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培訓落地促動師
  • 段泓冰
  • 3564字
  • 2025-01-21 16:42:13

前言

這本書,是一群想要陪伴大家進行簡單真誠對話的老師,送給所有老師的禮物。他們(WFA的促動師們)因為學習促動,愛上促動,從而分享了自己將促動技術應用于培訓中的各種真實案例。而我,是這些老師中的一員,有幸來主導本書的編撰,有幸得到出版社與各位老師的支持,得以將這些真實而又接地氣的促動實戰案例分享呈現給這個世界。

我從事培訓20年,算得上是一個老兵,但比起從業50年的老教師們,又是個新兵。回顧自己走過的路,不禁感慨萬千。

之所以選擇在2012年自己開公司來普及促動技術、行動學習,只因為在2009年從原來的公司出來后,成為自由職業講師的我發現,在整個教育培訓咨詢領域里,講師的話語權是極低的。比如,關于行動學習成效的評價,其中有一個關鍵指標是需要將學習評估指向學員行動的。在那個滿意度評估表泛濫的年代,這種想法看起來是如此的幼稚。那是培訓公司里的一個普通業務員都可以嘲笑你的:“老師,您還是想想怎么把滿意度提升到90%以上吧!否則,我們只好賣別的老師的課,就沒辦法賣您的課了。”

要想堅持專業,不被這種不良的風氣裹挾,自創公司或許是條出路,至少話語權多了一點,至少可以更多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設計和實施項目。同時,我也有一點缺憾:自己以前沒有開過公司,沒有做過老板,很難體會老板的感受。當年做行動學習項目時,我還習慣于顧問的思維方式。這讓我總是很難與當時的老板在同一個層面上溝通。顧問總是有一套自己的邏輯框架的,而老板首先要讓公司活下來,才能一點一點地實現初心。

“簡單,真誠,正己,助人”這八個字,可以說是創業以來我一直想要傳播的價值觀,也可以說是我的初心。促動的本義是“讓……變得簡單”,傳播促動,實乃是希望藉由傳播這樣一種技能,讓人與人之間可以更加“簡單而真誠地對話”;而身為師者,教化他人,先須正己,己不正,無以教人。

最早在廣州成立的公司,名字為“正己化人”,源自《太上感應篇》。之所以用這個名字,也是想不斷地警醒自己:想要這輩子都對得起別人叫自己一聲“老師”,就得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正己才能化人。

Facilitator(常譯為“促動師”)在一些公益組織中,也被翻譯成“助人者”。做公益這件事一直常駐在我心里。我曾一度希望將團隊打造成一家社企即社會企業。按照經合組織(OECD)的定義,社會企業即以企業家戰略組織起來,為了公共利益進行的私人活動。它的主要目的不是利潤最大化,而是為了獲得一定的經濟和社會目標,并且有能力提出解決社會排斥和失業問題的創新方案。,無奈不懂社企如何運作,只能作罷。后來,我想也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對公益的貢獻更大。懷著這樣的想法,我們在培訓開班的過程中一直都將促動技術無償提供給公益組織成員。

不過,我始終覺得,最大的公益是所有掌握了促動技術的伙伴能隨手促個動,陪伴生命“簡單而真誠地對話,自由而溫暖地活著”,在對話中讓每個靈魂自由釋放,讓生命能彼此溫暖。

數年前我發下大愿——促動1億人了解促進簡單真誠對話的促動技術。從那時起,我的生命就不再屬于一個小我,而是和中國所有有志于推動教育培訓變革,推動人與人之間更加平等、真誠對話的人們連接在一起。這種使命感時時刻刻激勵著我,也讓我時常在一個人獨處時彷徨:這個大愿要怎么實現呢?

我從未想過要成為一個偉大的商人,也不會使用什么精妙的商業手段,即便是對學員們支付的每一分學費,也時常心懷愧疚,不知道自己是否對得起大家辛苦掙錢后交來的學費。而且,我還總是希望有個什么方法能讓公司的各種開銷被分攤掉。這樣一來,學費就能少一點。如果最后能做到免費就更好,因為這樣促動普及到1億人的速度就可以快一點。當然,這都是很不成熟的想法,且對公司的經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也讓隨我一路走來的同事們吃了不少苦。畢竟,人活著有肉身,總有各種開銷。

也許,還是這一顆真心感染了同學們。“普及1億人掌握促動技術,讓人們簡單而真誠地對話,自由而溫暖地活著”,成為越來越多的促動粉絲(以下簡稱“促粉”)們常掛在嘴邊的話。同時,它也在促動的各種沙龍、活動、課程中不斷呈現出來。這是我最開心的事情。

與此同時,我的工作重心也轉到了幕后。隨著200名左右WFA高級促動師的培養,上百名中級、初級促動師的培養,以及過去WFA近60期近千名伙伴對于促動技術培養的參與,我終于在2016年可以對邀請我去進行促動培訓的企業、機構很自豪地說:“我們的平臺上有許多認證促動師,他們都很棒,你們可以直接找他們。”

我堅信“促動1億人了解促進簡單真誠對話的促動技術”這個大愿在我有生之年一定會看到。孔子說,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今年已43歲的我,雖然對于人生這本大書還有很多很多的疑惑,對“促動1億人了解促進簡單真誠的促動技術”這個目標的實現卻無比堅定,并且相信,這就是我掉到地球最重要的使命。(可能是水瓶座的原因,腦洞比較大,總愛拿自己是外星人來開玩笑。)

