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功能衰退
卵巢工作約40年后便會默默“退居二線”
在一定時期內輔助生育的器官
考慮到女性激素影響著女性的一生,所以最“女性化”的器官也許應該是卵巢,而并非子宮。卵巢是有“工作”年限的,約為從青春期月經初潮到絕經之間的40年。
卵巢位于兩側輸卵管下方,通過一條細細的韌帶與子宮相連。正如“卵巢”其名所述,在卵巢剛剛形成時,其中擠滿了約200萬個卵子的前身(即原始卵泡)。
自青春期月經初潮開始,卵泡逐漸發育成熟,之后每個月通常都會有1個卵子從卵巢內壁彈出卵巢,這就是排卵。
卵巢排出的卵子會進入輸卵管,通過輸卵管去往子宮。卵子在輸卵管中遇到從陰道進入的精子,就可能會受精,形成受精卵。如果受精卵順利著床,母體就會懷孕。
若最終未能成功懷孕,一個月后,變厚的子宮內膜就會隨著月經周期剝離脫落,變成經血排出。
雖然卵巢在初潮前幾乎不怎么發揮作用,但卵子數量隨著個體的生長發育會不斷減少。在青春期時卵子數量就會減少到約20萬個,約為原來的十分之一,之后隨著每個月的月經來潮逐漸減少。到35歲時卵子數量會減至約25,000個,此后依舊會繼續減少;到絕經時,卵子數量會減少到僅有1,000個左右。因為卵子自一開始就是以“庫存”的形式存在,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卵子不僅數量會減少,質量也會下降。
實際上排卵的過程也會對卵巢造成不小的傷害。
想象一下朝著一扇紙窗投擲網球,窗紙被撕破的樣子。排卵時,卵巢也會受到類似的沖擊,并且每個月都會經歷一次這樣的傷害。
雖然卵巢功能的個體差異較大,不能一概而論,但通常情況下,卵巢會比其他器官老化得更快,而其功能也在不知不覺中持續衰退。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女性到了35歲左右便逐漸開始難以受孕,35歲之后成功受孕的概率會大大降低,而到了40歲以后,受孕就會變得非常困難。
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女性激素的分泌水平也會隨著卵巢功能的衰退而下降。特別是隨著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女性的身體開始出現衰老的痕跡。隨后,月經出現不正常波動,最終迎來絕經,卵巢功能衰竭。在此之后卵巢就會默默“退居二線”,體積也會漸漸縮小。
卵巢發生的以上變化都是自然現象,年齡增長帶來的卵巢功能衰退也并不是健康問題。不過,提前了解卵巢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變化很有必要。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醫院的婦科還有以備孕為目的的卵巢功能檢查,檢查方法是測定血液中抗米勒管激素(AMH)的水平。
AMH是卵泡在發育過程中分泌的激素,其數值越高,說明卵巢內的卵子越多,因此這項檢查也被稱為“卵巢年齡檢查”。AMH的數值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不過這是一項針對卵子數量的檢查,并不能反映卵子質量,因此日本婦產科學會并不推薦將該項檢測指標作為受孕可能性的參考,但目前除此之外也沒有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