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陛下何故造反?
- 六龍同朝,家父千古暴君?
- 幸我所得
- 2245字
- 2025-01-14 17:09:52
荀宅內。
七旬有余的荀濟抱著自己的老妻泣不成聲:
“吾與那南梁蕭衍,在早年間是布衣之交。
后來得知蕭衍有改朝換代的志向,吾不愿與其同流合污。
吾曾暗自向旁人說過,如果蕭衍行篡逆之舉,自己終有一天會親自研墨、起草檄文,聲討蕭衍。
后來那蕭衍榮登九五,天下倒也太平,吾便想真心為他效力。
吾通過周轉關系,讓人向蕭衍舉薦自己。
結果那蕭衍懷秉舊見,認為自己是個擾亂風俗,喜歡造反的人。
吾雖嗚呼哀哉,卻也諒其所舉,情有可原。
然而后來那蕭衍寵信佛法,大肆修建寺廟,吾遂多次上疏希望他能停止這種勞民傷財的舉動,言辭很是強烈。
最終蕭衍大怒,竟派人來殺吾,若非吾消息靈通,趕快北上投奔魏國,只怕是難逃一劫。
魏國天子對吾甚是禮遇厚待,不僅任命我為散騎常侍,還兼任太子侍講。
如今天子雖有鴻鵠之志,然受制高賊,寸步難行,朝綱已然失序。
吾身為魏臣,身雖年邁,乃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匡扶社稷,在此一謀。”
“荀郎,你都這把年紀了,不該行如此犯險之事呀。”
“夫人不必再勸,那蘭陵蕭衍亦能成事,吾又何嘗不可匡扶社稷?”
胡子盡白的荀濟甩袖出屋,看向天邊夕陽,只覺夕陽正當紅,自己正當年。
在荀濟多日的周轉下,荀濟成功找上了華山王元大器,淮南王元宣洪、祀部郎元瑾等人密謀,準備一起幫元善見謀誅高澄。
祀部郎元瑾提議:不如仿照孝莊帝元子攸誅殺爾朱榮的例子,設計高澄入宮,待其不備,就地誅殺。
元善見則認為:前車之鑒歷歷在目,高澄性雖輕佻,卻也聰慧,不會自大到像爾朱榮那般孤身犯險,妄自入宮的。
眾人一番謀劃后,元善見拍板定下主意:從宮城內挖掘地道到高澄所居的大將軍府,然后派出奇兵通過地道潛入丞相府內,從而鏟除奸賊高澄。
荀濟苦苦勸諫:宮城位于鄴南新城,而高澄所在的丞相府在鄴北舊城,兩地相距數十里,此計難以成功實現。
元善見固執己見。
八月下旬,元善見聲稱要在宮里的后花園修建一座土山作為景觀,派遣民工偷偷挖地道。
數日后,駐守城北千秋門的衛兵聽見了地底下傳來的巨大聲響,遂上報給大將軍府。
高澄聞報大怒,率領三百親衛闖入皇宮。
昭陽殿內。
高澄身居殿下,親兵拱衛身后,陣容肅穆,殺氣騰騰。
元善見身居高臺上的鎏金寶座,旁落的宦官瑟瑟發抖,不敢妄動。
“丞相何故率兵強闖禁中?莫非是宮中出了歹人?”
高澄指著鎏金寶座,憤怒質問道:
“我們父子兩代忠心耿耿,立功無數,是有什么地方對不起陛下呢?
如今陛下偷偷派人挖掘地道,是想通過地道逃離皇宮,還是想通過地道行不軌之事?
陛下九五之尊,安心在宮里享樂即可,何故還要造反呢?”
元善見面色駭然,昨天荀侍講不是還匯報說一切順利,怎么今天就東窗事發了?
元善見雙腿發抖站不起身來,故作鎮定危坐:“自古以來,只有臣子謀反皇帝的,哪里有皇帝謀反臣子的!?”