我滿懷希望,期待各路英雄豪杰可以加入這個充滿使命感,期待促動1億人“簡單而真誠地對話,自由而溫暖地活著”的組織中。我不擅長的,也許你非常擅長;你缺少的平臺,也許這里卻異常豐滿。這可能是一家異常偉大的公司,因偉大的夢想而偉大,因一群想要陪伴生命簡單而真誠對話的人而偉大。

同時,我也把“促動1億人了解促進簡單真誠對話的促動技術”看作自己生命的歸宿。

我16歲時,媽媽就因病去世了。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沉浸在失去媽媽的痛苦里。而今的我年過40,是開始為自己生命的下半程做計劃的時候了。能夠平靜地離開這個世界,如陽明先生離開時,坦坦蕩蕩地講一句“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是我無比羨慕的一種死法。

陽明先生所說的“歷事煉心”,也是我一直告誡自己的活著的一種態度。我知道,作為一位老師,我的日常行為舉止不夠端莊,情緒激動的時候不管不顧,先發作再說。身邊不少被我所言的“簡單而真誠地對話”這一理念吸引而來又受傷而去的人,大感我是個“言行不合一”之人。我也深知自己修行太淺,常常心生慚愧,卻依然在人前不改初心,照樣到處宣傳這個理念——“簡單而真誠地對話,自由而溫暖地活著”。

我沒有任何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從業經驗,卻帶著普及1億人大愿的夢想,從2015年開始策劃,2016年年底終于上線了屬于粉絲的“社交+學習”的平臺——約腦(UNOW)App,其目標就是讓更多“促粉”能相互自由地連接智慧。無論線上線下,希望我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促粉”的數量實現1億的目標。

而且,我還要做一個線下的約腦空間:這里會有促動師常駐,這里就是不落幕的世界咖啡、開放空間、群策群力。每日里各種話題在此呈現,各種跨界智慧在此激蕩,并藉由促動師們的貢獻,在現場呈現出各種成果。很可惜,這個設想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實現。

令人欣慰的是,約腦App獲得了大家初步的認可。說起來,它的上線也堪稱奇跡,因為其中的很多設計違背了當前的移動互聯網思維。到了2017年8月,我們竟然有了幾千位付費用戶。將近兩年的策劃,8個月的實際運營,一群開始幾乎不懂移動互聯網思維的人,竟然做成了這件事!我們欣喜若狂,同時也深深懂得:唯有持續迭代,才能對得起“鐵粉”們“滾地雷”——自己花錢、花時間、花精力做App“小白鼠”給予的信任。

然而,期待能讓促動以低價或者免費的方式來普及給更多人的我,并不擅長商業模式的設計、運營和融資,跟這個圈子里的很多人交流“什么是促動”也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唯有用事實,唯有在線能提供更多的運營數據,才能讓夢想實現吧。

從不懂到懂,需要如實地接受生命賦予的這個經歷,高低起落,起承轉合,如此,才能懂得自己,懂得更多的人。人生就是如此,不忘初心,懷揣夢想,活在當下,歷事煉心。

2016年年底,做完北京第三期高級促動師班,疲于奔命了大半年的我回深圳休息,名為陪伴老父,實則回家大休。從那時到現在,我都一直處于休整狀態。經歷的太多磨煉,讓我對“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有了最真實的體味,也更加堅定了我的決心:老天給了我那么多磨煉,應該是看好我就是那個普及促動技術,促進人與人更加簡單真誠對話的可以擔大任的人吧。(這就是我對自己經歷磨煉時最好的自我安慰和解藥。)

后來,我回到了杭州,并在從山上搬到山下住的過程中,認識了一個溫暖又有自主意識的小伙伴。他陪著我在人生低谷的時間里神聊亂侃,讓我放下了在人前很多時候必須裝出的堅強。在和他坦誠交流的過程中,我得到了許多自由的釋放和全新的人生感悟,讓我從生活這個領域重新來看待促動在我生命里的意義和價值,重新看待如何更加發自內心真誠地與身邊所有人的對話,無論那個人是我的親人、愛人、朋友,還是同事、合作伙伴,甚至是那些曾經與我們心生嫌隙的人:聽從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坦誠地表達這個聲音,接受對方發自內心的聲音,共同創造我們可以好好相處、共度余生的方法。許多業已成型的思維與行為方式束縛了我們自由的靈魂,而平等的對話讓我們的靈魂得以放心地相互觸碰,交匯出發自內心的愛與溫暖。

讓“簡單而真誠的對話,自由而溫暖的活著”成為一種生命狀態。活得簡單,愛得真誠;靈魂自由,彼此溫暖。我最深的愛,全部給了你們——“促粉”。我也期待藉由你們發自內心的傳播和普及,讓更多身邊的人受惠于促動。

感恩!

段泓冰于杭州青芝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纳雍县| 牟定县| 随州市| 明水县| 乌苏市| 黄大仙区| 尚义县| 武功县| 澳门| 舞钢市| 门源| 容城县| 宜兰市| 白水县| 衡东县| 喀喇沁旗| 黄龙县| 汨罗市| 海伦市| 萨迦县| 武功县| 连城县| 翁牛特旗| 梨树县| 景宁| 贵港市| 新民市| 南郑县| 商都县| 华亭县| 淄博市| 米泉市| 葫芦岛市| 县级市| 印江| 南阳市| 南郑县| 酉阳| 自贡市| 玉树县| 射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