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筆記

輝玉柔和的光芒,如同一盞孤獨的燈塔,在這片浩瀚的骸骨之海中,勉強撐開了一方小小的安全孤島。

楚凡一目十行地翻閱著手中的筆記,而蕭顏則緊握著那柄與她身形不相稱的黑色重劍,站在他身側,一邊用輝玉為他照亮書頁,一邊警惕地環顧著四周那些在光影中扭曲搖曳的巨大陰影,以防任何可能出現的不測。

這片空間實在太過詭異,腳下是踩上去會發出“嘎吱”脆響的碎骨,不知堆積了多少歲月,已然鋪成了厚厚的地毯。

空氣中彌漫著塵埃與死寂混合的獨特氣味,仿佛連時間都在這里凝滯。

寂靜是此地唯一的主旋律,靜得讓人的心跳聲都顯得格外響亮。

蕭顏的每一次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驚擾了這片亡者的安寧。

然而,楚凡的注意力早已完全被筆記中的內容所吸引,外界的一切似乎都已無法干擾到他。

這本筆記很古老,觸感溫潤,并非凡俗紙張。

開篇的一些記載,在如今的楚凡看來,確實已經算是常識,甚至因為時代的局限性而顯得有些淺薄。

例如,關于靈氣的基本操控,其描述的深度和精度,遠不如蕭顏所傳授的《煉氣五絕》。

但楚凡沒有跳過,他看得非常仔細。

他有一種預感,這本筆記的價值,絕不在于那些基礎的法門。

果不其然,當他將書頁向后翻動,一個顛覆性的修行理論框架,赫然映入眼簾。

他的呼吸,在這一刻不由得為之一滯。

筆記的作者,那位名叫“陳驚蟄”的前輩,以一種極其嚴謹而開創性的邏輯,提出了一個他聞所未聞的理論。

他認為,一名修士的綜合實力,并非僅僅由修為境界這單一維度決定,而是由三個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共同構成了一個穩固的“修行三角”——這三個頂點分別是:境界、操控和特性。

境界,是修行的基石,其核心指標,便是修士丹田內所能容納和掌控的靈氣“總量”與“形態”。

筆記中寫道,從煉氣期的縹緲“氣態”靈氣,到筑基期凝煉如水的“液態”真元,再到金丹期堅不可摧的“固態”丹元……每一次大境界的突破,都不僅僅是量的積累,更是能量本質的躍遷與升華。這決定了修士的續航能力與力量的上限,是支撐一切神通法術的“燃料庫”。

楚凡點了點頭,這與他已有的認知相符。境界越高,靈氣越雄厚,這是毋庸置疑的真理。

操控,則是運用靈氣的“技藝”。

筆記中對此的描述雖然較為粗淺,甚至沒有具體的功法名稱,只是一些原理性的闡述。但在楚凡眼中,這恰恰完美地對應了《煉氣五絕》的精髓。無論是強化自身的“凝”、延伸感知的“散”、離體傷敵的“破”、隱匿氣息的“斂”,還是吸收靈氣的“漩”,其本質都是對有限的靈氣進行高效調度的藝術。

這就像兩個擁有同等內力的武林高手,一方只會直來直去的蠻力猛攻,另一方則精通卸力、借力、聲東擊西的精妙招式。二者之間的差距,不言而喻。操控的精度與深度,決定了靈氣運用的效率與技巧,是決定戰斗勝負的關鍵變量。

而修行三角的最后一個頂點,也是最讓楚凡感到震撼與陌生的領域——特性。

“靈氣,其本源純粹而無垢,無論多么凝練,其本質依舊是無屬性的能量,如同未經雕琢的璞玉。”

“而想要讓這璞玉展現出千變萬化的光彩與威能,就必須為其烙印上獨一無二的‘特性’。”

楚凡的瞳孔驟然收縮。

他終于明白,為何同樣是靈氣,有些修士的攻擊能附帶火焰,有些能冰凍萬物,有些則詭譎莫測,令人防不勝防。

原來,那并非靈氣本身的變化,而是被賦予了額外的“特性”。

那么,這種“特性”從何而來?

