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濕地型組織:超越的邏輯與路徑
- 史天一
- 1106字
- 2024-12-25 17:03:07
1.丹頂鶴為什么不去北京動物園
第二天上午,小龍坐上了爺爺的電動三輪車,前往扎龍濕地。剛出小鎮,就見道路兩側豐茂碧綠的草地如地毯一樣向遠方鋪開,上面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蜜蜂和蝴蝶伴隨著蟲鳴聲在花間翩翩起舞。再往前行,遠處的葦叢映入眼簾,越來越近,先是如一排大幕,在瓦藍的天空下,擋住了看向遠方的視線。繼而,爺孫倆已經進入葦叢深處,在狹窄的道路兩側,可聽見隨風搖曳的茂密葦叢深處傳來陣陣丹頂鶴嘹亮的長鳴和野鴨嘎嘎的叫聲。
一條窄路穿過蘆葦蕩,一湖波光粼粼的碧水被蘆葦蕩包圍著,寬寬窄窄地向遠方鋪開。陽光鋪灑在扎龍湖面上,被時而飛躍的魚兒濺起的水花砸出一圈圈波瀾,似乎想要和著鳥兒們的叫聲翩然起舞。
在扎龍湖岸邊,小龍和爺爺剛從電動車上下來,就看見一只小動物從腳下飄然而過,躍上水面一根倒伏的蘆葦,快速消失在蘆葦叢中。那小家伙有著流線型修長的身材,渾身上下一溜鵝黃,是小龍從來沒見過的動物。小龍興奮地問:“爺爺,那是什么?真好看。”爺爺說:“那是黃鼠狼,可賊呢,專偷小天鵝、小丹頂鶴,它還會用尖尖的門牙磕開鳥蛋,吸食里面的蛋清和蛋黃。”
小龍說:“黃鼠狼太壞了,我要打死它。”
爺爺笑著說:“那不是壞,孩子,那是它的生存方式。在這扎龍濕地啊,有無數條生物鏈,小蝦小魚吃腐爛的動物和水草,大魚吃小魚,天鵝、野鴨、丹頂鶴等這些天上飛的鳥兒吃小魚、吃草籽、吃嫩草,像黃鼠狼、草原狼、紫貂、豹貓、狐貍、狗獾這些食肉動物就會以鳥兒、兔子為食。這是食物鏈,在我們看來,狐貍、黃鼠狼是天鵝、丹頂鶴的天敵,在動物世界,這就是自然,算不上什么對錯好壞。”
小龍說:“爺爺,北京動物園的鳥兒可幸福了,沒有天敵,大家都知道保護動物,鳥兒想吃什么我們就喂給它們什么,那些鳥兒多幸福啊。為什么這些天鵝、丹頂鶴不去北京動物園啊?”
爺爺說:“動物園是人強制要求動物住下來,讓動物按照動物園工作人員想要的樣子來給別人表演和展示,是工具,動物們是沒有自由的。而這里的動物們,是自己看到了這濕地的好,受濕地好處的吸引,主動選擇到這里安家落戶的。動物園再好,也是人們所想象的好,不是動物們認為的好,對動物沒有吸引力。”
“北京對天鵝、丹頂鶴會有善意的保護,但是,天鵝、丹頂鶴這些動物,它們要的不是人類的保護。它們要的是足夠的食物,是繁殖的環境,是不受打擾的生活,它們渴望自己主導命運,希望自由自在地生存。而如今呢,成年人按照人的想法,努力為這些鳥兒創造生存環境,但是,人們無法理解鳥兒要什么。北京那樣的大城市,給不了鳥兒們想要的生活。他們能給予的是強迫、是束縛,那是人們自己想要的,可不是鳥兒們想要的。那些鳥兒如果有機會飛走,遇到扎龍濕地這樣的地方,是不會再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