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陪伴:哈佛博士岳曉東家教十八式
- 岳曉東
- 1046字
- 2025-01-23 15:33:43
梳理里程碑事件的目的:在孩子身上淘寶
家長要學會在孩子身上淘寶。原來看的都是孩子的種種缺點,覺得他身上一無是處,現在換個角度看問題,盡力發現他在抗挫過程中表現出的正能量,由此他就不再是負擔,而是寶藏了。
由此,我由衷欽佩那些學習不好卻堅持上學的孩子。他們在學校感覺就是在嚴冬——同學不待見,老師不理會,每天感到在受虐,可還是堅持到學校去受虐,還每天樂呵著,這不就是陽光心態、正能量嗎?從這個層面來講,家長梳理孩子的里程碑事件,就是在培訓孩子的抗挫能力,也是在培訓孩子樂觀豁達的精神。
讀《優勢品格》,看我的故事是次要的,尋找你家孩子的類似故事才是首要的。這當中有一個反光鏡效應,就是在看我的故事時,家長可以反思自家孩子的成長經歷,并做同樣的梳理。比如書中的“輸贏玻璃球”“那天我戰勝了自己”“那一架我打得很慘”“自學英語”“發動群眾”“榮辱之間”“找啊,找啊,找朋友”等故事(見表5-3),都很容易引發家長的共鳴。
表5-3 《優勢品格》部分章節的事件梳理

這些事件都是成長過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也都是我個人的情商培養、抗挫訓練的經歷。感謝我的父母,在我當年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了我最及時的幫助。沒有他們的引導,就沒有我后來的成就和突破。這些都是父母當年給我提供的關鍵的優質陪伴。
梳理里程碑事件的重要性,還在于敦使家長不斷發現孩子的優勢人格,引導孩子在負性事件中尋找正能量的表現,在失敗經驗中尋找優勢人格的體現。
如此,假如孩子本來覺得自己很悲慘,經過家長的重新解讀,孩子會突然發現,自己的人生其實也很光輝;孩子本來不開心,經過家長的梳理,孩子變得開心了。
比如,孩子考試沒考好,郁郁寡歡、悶悶不樂,家長幫助孩子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結果第二次考試考好了,改變了學習被動的局面,這可謂雙倍的收獲。一是在學習層面上,證明自己可以通過努力改變局面,化險為夷,強化自我效能感;二是在人格層面上,證明自己可以積極面對困境,不言放棄,樂觀向前。這就梳理出一段照耀孩子一生的里程碑事件。
家長在孩子身上找力量,以孩子以往的成功經驗加以激勵,比起講別人家孩子的成功故事來激勵孩子,孩子更愿意聽。因為孩子當初輝煌過,現在力求再創輝煌,孩子也更愿意配合。
《朱子家訓》曾言:“乖僻自是,悔誤必多。”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性格古怪、自以為是,他必將會因為常做錯事而懊悔不已。英國作家蕭伯納也曾言:“經驗使我們恍然大悟地認識到,我們為什么常常不從經驗中吸取教訓。”由此,家長要幫助孩子走出自我挫敗的惡性循環,變得富于自我批評,人生也就不會有那么多的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