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活的通透花和尚
- 水滸:將造反進(jìn)行到底
- 軟陽光
- 2619字
- 2025-02-09 00:01:32
張三拔出環(huán)首刀,作勢架在魯智深肩膀上。
這花和尚倒是坦蕩,二話不說,只閉眼等死。
一旁林沖見狀,臉色急切的跪倒在地:“還望寨主手下留情?!?
張三內(nèi)心里,其實(shí)對魯智深并沒有多少怪罪。
畢竟他和林沖一樣,都是年少時那本拼音讀物里的的偶像。
再說了,魯智深嫉惡如仇且仗義豪爽,武藝高強(qiáng)又不濫殺無辜。
一生行事過往,倆字概括:通透。
比較對張三的味口。
還有就是,魯智深同人交往很有特點(diǎn)。
看上眼的人,兩肋插刀在所不惜。
看不上眼的,縱然百般討好也是無用計(jì)。
就像魯智深還是魯提轄時,曾在同一天偶遇九紋龍史進(jìn),和史進(jìn)的花棒教師打虎將李忠。
他叫上三人去吃酒,聽說了金翠蓮受鎮(zhèn)關(guān)西迫害一事,這花和尚要做好人,拿銀子救助金家父女,但他自己沒帶夠,就向另外兩個借錢。
史進(jìn)借給他十兩,他便覺得此人行事利落,是個可交之人。
而李忠只借給二兩,這便讓魯智深認(rèn)為此人不爽利,因此看他不上。
哪怕后來花和尚流落江湖時,人家李忠已經(jīng)做了桃花山寨主,魯智深還是照樣看不上他。
雖然此人的行事作風(fēng),不太符合當(dāng)代價(jià)值觀,但在那一百零八個里面,已經(jīng)算是難得的真好漢了。
從前的張三,就是魯智深看不上的那一掛。
一個東京潑皮,愛好吃喝賭錢,平日里偷菜為生,第一次見面,就想把他扔進(jìn)糞坑,又怎能讓魯智深看得上。
花和尚沒當(dāng)場干死張三,一是因?yàn)閯偮淠_相國寺菜園,不愿再多生事端,二是有了鎮(zhèn)關(guān)西前車之鑒,三則是張三他們沒有犯下大惡。
要不然少了上邊任何一條,張三李四可能就被魯智深弄死了。
……
張三望著眼前一站一跪的兩人,沒好氣的哼了一聲。
他乜了一眼林沖,隨后看向魯智深:“我若是一刀結(jié)果了你,未免可惜這一身好武藝。”
“花和尚,我如今在這梁山立下替天行道大旗,便沒想過再做良人,你既然要把命給我,那且問你一嘴,可有膽量隨我造反?”
魯智深睜開雙眼,聞言欣喜道:“造反有何懼,恁若真有本事,便帶俺馬踏東京,到時候?yàn)⒓以笧橄鹊切∽?,把那趙官家給寨主拘來做小廝?!?
張三哈哈一笑,收刀入鞘,親自為他解下帶刺的棗樹枝。
“既如此,便隨我上山入伙吧?!?
“還有林教頭,以后莫要動不動就下跪。”
張三接著又把林沖攙起,朗聲道:“全都回山,大開筵席。”
一眾戰(zhàn)兵欣然應(yīng)諾,撥馬乘船自是不提。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席間眾人七嘴八舌,講述著近日種種。
當(dāng)聽到李四講火燒東京時,魯智深扼腕嘆息:“早知道何苦惶惶出逃,與寨主一起大鬧開封府,豈不快哉?”
張三和他碰了一碗酒:“大師有所不知,我也是被殿帥府幫閑給打的昏死過去,才偶然覺醒了宿慧,要不然怎會前后如此差異?!?
“怪不得,怪不得,寨主同往日相比,真好似換了人魂一般?!?
魯智深感慨兩句,接著又問:“如今灑家既已入伙,不知能當(dāng)何差遣?莫要看俺以前是個菜頭和尚,就給俺弄個同似的活計(jì)?!?
張三回答道:“這般好身手,當(dāng)然是在山寨帶兵,等新兵訓(xùn)好了,林沖為馬軍頭領(lǐng),恁為步軍頭領(lǐng)?!?
“但新兵訓(xùn)練結(jié)束,還要一個多月,你這期間隨我下山,咱們先去河北,拜會柴大官人,并收攏沿途好漢?!?
