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又愛面子
自私是出于自愛。不自愛的人,心中沒有愛,拿什么去愛別人?一個人要先愛自己,讓自己的心中充滿愛,然后才能去愛別人。但我們首先要判斷這個人值不值得愛,值得,才去愛。合理的自私就是自愛。
人與動物的最大不同,就是人有面子,動物沒面子。有人認為愛面子是缺點,但我從不認為愛面子是缺點,如果一個人連面子都不愛,那他還會愛什么?面子就是羞恥之心,一個人連羞恥之心都沒有,那就無藥可救了。
愛面子,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就是重視榮譽。如果向壞的方向發(fā)展,則是愛慕虛榮。更嚴重的是,如果愛面子愛到不要臉的地步,那就是本末倒置。“面子”是“情”,“臉”則是“理”。愛面子要愛到不丟臉的程度才是合情合理。
為他人保留顏面,對自己有百利而無一害。對方會因此心存感激,會想方設法報答你。有時候,給別人留面子,比給他金銀珠寶更有用。
春秋戰(zhàn)國時,有一次,楚莊王戰(zhàn)勝鄰國后大宴群臣,席間叫妃子們代他向大臣們敬酒。一陣大風吹熄了所有的燈,有一將軍酒后失態(tài),調戲了一位妃子。黑暗中妃子機智地摘下了那人頭盔上的紅纓以為憑證,請求大王處理非禮者。但是楚莊王并沒有追究,而是讓所有的將軍都摘下帽子上的紅纓。燈再次亮起的時候,就分辨不出調戲者是誰了。
后來,在一次戰(zhàn)斗中,楚軍被許多敵兵圍困,陷于欲進不能、欲退無路的境地,楚莊王大急,就在此時,旁邊有一員大將殺出,威猛無比,奮不顧身,殺得周圍的敵兵四處潰散,最終挽救了這場戰(zhàn)斗。而這員猛將正是那位被寬容的將軍!
有些人為了自己的面子常常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話,比如家里窮的人,只能吃得起青菜豆腐,就會宣稱吃素食有益健康,所以自己常吃青菜豆腐。其實,遇到這種情況,只要無傷大雅,聽話的人完全可以聽之任之。另外,只要不是存心害人,或者給別人造成不便,用謊話來維護自己的面子,大家很容易諒解。見到有人適當地往自己的臉上貼金,你大可一笑置之,不必拆穿他,否則他丟了面子,會恨你一輩子。但是如此“大話”要在合理的范圍內,否則就是夜郎自大,會惹人嘲笑,真成了“不要臉”了。中國人常說任何事情都不可以過與不及,可見合理地愛面子才屬正當。一旦過分,害處之多,為害之大,三言兩語就很難說清了。
說謊話,有時候是為了保留對方的面子,促使其好好表現,反省改進。有時則是為了保留自己的顏面,促使自己好好檢討,加倍努力,以求表現得更好。
上司問下屬:“計劃書寫好沒有?”下屬心里可能想:“糟糕,晚上忘了寫了。”但是礙于面子,嘴上卻說:“寫好了,只是早上急著上班,忘帶了。”上司明白,這是下屬在找借口,如果揭穿他的話,他面子上過不去,以后可能會和自己唱反調,所以只是淡淡地說:“哦,那明天別忘了帶過來。”
下屬因說謊暫時保住了自己的面子,下班后自然會趕快把它寫好,放在公文包里,第二天一上班,就把它交上去。下屬不但完成了工作,而且吸取了教訓:這一次差點惹麻煩,幸虧平時信用還不錯,勉強過關,下次不可以再犯,萬一被拆穿,不但難堪,還可能受罰。
這樣,既可以保證計劃書盡早完成,又不會傷了彼此的和氣,何樂而不為?
說謊話來保全自己的面子,一般來說,無可厚非。關鍵是暫時保留顏面之后,千萬不要忘記趕快檢討、反省,以便及時改善,合理補救。千萬不能騙別人之后,不知反省、不求上進,反而害了自己。比如,有人問:“你們是同學,而且上學的時候他還不如你,怎么現在他升了經理,你卻只是個普通職員啊?”“他呀,擅長阿諛奉承,又會鉆營,當然升得快。”用這種話抵擋一番,先保住自己的面子,然后再認真查找原因,以便切實改進,迎頭趕上,才算合理。你騙別人,信不信,是他的事,理應由他自己承擔所有的后果。騙自己,不但沒有人會同情你,反而惹人笑話,當然要極力避免。
和愛面子的員工打交道,只要注意不讓其丟面子就行了。當然,如果想辦法讓對方有面子,那就更好了。適當地恭維一下別人,多說一些對方愛聽的話,讓對方覺得面子十足,他就會變得很好說話。切記,使一個人覺得沒有面子,吃虧的并不是他,而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