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多元文化的交融

蒙古統治者通過薩滿巫師(b?’e)、占卜者(t?lge?in)、宗教人士等多種渠道與天溝通。(92)隨著蒙古迅速擴張,其治下包含了更多種類的文化。蒙古人接受或參與了其他文化傳統的一些祭天儀式,同時蒙古的祭天儀式也受到多元文化影響。

蒙古人將各宗教的祈福祝禱儀式也視為告天、祭天。蒙元時期圣旨、令旨、官府公文中,要求各類宗教人士為皇帝告天祈福祝壽。(93)成吉思汗圣旨中稱臨濟宗高僧中觀沼(1148—1220)、海云印簡(1202—1257)為“告天的人”(94)。元武宗任命藏僧雍敦朵兒只班(g. Yung ston rDo rje dpal, 1287—1365)為“諸祀天咒士之長老”(95)。從史料來看,蒙古人不直接參與這些儀式。

蒙古人直接參與的一種祭天儀式是中原漢文化傳統的郊祀。元代第一次郊祀,是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遣官于大都南郊祭天。(96)但元代皇帝親郊很少,僅有文宗一次、順帝兩次而已,(97)大部分時候都是遣大臣代祀。代祀南郊的大臣一般是當朝宰相,大多是蒙古人。成宗朝右丞相蒙古人哈剌哈孫甚至直接參與了郊祀儀式細節的制定。(98)元朝郊祀中,“其犧牲品物香酒,皆參用國禮”(99),顯然是蒙古人參與的結果。

蒙古傳統的祭天儀式中也出現了漢文化因素。元中后期六月二十四日灑馬奶子祭祀,“命蒙古巫覡及蒙古、漢人秀才達官四員領其事”(100),其中出現了“漢人”,與《元史·祭祀志》所謂“皇族之外,無得而與”(101)的原則相抵牾。關于這句話的含義,蒙古巫覡沒有疑問,另外四人,拉契涅夫斯基認為是蒙古人一員、漢人一員、秀才一員、達官一員,而且認為漢人指女真人、契丹人,達官指朝中的質子(禿魯花)。(102)但元代達官似乎并不指質子,將漢人限定于女真人、契丹人的范圍也過于狹小。“秀才”指儒士,可以說是漢文化的代表。蒙古人、漢人共同參與祭祀儀式,早在世祖初期就已出現。《元史》載,中統四年(1263)十一月祭祀燕京太廟,以親王合丹、塔察兒、王磐、張文謙攝事。(103)這四人,包括兩位蒙古人、兩位漢人,其中即有儒士王磐,與“蒙古、漢人秀才達官四員”若合符契。當然,這是蒙古人參與中原傳統的太廟祭祀,而六月二十四日灑馬奶子儀式則是漢人參與蒙古傳統祭祀。這是蒙古、漢文化融合的表現。

六月二十四日儀式中不僅拜天,而且祭祀太祖成吉思汗。今井秀周認為,只祭成吉思汗而不祭其他祖先,說明蒙古人將成吉思汗視為一位“幾乎與天神并列的大神”(104)。這種說法有一定合理性。在成吉思汗時代以前,未見蒙古有尊祖配天習俗。退一步講,即使有此習俗,也不可能尊出某一位特定的祖先,因為沒有任何一位祖先如此卓越超群。成吉思汗去世后,日益受到尊崇。雖然今日成吉思汗的地位已經無以復加,然而這一情況并不是自成吉思汗剛去世時就如此,而是逐漸累加增益形成的。尊祖配天,很可能是受中原禮儀的影響。蒙古人第一次了解尊祖配天,是憲宗二年(1252)日月山祭天,當時蒙哥汗與皇弟忽必烈在進行蒙古式祭天之余,觀看了中原郊祀禮樂,其中就有以太祖、睿宗配天的做法。不過,這次中原禮樂的表演,對蒙哥汗沒有造成什么影響。忽必烈即位后,郊祀久未實行,遑論尊祖配天。成宗朝,郊祀開始實行,大德九年(1305)郊祀制度定立,經過一番討論,尊祖配天沒有實行。直到武宗至大二年(1309),始以太祖配南郊,從此成為定制。翌年,計劃設立北郊祭地,以世祖配,然因武宗病逝未果。(105)在武宗朝以后,太祖配天成為常態。如果郊祀中的太祖配天制度影響了六月灑馬湩祭祀,那應是元武宗朝以后的事。

金朝拜天禮俗對蒙古人造成了影響。蒙古興起于金代,受到金朝文化影響。在祭天儀式方面,今井秀周發現,北方游牧民族祭天的朝向大多是西向,惟有蒙古南向拜天,很可能是受了金朝南向拜天的影響。(106)蒙古前四汗時期到至元前期,在華北的蒙古人施行重五重九拜天,體現出金朝禮俗的影響。至元九年,各路官府停辦重五重九拜天,但金朝拜天禮俗還從另一方面影響了蒙古人,即射柳擊毬(馬球)活動。在歷史上,金代始固定于重五重九拜天禮畢當天“行射柳擊毬之戲”(107)。蒙古攻占金中都燕京之后,很快便熏染其風。1221年重五日,木華黎國王曾邀請南宋使臣一起打毬宴飲。(108)華北世侯張柔之子張弘范(1238—1280)作《射柳》《打毬》二詩,(109)反映出13世紀中葉蒙古統治下華北達官貴人有此風尚。直到元末,在大都、上都、揚州等地,上層統治者射柳擊毬仍蔚然成風。《析津志》載:“擊球者,(今)〔金〕之故典。而我朝演武亦自不廢。常于五月五日、九月九日,太子、諸王于西華門內寬廣地位,上召集各衙萬戶、千戶,但怯薛能擊球者,咸用上等駿馬,系以雉尾、纓絡,縈綴鏡鈴、狼尾、安答海,裝飾如畫。……如鎮南王之在揚州也,于是日王宮前列方蓋,太子、妃子左右分坐,與諸王同列。執藝者上馬如前儀,勝者受上賞;罰不勝者,若紗羅畫扇之屬。此王者之擊球也。其國制如此。”(110)馬祖常《上京書懷》與《次韻端午行》二詩,皆詠及元上都重午射柳之戲。(111)《元宮詞一百首》之一云:“王孫王子值三春,火赤相隨出內闉。射柳擊毬東苑里,流星駿馬蹴紅塵。”(112)火赤,當指火兒赤(qor?i),蒙古語義為持弓矢者、箭筒士,是怯薛宿衛的一種。這些記載都說明元代蒙古上層極為熱衷重五重九射柳擊毬。這是金朝禮俗留下的間接印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树市| 尼木县| 台中市| 武平县| 长岭县| 大城县| 腾冲县| 岳西县| 特克斯县| 田林县| 靖边县| 封开县| 蚌埠市| 康乐县| 盘锦市| 通海县| 巩留县| 嘉定区| 夏邑县| 贵港市| 和硕县| 富锦市| 通化市| 霍州市| 太仓市| 衡南县| 桦甸市| 涞源县| 诏安县| 高淳县| 沙雅县| 民勤县| 巴楚县| 常德市| 清丰县| 乌拉特后旗| 涞水县| 融水| 罗甸县| 监利县| 永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