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太湖祥瑞攪風云
- 大唐李瑁:請陛下殯天
- 逆轉乾坤的猴子
- 2428字
- 2025-02-12 12:27:00
接下來,李瑁天天聲色犬馬,白日里大張旗鼓外出游獵,攪得京郊怨聲載道。
侯集自以為找到了把柄,天天往興慶宮中送密報。
邊令誠一看,二話不說,趕緊往上呈遞,只是沒成想全被高力士攔了下來。
與此同時,御史的奏章雪片般地飛到了李林甫手中,也全部被壓了下來。
御史們沒有辦法,于是趁著面奏的機會,直接在圣人面前告了李瑁一狀,說他擾民,浪費銀錢,飛揚跋扈,踩壞了好多人家的青苗等等,一言難盡。
李隆基聽完,對李瑁剩下的那一點疑心也消失得差不多了。
唐朝父子相殘幾成慣例,李隆基自己就是逼迫父親退位的典型代表,自然對能威脅皇權的各位兒子們疑心甚深,生怕他們勾連朝官,廣納人才,收攏民心,形成尾大不掉的勢力集團,變成第二個李世民。
像這樣的紈绔草包,才是李隆基樂意見到的,更何況他確實忌憚武家和寧王,根本不會考慮立儲李瑁,自然不會擔心他不學無術。
前些時日,高力士已把邊令誠帶回來的楊玉瑤進獻給了李隆基,讓他終于又日日笙歌,好不快活。
于是,李隆基只是派高力士過去不痛不癢地訓斥了一頓,同時按照李林甫的建議,也給了他一些政務處理,讓他不要再游手好閑,四處亂逛。
李瑁不負厚望,將所有政務統統辦砸。
李林甫只好派人幫他收拾殘局,再美化修飾,文過飾非一番,夸贊李瑁長進極大,治國理政在眾皇子之上。
殊不知,高力士布下的眼線早已將真實的情況全部打探清楚,并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圣人。
李隆基聽了,更加放心,也不戳穿李林甫,照單全收,對壽王宅多番賞賜。
。
。
。
就這樣擾攘了幾個月后,武慶那邊終于尋得了合適的人選:“有結拜的五兄弟,邊境行伍出身,自小學過拳腳,戰場上殺敵無數,本應積累軍功升爵,不料被上頭把功勞搶了,不忿殺之,犯了死罪,準備斬立決,現押在刑部大牢里,大王打算怎么辦?”
李瑁一聽,問道:“有會暗中潛伏的沒有?”
武慶答道:“這五個人都做過斥候,曾摸到敵方大營,直接把吐蕃的千戶長在睡夢中就割喉了。屬下打探過,都是狠角色。”
李瑁很合心意,道:“你去找五個別的死囚,把他們替換出來,再暗中安置。”
幾日之后,武慶來回話:“那五兄弟的事情已處置好了,他們知道是大王救的,一個個感激涕零,爭相表示愿以死報效。現如今養在另外的宅子里,我吩咐了,務必要讓他們吃好喝好。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大王要用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是鋒利的刀。”
李瑁道:“好。李林甫最近要對三哥李亨下手了,手段還是老一套,但三哥謹小慎微,他未必能得手。我們得想辦法助上他一把,添柴放火,給三哥送送溫暖。”
自流放楊玄珪之后,李隆基并未放棄對楊玄璬的追捕,動用暗衛,四處查探,好幾次差點摸到香積寺。
這使得李瑁煩不勝煩,他不喜歡這種被動防御的局面。
對他而言,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御。
他感覺李隆基實在是太閑了,得找點事情讓他忙起來,這樣他就不會老記掛楊家的事了,正好李林甫要出手,那他就干脆借機把事情搞得再大一些。
武慶忍不住出聲道:“李林甫此人居心叵測,惠妃娘娘在時,亦曾多加防備,大王千萬小心不要引火燒身。”
李瑁笑道:“不礙事,不礙事,我要做的事跟他不是一路的。”
見李瑁胸有成竹,武慶這才放下心來:“大王要怎么做?”
李瑁道:“他們能潛進少陽院嗎?”(注7)
武慶悚然一驚,如今太子所處的東內少陽院,雖比不上以前的西內東宮,有十率府兵層層把守,但畢竟是天子巡幸之所,照樣守衛森嚴,外圍是金吾衛,內里還有太子親兵,不由得訥訥道:“您不會是要直接……”
他囁嚅了半天,那個“殺”字還是沒有說出口。
直接殺太子,朝野震動,這不僅是挑戰皇權,更是動搖國本,李隆基一定會傾力追查,那與自尋死路有什么區別?
李瑁白了他一眼:“我還沒蠢到要直接動三哥,李林甫也不敢這么干。你就說行不行吧?我自有妙計。”
武慶不敢再隱瞞,道:“右金吾衛的右郎將曹宇是我們的人,里應外合放那五個人過去是沒問題的。至于少陽院的親兵,更不是對手,摸進去問題不大。”
李瑁有點不放心:“那個什么曹宇可靠嗎?”
武慶肯定地道:“絕對可靠,他家三代都受過武家的大恩典,就是他本人,惠妃娘娘也曾庇蔭于他。”
說完,他像是想起了什么,趕忙補充道:“娘娘都是私下接濟,因此他與我們的關系并不為外人知,王宅里也就我一人知道。娘娘以前也曾秘密說與大王聽,想是您忘了,沒想起他來。”
李瑁輕松地道:“可靠就行,我們等消息吧。”
。
。
。
大唐開元二十九年十月丁亥,陰。(公元741年11月22日)
經過數月籌謀,李林甫終于出手了。
他深知李隆基忌憚什么,便唆使蘇州刺史上奏,稱太湖深夜波光粼粼,有銀光沖天而起,攪動魚蝦浪中翻飛。
天明之后,在湖底撈得巨龜一只,其龜殼上的花紋組成了八個字“元亨利貞、天下大興”。
蘇州視為祥瑞,奏請把這神龜護送入京。
李隆基看到賀表,不但沒有一點欣喜,反而臉色烏沉。
常朝散后,他在紫宸殿單獨留下李林甫問及此事。
李林甫一臉欣慰地道:“這乃天大的吉兆,說明陛下選太子選得沒錯,您看,這上面不是剛好有一個‘亨’字嗎?太子殿下即位后,一定會勵精圖治,天下大興。”
李隆基在喉嚨里哼笑一聲,他還沒死呢,再說,李亨是要超過他統治下的盛世嗎?
但太子的確是自己選的,而且太子能振興天下,于李家亦是莫大的福分,李隆基不好明面上表示反對。
李隆基雖然號稱崇尚道家,骨子里卻是不把這些神鬼玄學當回事的,要是祥瑞對他本人有利,那就認,可要是對別人有利,那就不好說了。
此次太湖神龜一事,他更傾向于是人為的祥瑞,至于是誰干的,那就要看誰受益了。
得知消息的李亨則嚇得魂不附體,是夜,少陽院燈火通明,無人入睡。
——————————————
以下考據可跳過,謹供書友參考
——————————————
『注7:關于太子居所少陽院』
因玄宗自己是李唐宗室旁支,靠政變幫老爸上臺(與太平公主一起殺韋后),再靠政變使自己上位(殺太平公主,逼老爸讓位),故特別顧忌宗室力量。不但不再讓皇子開府就藩,全部安置到永福坊十六王宅內,更讓東宮體制虛化,連太子都不能入主東宮,只能居于皇帝乘輿所幸之別院,即大明宮內的少陽院。——《舊唐書·卷一百七·列傳第五十七》、《新唐書·卷八十二·列傳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