高澄毫不理會,顧自說道:“挖地道這件事一定是你身邊的侍衛和嬪妃慫恿你這么干的!
身為丞相的我,要清君側!”
高澄說罷,便示意左右侍從前去后宮抓捕胡夫人和李嬪。
【元善見的后宮并不充沛,唯有唯有高皇后、胡氏和李氏】
元善見指著高澄的手指忍不住顫抖:“你未經批準,私自率兵闖入禁中,行謀反之舉的明明是你,又何故強詞奪理來指責朕?
朕連自己的生死都置之度外了,又怎么會在乎幾個女人的性命!”
旋即,元善見落淚無聲。
高澄揮手召回前往后宮進行抓捕工作的侍從。
高澄驀然想起,自己十五歲入朝輔政的時候,元善見才十二歲。
當時的高居寶座的元善見在上朝時總會情不自禁看向自己所立之處,高澄對此很是奇怪。
后來兩人逐漸熟悉后,高澄才知道那是元善見出于年齡相仿的青睞感。
眼見元善見那張英武有致的臉蛋在顧自掉眼淚,高澄心中糾癢。
“臣澄私闖禁中,罪該萬死,還請陛下責罰!”
高澄連忙對著元善見磕了幾個頭,向皇帝謝罪。
元善見沉默不語。
高澄大哭,繼續向元善見謝罪。
殿下的帶刀親衛卻是絲毫不退,殺氣未減半分。
元善見只得順坡下驢:“愛卿乃國之肱骨,朝堂大事還需愛卿為朕分憂,今此舉動也是在擔憂朕,朕恕汝無罪。”
高澄遂讓宦官下去拿御酒上來。
隨后,兩人席坐在大殿下,痛快地喝酒。
直到深夜,高澄方才率兵離宮。
次日,高澄讓崔季舒查明是何人在背后支持元善見挖地道的計劃。
崔季舒通過盤查挖地道的民工,發現大多民工都是抽調自華山王元大器和淮南王元宣洪府上的仆從。
崔季舒遂將兩王收監入獄。
在崔季舒對獄卒的特別交代下,兩位自小錦衣玉食的大魏親王,面對獄卒嚴刑拷打的表現卻是截然不同的。
其中元宣洪只挺了半刻鐘便悉數招認。
而元大器硬挺了一個時辰后仍不松口。
哪怕后來被打得昏厥過去,哪怕醒來后得知元宣洪已然招供,元大器仍然不改其口、拒不認罪。
而崔季舒根據元宣洪的口供將荀濟和元瑾等主謀和溫子昇等一系列牽連人物,悉數收監入獄。
崔季舒指示廷尉府要漂漂亮亮地完結此案,只許悉數認罪畫押。
廷尉陸操念及荀濟年老,不肯對其施刑。
于是除卻荀濟,元瑾和元大器不認罪,其余人等悉數認罪。
崔季舒讓陸操繼續施刑,陸操不愿繼續屈打成招,崔季舒知道陸操有自己底線,只得作罷。
【崔季舒曾經跟高澄進言,薛寘之妻元氏甚美,高澄遂將元氏騙至府內欲要奸淫,元氏堅決拒絕。
高澄讓崔季舒將她移送廷尉府治罪,陸操以無罪釋之】
崔季舒親自趕往東柏堂,如實上報予高澄。
高澄聽聞后,斥責崔季舒辦事不力。
崔季舒只得宛如鵪鶉,老實接受高澄的訓斥。
高澄遂讓親衛劉桃枝率人將荀濟,元瑾和元大器押入東柏堂。
【劉桃枝:本是高歡的蒼頭奴(青巾裹頭的奴仆),負責給高歡牽馬和拿兵器的奴隸,在戰場上由衷喜歡給人補刀,深受高歡喜愛。
高歡死后,劉桃枝作為奴仆為高澄繼承】
出府路上,劉桃枝給正在釣魚的諸公子們擠出了一個不算難看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