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始皇帝訴苦
- 我在大秦當支教老師
- 喜新念舊
- 2368字
- 2025-01-09 21:09:00
“父皇,淳于越雖有過錯,但其忠心可嘉,若能給予他機會,必能為我大秦作出貢獻。父皇,請您三思!”
“扶蘇,你真是膽大包天!既然你如此堅持,那便與淳于越一同受罰吧!來人,將扶蘇也打入大牢!”
扶蘇一而再再而三的頂撞自己,這讓嬴政越發的生氣,直接下令將扶蘇也打入大牢。
群臣見狀,紛紛跪地求情,但嬴政此刻已怒火中燒,哪里還聽得進去。
扶蘇被侍衛帶走,朝堂上氣氛緊張,無人敢再多言。
“還有無奏事,若無奏事,眾卿便退去吧!”
因為扶蘇為淳于越求情,嬴政心情甚是煩亂,等侍衛將扶蘇押下去后,他就開口詢問群臣還有沒有奏事,沒有就退朝。
群臣面面相覷,無人敢在此刻觸怒龍顏。
一位年邁的大臣小心翼翼地出列,聲音顫抖地說:“陛下,老臣有一事啟奏,但請陛下息怒。”
嬴政皺眉,不耐煩地揮了揮手:“說。”
老臣連忙說道:“陛下,近日邊疆有報,胡人頻繁騷擾邊境,臣以為應加強邊防,以防患于未然。”
嬴政冷哼一聲:“這些小事,難道還要朕親自過問?傳令下去,加強邊防,如有必要,可先行剿滅胡人。”
“是,陛下。”老臣連忙應諾,退回隊列中。
此時,另一位大臣鼓起勇氣,出列奏道:“陛下,扶蘇皇子雖然犯顏直諫,但其心系國家,并無惡意。懇請陛下念在扶蘇皇子往日之功,從輕發落。”
嬴政眼神一寒,冷聲道:“扶蘇之事,朕自有決斷。不必再議!退朝!”
群臣紛紛跪地,齊聲應道:“臣等遵旨。”
退朝后,朝堂上的群臣紛紛散去。
皇宮深處,嬴政獨自坐在御書房內,面色憂愁。
扶蘇之事令他心頭沉重,他深知扶蘇并無大過,然而對其頂撞之舉,仍是難以忍受。
嬴政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天藍色下的皇宮,心中愈發沉重。
他想起了自己年輕時的夢想,那個想要統一六國,創建一個強大而繁榮的秦國的夢想。
如今,這個夢想已經實現,但伴隨而來的,是不斷的權力斗爭和內心的孤獨。
他轉過身,目光落在書桌上的一封奏折上,那是扶蘇以前寫的關于治國策略的建議。
嬴政翻開奏折,字里行間透露出扶蘇的智慧和遠見。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知道扶蘇是真心為了大秦的將來著想。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了輕微的敲門聲。嬴政沉聲道:“進來。”
門被輕輕推開,李斯走了進來,他的臉上帶著一絲憂慮。
他看到嬴政的神色,輕聲問道:“陛下,您還在為扶蘇皇子的事情煩惱嗎?”
嬴政嘆了口氣,點了點頭:“李斯,你是扶蘇的老師,也是朕的肱骨之臣。你說,朕該如何是好?”
李斯沉思片刻,然后緩緩說道:“陛下,扶蘇皇子雖然犯了大不敬之罪,但其心可鑒,其對國家的忠誠不容置疑。
陛下若是能夠給予他一個改過的機會,不僅能夠體現出陛下的仁德,也能讓天下人看到陛下寬容大度的帝王風范。”
嬴政沉默不語,但李斯的話還是觸動了他內心深處的那份父愛。
少頃,他開口道:“李斯,朕意欲派遣扶蘇前往邊疆,與蒙恬共守邊疆,以此鍛煉扶蘇,你以為如何?”
李斯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思索之光,明白嬴政此舉既是對扶蘇的懲罰,也是對其能力的考驗。
沉吟片刻,李斯恭敬地回答:“陛下英明。邊疆之地,雖環境艱苦,但卻是鍛煉皇子意志和能力的絕佳之所。
扶蘇皇子若能在邊疆立下功勛,不僅能夠證明自己的忠誠和能力,也能讓朝中大臣和天下百姓對陛下更加敬服。”
嬴政微微點頭,對李斯的回答感到滿意:“既然如此,那就這么定了。傳旨下去,貶扶蘇皇子赴邊疆,與蒙恬將軍共同守衛邊疆,無朕旨意,不得返回咸陽。”
……
涼山村。
因為扶蘇的事,嬴政心煩意亂,于是來涼山村散散心,順便再從趙實口中打聽一些治國之策。
“趙先生,我又來叨嘮你了。”趙實住所,嬴政推門而入,笑呵呵地說道。
趙實正坐在屋內,對著窗外的青山若有所思,聽到聲音,他回過頭來,見是“村長”,便起身歡迎:“村長,您來啦,請坐請坐!”
嬴政在趙實對面坐下,趙實為他倒上一杯熱水。
嬴政接過熱水,微笑著謝過趙實,然后放下杯子,神情變得憂愁起來,嘆氣道:“唉......”
“村長,因什么事而唉聲嘆氣?給我說說唄,或許我能給你一些意見!”
“我的大兒子老是頂撞我,讓我很是苦惱!”嬴政發愁的說道。
“兒子頂撞老子,打一頓就好了!”趙實笑著回了一句。
“……”嬴政聞言,不由地抽了抽嘴角。
讓朕打一頓扶蘇?!這是什么法子?
“開個玩笑而已!”見村長一臉鄙夷的看著自己,趙實笑了笑,接著道:“打人不是解決矛盾的辦法,溝通才是。村長,您找個時間好好跟您兒子談談就行了。
了解一下您兒子的想法,也讓您兒子了解一下您的苦心,相互理解了,您兒子估計就不會隨著頂撞你了。”
“溝通估計不行,我兒子性格比較倔!”嬴政聽罷,搖了搖頭。
“性格比較倔,怎么個倔法?”趙實問。
“跟秦朝的扶蘇一個倔法。”
趙實聽罷,眼中閃過一絲沉思,然后輕輕放下手中的杯子,緩緩開口道:“扶蘇確實是個倔種,歷史上扶蘇就因為他這個倔強性格,多次觸怒始皇帝,最終更是被始皇帝貶至邊疆......
村長,如果您兒子也跟扶蘇一個性格的話,想要讓他少點頂撞您,只能……”
趙實頓了頓,繼續說道:“只能從理解他的角度出發,給予他更多的關心和支持。
您可以嘗試站在他的立場考慮問題,了解他的需求和期望。
有時候,倔強只是一種表象,背后可能隱藏著深深的無奈和困惑。”
嬴政沉默了一會兒,似乎在思考趙實的話。
他嘆了口氣,說:“先生,你說的也有道理。可能我真的需要好好反思一下,跟我兒子的相處方式。但是,這倔脾氣,真是讓人頭疼。”
趙實微笑著說:“村長,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我們要學會包容和引導。
您兒子之所以倔強,也許是因為他有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您不妨試著去了解他的興趣愛好,支持他的夢想,這樣一來,您們之間的關系或許會逐漸改善。”
嬴政聽了趙實的話,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他回想起過去,自己對扶蘇的嚴厲和要求,似乎從未真正去了解過兒子的內心世界。
“趙先生,您說得對。”嬴政的聲音帶著一絲沉重,“我總是以自己的標準去要求我的大兒子,卻忽略了他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我總以為嚴厲是對他最好的教育,卻未曾想到,過度的嚴厲可能會無意中傷害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