魯智深聞言見喜,拎起酒壇便要拼酒,眾人自是不懼。
大家推杯換盞,硬是熱鬧到深夜。
如此又過了兩日,張三才帶人下山。
本來只有李四、時遷、嚴(yán)成跟隨,眾人還多有不放心。
但如今有了頂級戰(zhàn)力魯智深同行,大家倒是沒了安全之憂。
……
且說眾人出了梁山地界,施施然行了五七日。
他們一路平安,沒有遇見任何突發(fā)事件。
張三不解道:“大宋地界這么太平的嗎?為何不見賊人來打劫。”
“寨主莫要說笑,哪個不開眼的,會對咱們下手?!?
經(jīng)過江湖經(jīng)驗(yàn)頗豐的魯智深提點(diǎn),張三才恍然大悟。
自己一行人雖不多,卻個個良駒,精挑細(xì)選的精銳親隨們,又都持著兵刃,一般的宵小,還真不敢輕捋虎須。
而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沒有攜帶貨物,這在山賊眼中,等于搶了也沒什么油水。
張三想到那些流落在外的英雄好漢,便急不可耐的吩咐道:“找個地方換裝,扮作商隊(duì)打扮?!?
一行人來到時遷的老家高唐州,買了三輛馬車帶糧食,又把甲胄兵器藏好,接著插上行商的旗幟。
如此一來,果然有效果,當(dāng)天便碰到了劫道的。
但可惜的是,這群土匪卻沒什么實(shí)力,為首那人只和魯智深過了三招,便一個不慎墜馬而死。
魯智深知道張三要收攏好漢,他摩挲著大光頭,抱歉道:“寨主勿怪,此賊太不濟(jì)事,武藝稀松不說,怎得馬術(shù)也如此糟爛?!?
張三搖搖頭沒當(dāng)回事,喚來跪地請降的嘍啰一問才知道,那首領(lǐng)不過是一犯事的地痞,嘯聚了百十個小賊,平日里只做剪徑百姓的營生。
要不是山寨錢糧吃緊,這賊頭還真不會冒險(xiǎn)打劫商隊(duì)。
張三聽后,派李四上去對方山寨,將僅剩不多的金銀打包帶走,余下銅錢讓嘍啰們分了自行散去。
魯智深見他情緒低落,便勸慰道:“寨主若是想收攏好漢,首選在那青州地界,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都是落草的好去處。”
張三搖搖頭:“當(dāng)前要先往滄州,尋柴大官人商量些緊要事,等回來的時候,咱們再去那青州也不遲?!?
隨后他又一嘆:“罷罷罷,倒是我有些著相了,英雄好漢一將難求,又怎會如爛菜葉一般,到處都能撿拾的到?!?
魯智深笑著應(yīng)和:“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寨主如今看開了,那說不得英雄們就該自己撞上來了?!?
張三搖頭,輕笑不言。
眾人殺了山寨僅剩的幾頭牲畜,大吃一頓后再次上路。
三日后,他們趕到滄州地界,在官道就近尋了家野店用飯。
點(diǎn)了一應(yīng)酒菜,眾人大快朵頤,他們這一路倒沒虧了自己,吃住凈挑好的來。
“店家,嫩雞肥羊速速端來,暄活炊餅先上一屜。”
張三聽見有陌生人進(jìn)店,便好奇的抬頭張望。
只見四個持槍跨刀的差官,正押送著兩個帶枷犯人,大咧咧的進(jìn)到店內(nèi)。
魯智深見狀笑道:“寨主莫要看了,這倆刺金印的,長了一副白凈模樣,定不是你想要的英雄好漢。”
“哈哈,照你這么說來,莫非英雄好漢都像大師一樣,身寬體胖不成?”
兩人說說鬧鬧開著玩笑。
想來也是稀奇,自從張三成了梁山寨主,一眾首領(lǐng)對他或懼怕、或感恩,都很少同他嬉鬧。
就連李四王五這兩個發(fā)小,也不像從前那般。
只有魯智深,行事憑本心,敢大膽與張三說些玩笑話。
李四嘴里叼著炊餅,目光盯著兩個犯人,突然插嘴道:“哥哥,那人咱們認(rèn)識?!?
張三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頓時皺眉蹙額,又仔細(xì)打量了一番,雖覺得眼熟,但腦海中卻沒有印象。
“怪我,忘記哥哥丟了從前記憶?!?
李四拍了下腦門,解釋道:“左邊那個山羊胡子,是甲仗庫副使凌振,善于制造火藥,人送綽號‘轟天雷’?!?
“別看這凌振一副文士打扮,卻也是弓馬嫻熟之人,一身武藝在禁軍中也有點(diǎn)名望,甲仗庫和菜園緊挨著,我等打小在酸棗門廝混,故對他頗有印象?!?
張三這才想起,火燒甲仗庫時,和身穿盔甲的凌振有過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