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如此到底還是體面些
- 明代風云
- 勤蟻
- 2157字
- 2025-04-21 22:30:10
朱齊從西暖閣回到文華殿時,太陽已經悄悄升到了頭頂正上方——此時已是正午時分。
剛踏入殿門,目光便落在了候在一旁的董平身上。
雖然心中早有預料,當他看到董平鼻青臉腫的樣子,還是覺得好笑。
“那兩人當真下得了手!”董平見到主子第一面就開始吐槽,“都按照殿下要求辦好了,吶……”
他指了指書案底下的那個大包裹。
朱齊彎腰掀開那個鼓鼓囊囊的包裹,但見其中物事排列齊整,他滿意地拍了拍董平的肩膀,說道:
“不錯!這次若能成事,先記上你一功!”
董平至今不知太子購買這些胭脂水粉有何用意。
他原以為主子要贈予給那兩名刺客,雖說那梁月季確有幾分姿色,可如今兩人都成了“獨耳娘子“,無論如何也稱不上美人二字了。
只見他躬身施禮,說道:
“小的哪敢妄圖什么功勞,能為殿下分憂就心滿意足了~”
董平雖嘴上說不要功勞,但青腫臉上浮出的得意神色出賣了他。
“別的先不管,先用午膳再說!”朱齊看到殿外已經是正中的太陽,還有自己咕咕叫的肚子,上午只喝了幾口茶而已。
聽到太子要用午膳,向來機靈的董平迅速走到殿門口,朝外面揮了揮手。
只見江昊、楊智元兩名侍衛從外面走了過來,腰間都系著水囊,儼然一副整裝待發的樣子。
“昨日沒有準備,今日小的特地從內官監借了一輛獨輪推車,就停在殿外!”董平轉身回來稟報道。
朱齊見狀不禁搖頭苦笑——這家伙這是已經準備好再次洗劫尚膳監,連人手、工具都準備好了。
“咳~今日不去尚膳監了!”朱齊清了清嗓子,想起方才在景泰帝跟前挨的訓斥——那份彈劾之事。
雖則景泰帝每次見他必定批評,朱齊早習以為常。
但是以儲君的身份,每日都這么招搖過市,終究有失體統。
況且,自己已具備驗證方法,縱使還有宵小欲行那下毒之事,他也可以察覺清楚。
見主子招了招手,董平滿腹狐疑地走到近前。
“你等前去尚膳監安排午膳,將那膳夫、御廚、傳膳宦官和嘗菜宦官名字都打聽一遍,”朱齊鄭重其事地對他叮囑,“千萬核對清楚,不可有半點疏漏!”
“遵命!”盡管疑惑,董平仍然躬身領命。
這小宦官邊走邊暗自嘀咕:
“自從那夜遇刺之后,殿下倒是愈發謹慎了,今日要查問這膳夫們的底細……
不過,比起昨日那般明火執仗地去尚膳監取東西,今日這般查訪,到底還是體面些。”
強行想通之后,他腳下速度加快了幾分。
-----------------
御馬監提督太監值房內,氣氛逐漸凝重。
王誠立于案前,尖銳的嗓音卻已如刀鋒般劃破寂靜:
“奉陛下口諭,抽調騰驤左、右衛,武驤左、右衛四營精銳,全副披甲,配齊火銃、神機箭。”
值房內眾人聞聲低首,連呼吸都輕了幾分。
王誠目光如炬,緩緩掃過眾人,最終釘在協理太監郝義臉上,一字一頓道:
“南宮增派守衛二百,東宮一百,東、西華門各駐兩哨精兵(每哨三百至五百人)——明日午時前,必須到位,違者以抗旨論處!”
“屬下遵旨!”協理太監郝義立即伏地叩首。
他心中暗自盤算著,這次調動規模達上千人馬,看來需要連夜安排。
作為王誠的心腹,時常與騰驤四衛指揮使打交道的他,早已習慣處理這類機密軍務。
不知是景泰帝對內廷的掌控極弱,或者是敵人的手眼通天。
紫禁城內,從無真正的秘密。
不多時,消息便傳到了斜對面團營值房內,御馬監監督太監兼提督團營——劉永誠的耳中。
他與曹吉祥一道提督團營,排名在曹吉祥之后。
這位五十二歲的老太監經歷過沙場洗禮,通過這個兵馬調動,他敏銳地嗅到了不尋常的氣息。
他粗糙的手指無意識在大腿上輕敲,心中暗想:
“突然增兵南宮……莫非陛下認定那夜行刺太子事件乃太上皇所為?要對他不利?”
他想起當年在漠北追隨英宗征戰的歲月,又想到如今南宮那位被軟禁的太上皇,不由得暗自握緊了拳頭。
作為御馬監的二號人物,卻被排除在這次重要軍務之外,這其中的意味深長。
他心中百感交集,卻不知——自己完全誤解了王誠的用意。
御馬監直屬的四衛營乃天子親軍,常年戍衛宮禁,調動無需經兵部、五軍都督府層層審批。
而團營兵馬不同,稍有動作,必驚動外朝,所以王誠此事并非刻意繞過他。
“若陛下真要動太上皇……”
劉永誠緩緩抬頭,望向南邊方向,眼中閃過一絲猶豫。
-----------------
文華殿偏殿內,尚膳監的午膳已由一隊青衣宦官魚貫送入。
十二道漆木食盒次第開啟,御廚精心烹制的珍饈佳肴在紫檀木方桌上依次排開,蒸騰的熱氣裹挾著誘人的香氣在殿內迅速擴散開來。
太子朱齊早就端坐在了這方桌前,明黃團龍袍袖下的手指微微收攏,喉結不自覺地滑動了一下。
望著眼前琳瑯滿目的御膳,肚子的饑餓到此時感覺愈發明顯——他昨日僅啃了幾口冰冷的烤羊腿。
為確保萬無一失,他緩緩閉上眼睛,在腦海中將方才逐一核驗過的傳膳宦官名冊又默誦了一遍,張順、李德、王福......
每一個名字剛才都已經和他們腰間的烏木牌仔細比對過。
經過這番猶如朝儀般嚴謹的餐前核驗,那腦中視頻依然沒有觸發任何預警。
這反倒讓他緊繃的神經稍稍放松,唇角不自覺地揚起一絲幾不可察的弧度——這無疑是最好的消息。
揮手屏退董平和傳膳宦官等人后,朱齊終于放下矜持……
不多時,案上的美食便如風卷殘云般去了大半。
唯有那些等待收拾盤子的尚膳監宦官們三三兩兩聚在殿外,不時朝殿內張望,交頭接耳地嘀咕著:
“奇了,太子殿下怎的連咱們這些粗使的名姓都親自問得這般清楚?”
“噓!”一名裝作懂得很多的宦官悄聲說道:“或許是要給我們封賞了吧!待會兒大家進去手腳可都麻利些兒……”
另外一個小宦官嗤笑了一聲,“或許是這位在防著咱們吶,聽說前日里殿下可是收了驚嚇……”
聽聞皇室秘辛,大家都來了興趣,擠在一起交頭接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