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好水川失利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這首膾炙人口的邊塞詞《漁家傲·秋思》,大家并不陌生,它打破了宋朝初期詞風婉轉含蓄,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的限制,以廣闊的視野、悲壯慷慨的高亢之調、憂國憂民的情懷把有關國家、社會的重大問題反映到詞里,開辟了宋詞豪邁的新篇章。而這首詞的作者就是寫出千古名篇《岳陽樓記》的范文正公,范仲淹。

范仲淹不僅僅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思想家,更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慶歷元年(1041年)五月,以龍圖閣直學士、戶部郎中知慶州,監管環慶路都部署司事。當時邊疆戰事不斷,西夏黨項族李元昊,虎視眈眈,不斷南下侵擾關中。范仲淹提出“積極防御”策略,為了抵御西夏的侵擾修筑了有名的大順城,而此詞就是在大順城所填。

大順城歷經千年風雨侵蝕,如今遺址清晰可見。綜觀全詞,詞的意境開闊蒼涼,反映出作者耳聞目睹、親身經歷的場景,表達了作者自己和戍邊將士們的內心真實感情。今天讀來,仍然能感同身受。

時光回到公元前1040年,這一年西夏好戰分子李元昊開始大舉進攻北宋的邊塞城市,慶州作為北宋的前沿陣地,首當其沖。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宋廷大為驚慌。一向平安無事的邊疆,如今已是多事之秋。宋朝自開國以來,采取內強外弱的軍事部署,邊防不修,七年未經戰陣,雙方首次大戰,以宋軍的慘敗收場,數百里的關城要塞,大多被西夏軍洗劫或者占領。

這時,陜西路司第一副令員韓琦一道奏折直達汴梁,送到了皇帝宋仁宗趙禎的手里。韓琦在奏折中極力舉薦摯友范仲淹出任陜西路副司令,配合自己共同駐守邊防。

韓琦與范仲淹也是多年的老朋友,雖然韓比范小十幾歲,但是二人的志趣相投。韓琦認為范仲淹具有經天緯地之才,在國家危難之際,就不要再計較“朋黨”之論,并以全族的性命為范仲淹作保,并且鄭重提出,他這次舉薦完全是為了國家,而不是朋友私情。

宋仁宗是歷代帝王中屈指可數的明君圣主,他是北宋第四個皇帝,也是大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做了42年。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煮名史學家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陳寅恪言所說的“造極”的“趙宋之世”,主要是指宋仁宗統治時期。

一代明君趙禎,對文人有著特殊的感情。范仲淹作為宋朝文壇的佼佼者,同時有著卓越的軍事才能,這樣的良才可謂千金難求,宋仁宗不假思索就下了一道圣旨,任命范仲淹為陜西路副司令員。

接到任命狀的范仲淹日夜兼程,來到了黃土高原。放眼望去,荒涼貧瘠的黃土大塬,狼煙四起,民不聊生。這時,一陣涼風襲來,吹的范仲淹衣帶飄舞。悲痛之情,油然而生。

這已經是他第二次來到這里了,好水川戰前,他親自到達西北前線,實地調研,根據國力和兵力的現狀,提出了“積極防御”的方針,反對深入西夏境內發動大規模的攻擊戰,主張訓練邊塞軍隊鞏固邊防,持久防御。

54歲的范仲淹站在黃土高原的塬頭,他感到從未有過的沮喪和無奈。

首戰失利,朝中議兵。主戰派和防御派爭論不休,仁宗皇帝無知者無畏,在主戰派朝臣的忽悠下,同意陜西路司令部報上來的主戰意見。可悲的是,不同意貿然進攻的朝臣屈指可數,僅僅范仲淹和杜衍兩人。為了自身安危,朝中大臣那邊人多,站那邊。陜西經略安撫使夏竦,剛開始的軍事思想與范仲淹是一致的,都是主張積極防御,沒想到,眼看風頭轉變,夏竦立刻變成了鐵桿的進攻派。在這種意見相差懸殊的情況下,范仲淹孤身言危,結果可想而知。

他的思緒回到了前一天帳中議事。這次帳中議事為好水川之戰埋下了禍害,昔日的摯友出現了嚴重的裂痕。范仲淹提出“積極防御”的軍事主張,這與主戰派韓琦的觀點沖突甚大,此時朝廷中主戰派已經占了上風,加上夏竦的臨陣倒戈,一場戰爭在所難免。

