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唯恐君不喜
- 大明:我有猛將朱元璋!
- 承百年
- 2150字
- 2025-03-16 23:23:53
這個消息讓李平的面色一沉。
小汐陷入了慌亂,她立刻追問張曉瑩的安危,從夜不收口中得知了確切的消息過后,她才松了一口氣。
張曉瑩確實無礙。
倒是楊子寰重傷在身,郎中們疲于救治。
李平有心立刻趕回定遠城,只是在漆黑如墨的夜晚行軍,對于有許多夜盲癥的古人來說,并不是容易之事,而且極度危險。
“趙澤、郭寧蓮,你二人在帳外輪流值夜,不許離開我的大帳半步,如廁時需要叫醒對方。”
李平走出大帳,他對著郭寧蓮和趙澤吩咐了一句。
趙澤并無異議,倒是年僅十五歲的郭寧蓮,令他有些擔憂。
不過李平的命令,趙澤不敢有絲毫質疑。
“末將領命。”趙澤抱拳一拜,他身穿鎧甲、手握刀柄,立于李平的大帳之外。
郭寧蓮不甘示弱,她領命稱是。
只是對于大帳之中有通房丫鬟暖床這事兒,郭寧蓮似乎有些許芥蒂。
今日她爹,不是讓她伺候起居嗎?
為何到了晚上,伺候李平的不是她郭寧蓮,反而是個通房丫鬟?
李平轉身走入大帳。
他努力入睡。
……
夜間,定遠軍的大營之中火光明亮,將四周照亮得如同白晝。
將士們大多枕戈待旦,少數人值夜。
四周安靜得如同死地。
耳邊只有火把“滋滋”燃燒的聲音,以及戰馬的響鼻聲,和將士們的呼嚕聲。
時間緩緩過去。
當天邊泛起白光的時候,李平已經醒來。
他在郭英、趙澤的護衛之下,進行了半個時辰的劈砍、防御和馬術訓練,他甚至開始訓練使用弓弩和長槍。
至于火銃,他也嘗試了使用幾次。
對于當前這火銃的威力和輸出效率,李平是極為不滿的。
這火銃急需被改良。
……
巳時,定遠軍開始拔營。
兩刻鐘過后,四千多名將士朝著定遠軍急行軍。
只不過,六十里的路對于依靠步行的眾將士來說,絕不是一日可以走完的。
大軍第二日到達定遠城。
費聚領千戶吳大及一千鎮南軍返回定遠。
數萬名百姓感恩戴德,跪地迎接李平。
陶康跪在北門之外,他以頭搶地,不敢直視李平。
李平扶起陶康。
郭寧蓮始終跟隨在左右。
城門之外,張曉瑩于涼風之中對望李平。
張保成、曹氏、張懷仁、張巢、周氏,以及桂瑤、費聚、費德興和吳大,全都赫然在列。
李平走向張曉瑩。
張曉瑩瞥了一眼郭寧蓮。
郭寧蓮不斷打量亭亭玉立的張曉瑩。
李平道:
“夫人受驚了,隨我入城吧,昨日之事,那滁州城的達魯花赤,會給我們一個交代。”
張曉瑩點了點頭,她低聲詢問一句:
“夫君你看,張巢哥哥已經快修好城墻了。城墻現在快要接近三丈高了。”
“我帶夫君走走,看一看咱們的定遠城,看看城墻如何?”
李平微微一愣。
近一月未見,張曉瑩似乎成熟了些許。
李平點了點頭,二人走上北門的城墻。
費聚、趙澤、郭寧蓮三人和一行親兵遠遠地跟在李平和張曉瑩的身后。
張曉瑩鼓起勇氣,仔細看著李平的臉龐。
她說:
“夫君,我聽聞你要娶朱元璋的妹妹郭惠為妻?”
李平皺了皺眉頭,他回應道:
“納她為妾。”
張曉瑩點了點頭,她又問:
“夫君是不喜歡曉瑩嗎?”
“你先是有了楊子寰,現在又納郭惠為妾,你的身邊,貌似還多了一位英姿颯爽的女將軍。”
李平和張曉瑩對視了一會兒。
一會兒過后,他回答道:
“曉瑩永遠是我的正妻,無人能與你相比。何來不喜歡你之說?”
“郭惠是聯姻,我要讓這朱元璋,賣力地給我打江山。”
“至于郭寧蓮,或許有朝一日也會成為夫人的姐妹吧,暫且不論,沒考慮她。”
聞言,張曉瑩緊張的神色稍稍舒緩。
她還是忍不住繼續問道:
“那楊子寰呢?此次楊子寰對我有救命之恩,她若大難不死,夫君要納她為妾嗎?”
李平的腳步微微一頓。他思考了一會兒,一會兒過后他答道:
“楊子寰此女趨炎附勢,心機頗深,她的目標明確,為了目標會無所不用其極。”
“夫人不必一時心軟,納她為妾之事,日后再議。”
“不過夫人可以替我看管著她,夫人就將我的話轉達給她,若夫人死,她必須陪葬;若夫人榮,她便可以一直做我李平的女人,待我登極之時,可封其為妃,給她想要的榮華富貴。”
“今日我也會親自告訴她,她只許護你,永遠不許有取代你的想法。”
李平轉過了身子,他將張曉瑩摟入了懷中。
張曉瑩渾身一顫,她淚眼婆娑。
她壓低了聲音,輕聲細語道:
“夫君……爹說成大事者,身邊必然有許多女子。”
“曉瑩知道夫君必然妻妾良多,妾身只期望,夫君莫要忘了曉瑩。”
“娘說……”
“我必須給夫君生下第一個兒子。”
說到這里的張曉瑩臉蛋一紅。
李平頓感頭大。
這是張保成和曹氏在點醒自己,他李平許諾的保張氏永昌,該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了。
這是爭權奪勢的開始。
李平摸了摸張曉瑩的腦袋,他說:
“我明白了,你告訴你爹和你娘,就說他們的這個要求,我李平可以答應。”
張曉瑩輕“嗯”了一聲。她紅著臉掙開李平的懷抱,還偷看了一眼身后的費聚和桂瑤等人。
二人繼續在定遠城的城墻上行走。
城內已經恢復了生機。
李平甚至看到了商賈貿易。
張保成似乎已經理解了他這個“商務司司長”的身份職責。
他在定遠城當中開設了“定遠商會”,以各種辦法,吸引著四周地主豪紳、商賈官員和匪兵把頭們。
這些商賈之人與定遠城進行著稻種、糧食,甚至鐵器、食鹽的私下交易。
陶康為這些動作大開方便之門,費聚的鎮南軍甚至都已經開始配合張保成開辟商路。
如今的定遠城當中,有了人間煙火的景象。
百姓們看到了希望。
李平稍感欣慰,他與眾人共同回府。
夜里。
李平來到后院楊子寰的臥房。
楊子寰的面色蒼白,郎中已經退走。
屋子里彌漫著濃烈的草藥味兒。
丫鬟最后為楊子寰收拾了一番,然后朝著李平行禮告退。
李平坐到了楊子寰的面前。
楊子寰睜眼看著李平,她的眼里泛紅,但沒有流淚。
李平問:
“怎么有勇氣為曉瑩擋這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