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點左右熏開始哭鬧,就算替她換尿片、喂奶,用盡各種方法哄她,她依然哭個不停。安靜的公寓里只有熏的哭聲在回響。我束手無策地看著熏,漸漸不安起來。熏像要擠出這小小身體所有力量般大哭。她哇地擠出聲音后,便痙攣似的吸氣,真擔心她會窒息。為什么會哭個不停呢?為什么?我抱起熏,在和室里來來回回兜圈子。哭得這么大聲,重春、美紀和康枝想必都被吵得睡不好吧。正當我起意帶她出去走走之際,張嘴哭號的熏把睡前喝的牛奶喀喀地全吐出來了。我慌張失措,連忙拿濕紙巾擦拭熏的嘴巴和被弄臟的榻榻米。
我這才發覺她病了。醫院……不,不能去醫院。因為我既沒有健康保險卡,也沒有母子手冊。那么該怎么辦?熏哭個不停。我已六神無主。
紙門倏地開啟,穿睡衣的康枝走進來。“吐了嗎?”她低聲問,從我懷中抱起熏。她替熏脫去衣服,用濕紙巾擦拭熏的脖子周圍,迅速換上我遞給她的內衣,去廚房將一種金色液體裝入奶瓶后返回。康枝說那是蘋果汁。熏專心喝著蘋果汁。
“我幫得上忙的當然會盡力幫忙,但我能做的畢竟有限。”康枝剛睡醒的臉還有些浮腫,如此說道。我點頭“嗯”了一聲。“你跟他聯絡了嗎?至少告訴他,你們在哪里了吧?”
我再次應聲點頭。康枝就此沉默,抱著熏安撫。我注視著康枝。
熏哭累睡著時已過了清晨五點。我摸摸她的額頭,沒發燒。康枝兩眼浮腫地說了聲“晚安”,走出和室。公寓再次恢復靜謐。我睡不著,隨意眺望架上陳列的書的封面。書沒有幾本,我一下就看遍了封面。我拿起瞄到的《育兒事典》這本厚重書籍。也許是美紀出生時康枝從父母那里拿到的,那書看起來老舊褪色了。我隨手一翻,夾在里面的紙片飄落,好像是廣告傳單。
“歡迎來到Angel Home!”宣傳單上面用大字如此寫著。底下寫的是“唯有放手,我們方可解脫”,還附有像小朋友畫的天使插圖,下方有焦點模糊的剪報照片和見證者的心聲,訴說著與Angel Home的相遇,Home如何令他們在平凡瑣事中也能找到喜悅。本來被醫師宣告只剩三個月壽命的母親,去Home生活后已平安度過三年;原本深受過敏折磨的兒子,用Angel Water泡澡洗出一身光滑水嫩的肌膚。是新興宗教嗎?看起來像是可疑的推銷手段。我對康枝有這種東西深感不可思議,但我還是把它夾回原來那一頁,繼續翻閱《育兒事典》。
我把各種病名瀏覽一遍。小兒麻痹癥、麻疹、水痘、幼兒急疹……嘔吐、腹瀉一再發生時……高燒超過四十攝氏度持續三天以上時……我把目光從書上移開,看著熟睡的熏。我忽然發現,這個現在睡得安靜的孩子也可能猝然停止呼吸、發高燒、不斷嘔吐。這本是理所當然的事,我卻從不知道。我還以為她會永遠朝我微笑,就這么乖乖長大。我真傻。熏已非幻想中的嬰兒,她會拉肚子也會嘔吐,是個活生生的人。
我想抹去在體內急速蔓延的不安,遂合起書本,早知道就不看這種書了。我把不安歸罪于書本。總之,先睡覺吧。睡一覺,然后明天再想。我關燈,鉆進被窩,然而越想睡就越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