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法
- (日)稻盛和夫
- 1172字
- 2025-01-17 14:16:49
只要思考達到每個細節,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當然,不僅在工作中需要這種態度。在我們的人生中,想要做成某件事,我們首先要描畫它的理想狀態,然后把實現它的過程在頭腦里模擬演練,一直到“看見”它的結果為止。換言之,就是對這件事持續抱有強烈的愿望。
首先敢于設定很高的合格線,然后反復思考推演,在頭腦里讓理想和現實完全重合。這樣做就可以取得令人滿意的、出色的成果。
有趣的是,事先能夠清晰看到的事物,最后一定能以“完美無缺”的狀態出現。相反,事先形象模糊的事物,即使做出來,也達不到“完美無缺”。這是我在人生的各種經歷中體驗的事實。
在DDI(即現在的KDDI)開展手機事業時也是這樣。當我預言“手機時代即將到來”時,周圍的人都持否定觀點,都搖頭說那不可能。
“不管何時、何地、與何人”都可以用手機交流的時代一定會到來。從小孩到老人,所有的人在出生時就會配備一個電話號碼,那樣的時代在不久的將來必定到來。不管我的解釋多么清楚,董事們卻不相信,認為我的觀點太可笑。
然而,那時候我已經“看見了”將會出現的情景。手機這一隱藏著無限可能性的產品,它將以何種速度、在什么范圍內普及,它以什么價格、用多大的尺寸在市場上流通,這樣的情景已在我頭腦里清晰地呈現,我事先都“看見了”。
為什么呢?因為通過京瓷所從事的半導體零部件事業,當時我對半導體技術革新的速度、半導體產品的尺寸以及成本變遷已經具備充分的經驗,由此類推,我對手機這一新產品的市場預測,就能達到相當高的精確度。
不僅如此,我還清楚地預測并設定了將來手機的通信費用:使用手機的合同費是多少,基本話費是多少,通話費的價格是多少等等。當時的事業部長,將我預測的數據在筆記本上作了記錄。等到手機業務正式開始的時候,他翻看那些記錄,發現我的預測和實際發生的收費體系幾乎毫無差異。
不限于手機,凡是產品和服務價格的設定,通常都必須考慮市場的供需平衡,考慮投資額的回收,通過復雜和精密的成本測算才能推斷出來。而在這一切發生之前,我卻連服務費用也已經事先指明。“簡直是神靈附身!”那位事業部長驚得目瞪口呆。其實我不過是事前“看見”了而已。
就這樣,事先考慮到事情的每個細節,讓它們在頭腦里形成清晰的印象,那么,毫無疑問,事情就一定能成功。就是說,你事先能“看見”的東西就能做成,“看不見”的東西就做不成。因此,如果你祈愿要做成某件事,你就要把它變成強烈的愿望,一直思索到你能清晰地“看見”這件事成功時的印象為止。
你想要做某件事,產生這種愿望本身其實就是一個證據,證明你具備將這種愿望變為現實的潛在力量。人們不會去做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不會產生超越自身能力的、不切實際的愿望。
所以,如果你自己能夠描繪成功的過程和情景,那么你的成功概率就極高。閉上眼睛想象成功的景象,如果它在你頭腦里能形成清晰的、符合邏輯的印象,那么你就一定能成功,你的愿望就一定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