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城內城外
- 大明:天啟鑄明
- 祈裕同學
- 2303字
- 2025-02-03 00:10:00
朱由校走過東直門,他遠遠地就看到高大的北京城。
饒是他前世見過幾段保存到現代的古北京城墻,也覺得現在看到的這完整的城墻更為直觀地高大雄偉。
黃實錦緊緊地跟在朱由校身旁,一幅愁容滿面的樣子,他身邊左右后都錦衣衛護衛著。
不遠處兩隊身著便服的錦衣衛視線不敢離開朱由校的身上,黃實錦無奈下只能派一人去通知宮里他們會晚點回去的消息。
天近黃昏,城內華燈初上,燈火通明。
由于京城對治安的管理會更為嚴格,白天在城內流動的商販,很多就推著小板車到了城外繼續販賣。
他們在城內沒有店鋪住所,只能趁著黃昏的余暉繼續販賣。城外沒什么燈火,繼續天黑后他們就會散去回到附近的村莊。
朱由校一行東直門外的小街上,這邊叫賣聲依舊不絕于耳。
此時的蔬菜已經便宜了一些,小吃點心的價格降低的相對少。
這時的跟在朱由校身旁的錦衣衛身上掛滿了大包小包,這里里面有,瓜果蔬菜、醬菜點心還甚至從偷偷販賣的小攤上買到了幾斤用作醬菜原料的臘肉。
按照禮法國喪期間百姓七日內禁止食肉,民生不易,這種小事朱由校自然是不會在乎。
他不斷對著各個攤位詢問著價格,但又不好意思白問價格,順手就買了一些。
越買越多,直到錦衣衛身上都掛不住了,經過黃實錦提醒他才停手。
走到小街的盡頭處,朱由校注意到這里的人就很少了。
朱由校看到一些人穿著綢緞的富家下人,對著幾個穿的很破舊的人在爭執。
最后好像是價格沒談攏,那仆人哼了一聲揚長而去。
朱由校一行人走進一看,這邊是幾個壯年人和年長一個的老婦人問一些人要不要招收長工。
當朱由校看到這里所謂要給人做長工的人是十二三歲的少女時,他明白了。
這那里是找招收長工的人,分明就是在販賣人口,賣奴隸。
大明律中規定只有皇室、勛貴、以及有功名在身的官員可以蓄奴,庶民不得蓄奴。
對販賣奴隸的人稱為“略人”,對這類人不分首犯、從犯皆處以杖刑、流放、充軍。
現在這群人敢在京城下販賣人口,想必其中必然有隱情。
朱由校走上前問道。
“你們為何要在此販賣人口,皇城之下難道不知道此是違法之行嗎?”
兩個壯年人看到朱由校穿著還算富貴又作此發言,以為是來找茬的。
但也不敢惹怒他們只能勉強擠出一幅笑臉回答道。
“公子莫要打趣我等草民了,這女子的母親就在此處,天子腳下我等哪敢行違法之舉。”
說著還提醒一旁的婦人趕忙出來幫忙說話,婦人自是心領神會連忙上前賠笑道。
“對呀公子,奴家哪敢行違法之事,我等一行真是來找工的。”
朱由校知道他們是在為自己的行為辯解,那個人販子不會說自己是什么親戚之類的。
婦人見朱由校還很是不信他們,暗暗戳了一下個子高一些的女子讓她說說話。
高個子少女就牽著矮一些的少女隨即對著朱由校跪下行禮,其中一名說道。
“公子,這確實是小女子的母親及親長。”
朱由校不經意的笑了笑問。
“那你們這長工價錢是怎么樣的。”
帶頭的男子見朱由校不再找他們的麻煩,還問起價格來,笑著回答。
“回公子的話,這兩女子既是長工,那價格自是不便宜,而且兩女子長相也是不差。”
“您看三十兩銀子如何?”
朱由校轉頭問了下黃實錦的正常價格該是多少,得到的回答是這個年紀的價錢應該在十兩左右。
那婦人見朱由校似乎不懂具體價格還在與侍者商量價格,推了年長的少女一把。
少女也知道婦人是何用意,怯生生地走到朱由校面前行禮后說。
“求求公子就手下小女子吧,小女定然為公子當牛做馬、無所不為。”
那看起來年齡小些的竟然抽泣了起來,其中一位年齡稍大的再度叩首道。
“公子大人。小女子家現在家父病重,家中急需銀兩。小女不愿父逝去后再賣身葬父,還請收下小女與妹吧。”
朱由校見那兩名女子真情流露的樣子,還有一旁中那一名男子都為之微微動容。看來那名少女說講述的內容有十之七八是真的。
這般情景下朱由校知道他們在這里等著遲早會被買去,隨即命人拿出銀兩準備買下兩名少女。
正好皇宮幾天后將會清理一大批人會缺人手,倒不如讓她們進宮打工,年長些在放歸。
幾名男子和婦人見朱由校真打算買下那名女子,自是笑逐顏開連連道謝。
婦人拉著那我兩名少女的手囑咐了幾句,年長少女將外衫脫下給了婦人,并且乞求她照顧好她們的父親。
朱由校一陣無語,天氣這么冷還要脫下一件衣服。于是讓下人加了幾兩銀子示意別這么干了。
他們一眾人互相道別后將該說的說完了之后,兩名少女走到朱由校一行的身后。
黃實錦見到黃昏都快要過去了,夜幕已至,更加急切地催促朱由校該回宮了。
朱由校本來還行逛一下京城里面的夜市,但架不住黃實錦不斷的催促,只能答應回宮。
聽到朱由校肯定的回答后,黃實錦心中大石落地。
隨即招呼錦衣衛在前面開路,將藏起來的錦衣衛令牌掛在腰間,另外兩隊人也湊得更近一些。
入東直門后,恰逢官員們下班。
朱由校在路上看到頗為有趣的的一幕。
順天府下班的官員中,竟然很多人都城乘坐轎子,連其中明顯官位很低的人都坐著二人抬轎。
大明會典中規定京官三品以上方許乘轎,在京四品以下和在外官員只能騎馬,不許坐轎。
可見現在的禮制已經崩壞到什么地步了,朱由校邊走邊看。
看到兩隊官轎子相向而過,一對明顯等級更高的武勛儀仗竟然要對等級低很多的文官儀仗讓出道路。
他心中暗暗感嘆,雖然勛貴中有很多垃圾為人所不齒,但是這禮制中的規定低等級給高等級讓路的規定竟然都不能執行了。
可見現在的武官、勛貴的地位對文官是有多低了。
朱由校邊走邊想,這情況下該怎么整治,以及現在大明朝對行政體系還有多少的執行力。
就很快就走到了北安門,值守的守衛見到黃實錦來到,連忙打開宮門將一行人迎了進去。
入門口,朱由校一行人的速度才終于慢下來一些,守候的宮人見到朱由校到了趕忙回去給宮里報信。
這一路上黃實錦不斷地催促他,他的速度走也不慢,但還是累得渾身是汗。
看來這具身體四體不勤,之后要找個人陪他多多鍛煉了。
他坐上輿轎慢慢悠悠的剛過北中門,王安帶著一行人就迎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