當然,韓琦也有自己行軍打仗的一套理論,并且在出兵之前,已經做了詳細部署,如果將軍任福按照計劃行事,不貪功冒進,中了李元昊的埋伏,那么很可能此次主動進攻的計劃會成功。再者,本次大宋準備組織20萬的兵力進攻西夏5萬兵力,以四對一,很多人認為勝算還是很大的。但是他們忘了,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存在很多不知可因素,人多,并不一定能打勝仗。在準備如此倉促的條件下就出兵,純屬僥幸心理。

這種純粹的友誼,沒有經受住利益的考驗,翻臉比翻書還快。

實踐證明,這世上最缺的就是后悔藥,也從來沒有如果。

公元1041年,春寒料峭,宋夏第二次大戰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戰爭一開始,宋軍捷報頻傳,坐在大營里的韓琦精神抖擻,固執的認為決戰的機會來了,一道令箭發出了總攻的命令。這個時候,如果有人能借一雙慧眼給韓琦多好啊!可惜沒有,失敗已經不可避免。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任福就是這個豬一樣的隊友

韓琦以任福為總指揮,桑懌為先鋒,朱觀和武英斷后,集結軍隊,發動主動進攻。韓琦告誡他們合并西進之后,繞至敵后,倚靠附近的城寨作為糧草供應,這些城寨相聚四十多里,接應方便。千萬不要懾遠進攻,只要埋伏在附近,斷決夏兵的后路,便可一舉殲滅之。并且多次重申,如果將官不聽節制,擅自行動,不管功勞多大,一定給予嚴懲。然而,韓琦的告誡成了耳旁風,任福打了幾次小勝仗之后,便產生了輕敵之心,被敵人引誘,一路追到了好水川,在這里,宋軍迎來了命中第二個劫數。

西夏軍的口袋陣早已恭候多時,這時宋軍一個致命的弱點暴露了出來。宋朝軍隊實行將領輪換制度,剛剛輪換結束的宋軍將領和戰士還沒有來及深入交流,就領兵打仗,將兵互不相識。很快,亂成了一鍋粥。一股腦地全部進入了包圍圈,就等西夏軍收網。

一個個封閉的泥盒子,像幽靈一般隨意地散落在山谷中。不知就里的士兵,以為撿了寶貝,一哄而上,打開了泥盒子。不可思議的一幕發生了,數百只鴿子蜂擁而出,山谷里白茫茫一片,翅膀扇動的聲音掩蓋了山谷里的歡呼聲。

埋伏在側的西夏軍隊,開始收網。一波箭雨襲來,宋軍如夢初醒,可惜一切都晚了。凄慘的哭聲,興奮的吶喊聲交織在一起,最終形成一支奪命音符直奔汴梁,邊疆的和平蕩然無存。

這一戰宋軍敗北,傷亡七萬余人,主要將領幾乎戰死。韓琦聞言癱坐在太師椅上,連聲嘆氣。一世英名毀于一旦,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歷史總有相似之處,大唐自唐玄宗之后,幾乎每個皇帝都面臨丟棄洛陽的無奈之舉,究其原因,大臣的固執才是引發悲劇的原因。他們都認為自己能夠扭轉乾坤,開創未來,韓琦正是犯了這樣一個低級的錯誤。

好水川的失利,進一步加劇了邊塞民生凋敝,軍心不穩,有利于宋朝的局面不復存在。

這一戰,包括任福在內的十幾名大將全部戰死,宋軍慘敗,陣亡一萬多人,幾乎全軍覆沒。

在撤離的途中,陣亡將士的父兄妻子幾千人,一邊痛哭流涕,一邊拋撒紙錢為烈士招魂。現場哭聲震天,紙幣漫天飛舞,其狀至慘,不忍目睹,這些戍邊軍官遠在邊塞,一身忠骨永遠埋在了黃土高原的土層中。

版權:起點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荔波县| 赤峰市| 景泰县| 夹江县| 随州市| 岳普湖县| 阳春市| 灵台县| 镇坪县| 长治县| 禄丰县| 泰顺县| 古蔺县| 彭山县| 萨嘎县| 东城区| 河北区| 博客| 阳原县| 太谷县| 留坝县| 林芝县| 梁山县| 杭锦旗| 海城市| 阜新市| 大埔区| 岐山县| 贵港市| 临邑县| 冷水江市| 密山市| 金堂县| 黎城县| 吴川市| 泽库县| 明溪县| 武川县| 湘潭县| 肃北| 武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