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人的衣食住行(全2冊)
- 王磊
- 1530字
- 2024-12-20 17:57:51
04 古人的住宅面積有多大?
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2020年我國家庭戶人均住房建筑面積為四十多平方米。那古人的住宅面積有多大呢?咱們就以唐朝為例,看看古人是否需要“蝸居”。
唐朝實行“均田制”,就是國家免費給民眾分配土地,宅基地也是如此。按照唐朝法律規定,良民三口之家分給一畝地來建房,六口之家可占兩畝,良民最多分給兩畝地來建房,賤民則另當別論。唐朝的一畝約合今天的五百二十二平方米。也就是說,即使是最一般的唐朝民眾,法定住宅面積人均也就一百多平方米。但要注意,這只是紙面上的規定,實際情況可能會小于這個數字。另外,這個住宅面積是加上了院子面積的,房屋的建筑面積沒有那么大。而且這一畝宅基地也主要針對農村居民,城里人多地少,空間緊張,因此唐朝法律規定分配土地給民眾建房的條例,適用對象的范圍并不包括大城市的居民。
那城里人的住宅有多大呢?根據敦煌文書中的《馬法律賣宅院契》的記載,當時的二線城市敦煌有個叫馬法律的平民,他家有五間房,分別是堂(客廳)、東間房、小東房、西間房和廚房,建筑物的套內總面積在八十二平方米左右。如果加上院子,總共在一百七十一平方米左右。
通過對馬法律家的住宅和其他一些唐朝住宅面積的研究,我們基本可以知道唐朝人住宅結構的特點。首先,客廳一定要大,大部分在二十平方米以上,因為來了客人一定要引到最好的房子里去。其次,廚房也較大,大部分在十五平方米至二十三平方米,畢竟那時候要生火做飯,灶臺之類的占地面積都很大。再次,唐朝的住宅都不見對廁所的記載,也許他們上廁所都在外面,或者用馬桶。

△ 唐朝房屋三彩建筑模型
達官貴人的房子相較而言就要大得多了。比如白居易在東都洛陽時是太子賓客,其住宅有房屋,有水池,還有一片竹林,水上還建有小橋,占地面積十七畝,約合今天的八千八百七十四平方米,相當于一個小公園了。幫助平定安史之亂的大將郭子儀,后來被封為汾陽王。史書記載他在長安的住宅占親仁坊的四分之一。坊是唐朝時的居民區,其規模類似于今天一個街道辦事處的下轄范圍。親仁坊算是唐朝長安城諸坊里中等規模的一個坊,長度一千多米,寬度五百米左右。四分之一親仁坊的面積,差不多相當于胤祉兩個熙春園(清華園前身)的占地面積。有的朋友可能會震驚,這么大的宅院,可怎么住???不必擔心,郭子儀全家上下有三千多口人呢!郭家人見面時,如果互相不熟,可能都不知道對方住在哪兒。腦補一下郭家人平時交往的場景:家人之間都是通過微信搖一搖認識的,見了面一聊天才發現,都是一個太爺爺生的?!霸瓉砟闶菛|院的?。吭琰c回你的院子,天就要黑了,路上小心!”
到了宋朝,商品經濟繁榮,城市迎來了大發展。由于大量人口的涌入,宋朝城市開始出現嚴重的住房緊張問題,地皮價格也高得離譜。如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能買得起地皮蓋房的,千萬之家不過一二。大部分市民是買不起地皮蓋房的,只能租房蝸居?!兑膱灾尽防镉涊d了一個沈承務,他家住在衢州城里,房子沒有客廳,就是一間臨街的小屋,室內僅能“容膝”。除去夸張成分,沈承務的家應該不超過五平方米。陸游在《居室記》中詳細記載了自己在紹興鑒湖居住的房子,前堂后室,呈丁字形。室的大小為“南北二十有八尺,東西十有七尺”,經過換算,室的面積約合今天的四十三平方米多一點。堂的面積無法考證,姑且按室的面積來算,陸游的住宅面積不超過一百平方米。
明清時期,住房緊張的狀況得到了緩解。很多官紳巨富在老家蓋的宅院,規??氨韧醺笤骸1热缜宕t頂商人胡雪巖,其在杭州的住宅占地面積達七千二百三十平方米,是典型的江南園林式豪宅。至于普通老百姓的住房面積,可以參看今天北京二環胡同里的民宅。一間房的面積普遍在十幾平方米,普通人家也就是一兩間房。如果誰家面積能超過五十平方米,那絕對稱得上“大戶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