陳驚蟄的筆記,很快給出了答案。

這種能夠為靈氣烙印上特性的神秘源頭,被他稱之為——“魂核”。

根據筆記的描述,所謂“魂核”,并非天然存在之物,而是需要從其他生靈的生命核心中,通過極其復雜的手段“提煉”并“剝離”出來的。它并非單純的能量結晶,而是代表著該生靈某種本源能力的“法則碎片”或“能量印記”。

修士在獲取一枚魂核之后,并不能直接使用,還需通過特定的秘法,將其小心翼翼地“煉化”,而后融入自身丹田,使其與自己的靈魂和靈氣循環系統建立起穩固的共鳴。

此后,當修士將自身原本無屬性的靈氣,引導注入這枚魂核時,純粹的靈氣便會被其“加工”和“轉化”,如同白紙被染上了色彩,瞬間蘊含了該魂核所代表的特定“特性”。最后,再通過“操控”法門將這股攜帶特性的力量釋放出去,從而產生種種匪夷所思、遠超單純靈氣沖擊的強大效果。

為了讓理論更直觀,陳驚蟄還在筆記中舉了一個例子。

“譬如,若能尋得一頭禍斗,取其晶核,煉化為‘炎’之魂核納入丹田。此后,只需將靈氣注入此魂核,便可將靈氣轉化為具有‘火焰’特性的靈氣,這類靈氣只要離體,就會化為吞噬一切的火焰。”

楚凡終于明白了,為什么之前蕭顏所給他的那些看似強大的功法玉簡,大部分的修煉前提都極其苛刻,不僅需要各種珍稀的丹藥作為輔助,更是明確要求必須輔以“特定妖獸”的晶核才能入門。

原來,那些功法修煉的本質,根本就不是吸收晶核的能量,而是在于煉化晶核中的“魂核”,獲得施展該功法所必須的“特性”。

沒有對應的“特性”,就如同沒有鑰匙,根本無法打開那扇名為“神通”的大門。

難怪他嘗試了那么久,除了《煉氣五絕》這種純粹的“操控”法門外,其他功法都毫無進展。

“原來是這樣……”楚凡喃喃自語,心中的諸多困惑在這一刻盡數解開。

而這類煉化魂核的秘法,其珍貴程度不言而喻。

筆記中也提到,它們往往是各大家族、各大宗門的立身之本,是絕不外傳的核心機密。

誰掌握了更多、更強大的特性獲取與煉化之法,誰就站在了修仙世界的頂端。

震撼過后,楚凡繼續向下看去。

他發現,陳驚蟄這位前輩,顯然是一位真正的求道者。

他的目標,并不僅僅是滿足于“知其然”,更是要探究“所以然”。

筆記中,陳驚蟄大膽地提出了一個極具野心的研究方向:

他認為,世間萬物所有生靈的“特性”,并非憑空產生,而是有一個共同的源頭。

它們都源于某些早已湮滅在歷史長河中的“遠古生物”。

當今世界所有生物展現出的復雜特性,都只是在那些最基礎、最原始的特性之上,經過億萬年的演化、組合、變異而來的。

就如同世間萬千色彩,皆可由三原色調和而成。

為了論證這個驚世駭俗的研究,他必須先找到并定義出,那些構成一切特性的“原始特性”究竟有哪些。

因此,陳驚蟄來到了云海。

因為在他看來,云海的環境相對封閉而古老,這里的生物演化進程較為緩慢,其形態和特性,也更接近于遠古的生命形態,是研究“原始特性”的天然實驗室。

楚凡不知道陳驚蟄在這片云海中究竟待了多久,只知道從這一頁開始,筆記的風格陡然一變。

工整清秀的字跡變得密密麻麻,甚至有些潦草,字里行間充滿了研究者的狂熱與癡迷。

里面不再是理論的闡述,而是海量的、關于云海生物特性的第一手研究記錄。

“……根據現有觀察,特性演化的路徑可初步歸納為四大方向:‘原生向’、‘獵殺向’、‘吞噬向’、‘依附向’……”

