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UCA環境下領導有效性探究
- 譚樂 蒿坡
- 1941字
- 2024-12-25 16:59:36
1.1.2 研究的理論背景
關于領導的研究,除了傳統的特質學派、行為學派和權變學派外,還包括領導相對學派(Relational School of Leadership)、領導懷疑學派(Skeptics School of Leadership)、領導信息處理學派(Information-Processing School of Leadership)、新型(新魅力型/變革型/愿景型)領導學派[the New Leadership(Neocharismatic/Transformational/Visionary)School](Antonakis,Cianciolo,and Sternberg,2004),以及近年來關注較多的服務型領導(Wu et al.,2021)、道德型領導(Ng et al.,2021)、共享型領導(Hoch and Kozlowski,2014)等。
領導研究的切入點以及關注核心是領導有效性問題。從領導理論的發展演化以及近年來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出,研究者從最初試圖尋找普遍適用的有效領導者特質到探討普適的有效領導行為,再到考慮情境因素的權變領導理論,人們對領導的認識在逐步加深,并積極利用相應的研究成果來指導實踐活動。但是,已有研究仍然缺乏對領導特質、領導行為與情境三者關系的全面、整體的研究,難以深入揭示領導特質影響領導有效性的作用機制,領導系統內部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機理亦尚不清楚。特別是隨著領導不得不面對日趨常態化的VUCA環境——領導者所處的組織內外環境系統不確定性的增加,研究者和實踐者將面臨更多復雜的領導難題。
學者們將VUCA作為一個關鍵概念,廣泛應用于不同學科和不同學術領域,尤其是近年來更頻繁地應用于商業和組織管理領域。VUCA一詞由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提出,用來描述冷戰時期的情況。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其更多地被用來描述混亂、動蕩和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Doheny et al.,2012;Bennett and Lemoine,2014)。VUCA提出了兩個問題,即我們對環境內涵的理解程度如何以及我們能在多大程度上預測行動的影響。基于這兩個問題及其程度高低生成一個2×2矩陣,4個象限分別對應VUCA的4個構成要素,即環境易變性(Voiliatity)、環境不確定性(Uncertainty)、環境復雜性(Complexity)和環境模糊性(Ambiguity),具體如圖1-1所示。

圖1-1 VUCA矩陣
資料來源:http://mybusinessagility.com/.
VUCA環境的特征會影響領導及其有效性。過去穩定環境下的一些有助于提高領導有效性的相關理論和發現,可能不再適合于VUCA環境。具體來說,環境易變性指快速且難以預測的環境變化(Bennett and Lemoine,2014),更關注變化的性質、速度、數量、幅度和動態,體現了環境的波動性。環境的波動可能會影響領導及其有效性,因為領導工作需要圍繞不斷變化的環境進行組織重構和資源配置。故而過去的經驗和最佳做法不一定適合未來變動的環境,這使得領導者很難通過閱讀過去辨識現在,從而使預測更為困難,決策更具挑戰性。環境不確定性指的是缺乏與環境變化的頻率和重要性相關的知識或信息(Bennett and Lemoine,2014;Silberzahn,2017)。在管理和復雜性文獻中,不確定性被描述為由復雜性和變化率導致的環境特性(Durkin,1972)。一些學者從信息視角看待不確定性,認為不確定性不在于客觀環境變化,而在于作出組織決策時領導者對環境的主觀解讀(Hatch,2018)。對領導者而言,這意味著無法客觀地理解實際情況,建立因果關系,預見決策的后果。因此,領導者可以考慮他們能作出哪些認知調整以及行為調整,以更有效地適應不確定的環境(Kail,2010;Rath et al.,2021)。環境復雜性指系統中多個要素之間的互聯性及相互依賴性(Bennett and Lemoine,2014;Silberzahn,2017)。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時代給組織環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復雜性(Hanelt et al.,2021;Nadkarni and Prügl,2021;Whysall et al.,2019)。環境復雜性需要一種將其同時視為威脅和機遇的悖論視角。對領導者而言,突破復雜性意味著要以非線性的方式思考,管理動態系統和互聯過程(Henderikx and Stoffers,2022;Peterson,2021)。環境模糊性指對如何解釋情況缺乏明確性(Bennett and Lemoine,2014;Silberzahn,2017)。更一般地說,它指的是思想和術語的模糊和模棱兩可。與模糊性相關的特征是,在威脅和機會變得致命之前,無法準確地將其概念化和明確界定。因此,領導者必須提供必要的明確性,以調整工作任務和目標。同時需要建立扁平化的溝通反饋平臺,不斷幫助員工調整其努力的目標和方向。Kail(2011)認為,易變性、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帶來的挫敗感可能會壓倒個體并使其感到疲憊,而模糊性主要導致效率降低且錯失良好機會。總之,這些不確定性給領導活動的開展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無論是誰都無法避免環境不確定性對領導效能產生的影響。
可見,面對VUCA環境帶來的這些新的挑戰,領導者必須能夠更靈活地進行調整,更具適應性,才可能提升VUCA環境下的領導有效性。與相對穩定環境不同,VUCA環境下的領導有效性需要更加側重于關注不確定性環境下哪些領導特質更有效;領導者需要作出哪些思維方式調整及行為風格調整,才能更有效地適應這些新條件的挑戰;當所處組織情境不斷發生變動時,領導者如何在不同的領導行為(這些領導行為甚至可能是相互對立和相互矛盾的)之間靈活、無縫切換以更好地呈現權變性。鑒于上述對理論研究的新的挑戰,我們認為有必要基于系統視角,結合復雜性和適應性理論,對VUCA環境下領導特質、領導行為與情境之間如何互動以提高領導有效性的深層機理進行研究和深入挖掘,從而為不確定性環境下的領導理論和實踐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