奏彈』
彈劾百司所用公文,用于舉報、揭發官員違法違紀行為,可直呈皇帝,無需門下省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