“‘原生向’的分支。目前已確認:‘絲態’,側重于連接、傳導、感知;‘隱態’,側重于遮蔽、隱匿、幻象……”

“……目前已觀察并記錄的原始形態共計一十六種,四大方向的分類基本可以確定,但具體形態的歸類仍存在些許模糊地帶,最終結果或許會比預想中更多……關于‘單一變異’、‘復合變化’、‘環境影響’乃至可能存在的‘概念特性’等,研究暫時擱置,數據不足……”

海量的新名詞和陌生的信息洪流般涌來,即便以楚凡的理解能力,也感到一陣頭暈目眩。

這已經超出了功法的范疇,完全是一篇嚴謹到可怕的生物學、不,是“特性學”的學術論文。

他不得不暫時跳過這些過于艱深的篇章,直接翻向筆記的最后部分。

最后幾頁,似乎是陳驚蟄整理出的一份簡易“大氣生物圖鑒”。

而圖鑒上的第一個條目,赫然便是先前與蕭顏激烈戰斗過,并被其一劍斬殺的生物。

“名稱:云鼠”

“分類:妖獸”

“特性:姆態-黃級下品”

“危險程度:極低”

“習性:白日活躍,喜好溫暖,通常為三到五只集體行動,主要以云海中漂浮的能量顆粒為食,但也會襲擊其他弱小的生物。”

“備注:其魂核內蘊含的‘姆態’特性,效果為微弱的‘吸收’與‘容納’。此特性無需特殊秘法處理即可直接吸收,但品級過低,且移出過程極為繁瑣,有損根基。除非走投無路,否則不建議任何修士吸收。”

他快速翻閱著圖鑒,手指忽然停在了某一頁。

他的目光,被一個熟悉而又讓他心悸的名字牢牢吸住。

“名稱:天囂”

“分類:怪物”

“特性:觸態-乙級上品(依附向)、銳態-乙級下品(獵殺向)”

“危險程度:高”

“習性:以‘云噬’為食。進食過程會引發大規模的能量潮汐,進食后通常會陷入長眠。其神識具有極強的侵略性與穿透性。”

看到這里,楚凡的眼皮猛地一跳。以“云噬”為食?他們此刻,不就正身處云噬的“胃”中嗎?

一股寒意順著他的脊椎悄然爬上后腦,他強壓下心中的不安,目光落在了圖鑒條目的最后一行,那一行用血紅色的朱砂標注的、觸目驚心的備注上。

“備注:該存在并無主動襲擊地面生靈以獲取靈氣的習性。但根據我的觀察與推演,其行動軌跡與進食目標,似乎可以用特殊手段進行‘人為引導’,用來對付危險的妖獸或怪物。”

轟——!

楚凡的腦海中仿佛有無數道閃電同時炸裂。

鯉城那場末日般的災難,那吞噬一切的“天囂”,那撕裂天穹的漆黑漩渦……

原來,那根本不是什么無法預測的天災。

而是一場徹頭徹尾的、被人為引導和操控的……

人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河县| 罗定市| 高碑店市| 闸北区| 天峨县| 仪陇县| 习水县| 施秉县| 鱼台县| 永吉县| 航空| 南丰县| 富川| 诸暨市| 镇坪县| 长泰县| 揭阳市| 岫岩| 年辖:市辖区| 大理市| 金平| 安仁县| 称多县| 太仆寺旗| 威远县| 乳山市| 宜章县| 浦城县| 丹棱县| 黑山县| 昌黎县| 平果县| 延寿县| 耒阳市| 香港 | 新巴尔虎左旗| 兰坪| 阜阳市| 石河子市| 吴川市| 基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