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盤教練:把組織經驗轉化為績效
- 石鑫 陳曉燕 姚志玲 褚冬彪
- 1640字
- 2025-01-20 14:42:20
2.2.3 提問賦能:激發能量,打破無助
提問賦能,是指在團隊復盤時復盤教練通過洞見性提問,啟發學員的反思,促成個人及團隊的思維范式轉變,進而帶來團隊智慧的迭代升級。復盤教練并不是內容專家,也不同于咨詢師和培訓師,并不直接給團隊答案,但一定要善于問出有力量的問題,啟發團隊成員思考,幫助團隊打破習得性無助。
著名教練模型GROW的提出者之一艾倫·范恩(Alan Fine)在其《潛力量》一書中提出:表現(performance)=能力(capacity)-干擾(interference)。復盤教練通過提問激發潛能、減少干擾、賦能團隊成員,使其發現原來自己本可以有巨大的能量,讓其面對自己頭腦中的對手,減少內心的干擾,更專注于目標的達成。
在復盤教練的實操練習中,很多學員都反饋最難的就是提問,因為好問題啟發好答案。把“提問”作為一門學問,潛心研究,提出好問題是復盤教練的基本功。復盤教練通過提問,讓團隊成員發現“原來自己是可以的”“原來事情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原來自己的腦補干擾了自己的行動力”,破除了習得性無助,就開啟了更多可能性與發展性。
案例2-2 打破習得性無助,業績12倍增長
廣州某銀行是國內某知名商業銀行的分行。該知名商業銀行總部立足廣州,業務輻射廣東全省,坐擁珠三角優質客戶資源。無論是對公業務,還是零售業務,該銀行一直都在總行各分行中領先。遺憾的是,其票據融資業務一直排名墊底。為此,同行戲稱其為“著名的不做票據融資業務的銀行”。
為了摘掉這頂帽子,2018年7月,該銀行以“提升票據融資額”為課題,以江門、惠州、佛山、中山四家二級分行為項目小組,啟動了為期半年的行動學習項目。項目復盤正是支撐起整個項目最核心的方法論。
該銀行在2018年初票據融資額僅有12.4億元(案例中涉及的金額均為人民幣),8月1日項目啟動會時融資額也僅有37.8億元。此后,在項目復盤的推進下,該銀行的票據融資額迅速提升,9月4日第一次項目復盤,票據融資額達到74億元;10月25日第二次項目復盤,票據融資額達到122.9億元;12月14日第三次項目復盤,票據融資額達到151.8億元;2019年1月總復盤,票據融資額達到168億元。
6個月時間,經過持續不斷的復盤,票據融資額從年初的12.4億元提升到168億元,提升了12.5倍之多,直接創造凈利潤4000多萬元。
最終成果遠超預期,項目發起人林副行長興奮地說:“這是一個包賺不賠的項目,讓我們從一家‘著名的不做票據融資業務的銀行’,變成了一家‘著名的做票據融資業務的銀行’。”
業績得以提升12.5倍之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8月1日項目啟動會上,復盤教練針對目標制定假設的洞見式提問,打破了項目伙伴的習得性無助,制定了具有挑戰性的目標。
問:設定這樣的目標是基于什么假設?
答:是基于過去的數據設定的目標。
問:目標具有挑戰性嗎?
答:很有挑戰性,相比過去已經是很大的突破了。
問:設定目標是應該參照市場份額,還是參照歷史?
答:是應該參照市場份額,但是我們很難突破太多。
問:過去的目標設定有沒有和團隊達成共識?
答:沒有。
問:過去的目標有沒有向下分解?
答:沒有。
問:假如這次的目標進行了向下分解,也和團隊達成了共識,會不會有更大的突破?
答:有可能……
經過一系列的洞見性提問,四個項目小組都認同了定目標“取法于上,僅得為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的道理,在項目發起人設定的120億元挑戰性目標的基礎上,又提升了50%,總目標達到了180億元。
總復盤時,項目團隊感慨地說,假如當初只是照著120億元的目標沖鋒,根本不可能實現168億元的融資額。
更多關于復盤教練的提問技術,在第3、4、5、6章中都有大量的舉例,這里就不再贅述。
復盤教練通過場域賦能,營造了現場安全信任的氛圍,打破了習慣性防衛;通過流程賦能,讓復盤對象覺察到自己的盲點,打破了熟練的無能;通過提問賦能,激發了其自有能量,打破了習得性無助。正如禪宗六祖慧能所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要相信每個人都有無限的潛能,復盤教練要做的就是通過賦能消除三大障礙,喚醒其內在潛能。因此,一位優秀的復盤教練一定是一位賦能專家。
了解復盤過程中的痛點及打破防衛,可掃描下方微信二維碼觀看復盤微課及案例。

復盤的痛點及打破防衛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