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元代蒙古人的祭天

蒙古祭天之禮是元朝最重要的禮儀,散見于蒙古語、漢語、波斯語、拉丁語等各種文獻,因為缺乏系統性敘述,很多史實模糊不清,有待考證。主格黎是早期蒙古人的一種祭祀,學界對其有不少研究,(1)但罕有學者討論這種儀式在元代的情況。元代灑馬湩祭天儀式,最受學界關注。拉契涅夫斯基(Paul Ratchnevsky)1970年將《元史·祭祀志六·國俗舊禮》“六月二十四日灑馬奶子”條譯為德語,并引用《魯布魯克東行紀》《馬可·波羅行紀》以及蒙古口傳文獻進行了注解。(2)司律思(Henry Serruys)1974年出版英文著作《忽迷思儀式與賽馬》(Kumiss Ceremonies and Horse Races)。(3)忽迷思(kumiss)是馬湩、馬奶酒的突厥語名,此名在中世紀傳入西方,因而為西方學者所熟知。司律思著作的主體內容,是刊布20世紀上半葉田清波(Antoine Mostaert)在鄂爾多斯所獲的蒙古文灑馬湩儀式文獻抄本的轉寫,并將其譯為英文。司律思書前有22頁的導言,廣征博引,追溯灑馬湩儀式的淵源,也論及了蒙元時期的情況。然而,拉契涅夫斯基、司律思的成果幾乎未被后來的學者引用。一些晚出著述考察蒙古灑馬湩祭天及相關問題,(4)總體上未超越拉契涅夫斯基、司律思的成就。也有學者已發現蒙古祭天不止灑馬湩一種形式。有突出貢獻的是今井秀周、羅依果(Igor de Rachewiltz)的文章。今井秀周《蒙古的祭天儀式——從蒙古帝國到元朝》一文提出祭天儀式從大蒙古國前期到元朝發生了變化。(5)羅依果《成吉思汗及其直接繼承者時期(約1160—1260年)的天、地與蒙古人初探》一文詳細討論了蒙古人對天的觀念與各種崇拜形式。(6)不過,今井秀周的史料搜集未臻全面,而羅依果對祭天儀式只做了初步考察,基本上沒有涉及忽必烈即位以后的情況,他們也未利用拉契涅夫斯基、司律思的成果。總體而言,先行研究對史料的搜集和解讀仍有未盡之處,而且或多或少都有將不同的儀式混為一談的傾向。本章重新辨析相關史料,對蒙古人的祭天儀式進行分類,揭示儀式的多樣性,梳理各儀式的傳承和演變過程,討論儀式中多元文化的交融互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辰溪县| 泰宁县| 长子县| 新宾| 安陆市| 广南县| 抚宁县| 香港 | 龙泉市| 台东市| 邢台县| 塔河县| 南澳县| 天台县| 梁山县| 彰化市| 靖远县| 怀柔区| 雷山县| 任丘市| 泾源县| 吉水县| 大名县| 临城县| 全州县| 元江| 苏尼特右旗| 靖远县| 云霄县| 福泉市| 黎平县| 江孜县| 萍乡市| 驻马店市| 丹棱县| 旅游| 南雄市| 宣化县| 汕尾市| 商丘市| 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