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德行上的五條告誡

《五箴》作于道光二十四年正月初六日,在同年三月十日給諸弟家書中,曾氏將它附于信尾。

此時的曾氏,仕途正處順境。先年三月,大考列二等第一,升任翰林院侍講,銜為從五品,已進入中級官員的行列。六月奉旨充任四川鄉試正主考官,十一月底返回北京,這趟差事讓他名利雙收。仕途的順利給他帶來好心情,也給他增添自信心,故而對自己的期許也更高。《五箴》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成的。五箴即五段箴言,在五個方面對自己提出勸諫并立下奮斗的目標。這五個方面是立志、居敬、主靜、謹言、有恒。這五個方面既是當時社會對士人人格修煉上的要求,也是曾氏自認存在問題較多,必須給予重點檢束的五個方面。簡要地說,曾氏所立的志向是以先哲為榜樣,從今日做起,一生朝這個方面去努力;其所言居敬為:處世莊重自愛,待人戒驕戒慢;所說的靜指的是心靜,即氣定神閑,用志不紛;所謂謹言,既包括言辭審慎一面,也有少說話的一層意思在內;所謂有恒,不僅指通常意義上的持久,還含有專一、超脫等內容。

曾氏寫這五段箴言時,正值三十三歲熱血滿懷激情洋溢的青春時期,相信許多年輕時意欲有所作為的人,也有過類似曾氏此刻的舉動:寫下一些豪情萬丈的文字,作為對自己的激勵。但的確有不少人,一邊在說要有恒,一邊又抵抗不住外界的干擾和自己的惰性,結果是豪情一天天消落,到頭來說過的話一句也沒有落實。面對著往日的文字,唯有慚愧而已。曾氏的過人之處,就在于他年輕時所寫下的這些箴言,終其一生都成為他行為的規范,尤其是在他后半生的事業中發揮了重要的實際作用。比如居敬這一點,在他身為江南軍事集團領袖的年月里,便體現在以端謹嚴肅的威儀震懾諸將統率三軍,以不驕不慢的態度籠絡天下英豪。早年的個人修養,化為事業上的巨大收獲。又如謹言方面,他本人謹言慎語,從中獲取許多好處,因而更深知“謹言”的價值。他又以此作為識別和選拔將領的標準之一,為湘軍內部培植了一種戒大言而重實務的新風氣。在筆者看來,身處以浮躁標榜為時代特色的今天,內心寧靜和謹言慎語不僅是可貴的品質,同時也是澄清世風的良方。關于《養身要言》,曾氏自注寫于癸卯年入蜀道上,查曾氏日記,道光二十三年八月曾氏行走在四川道上,可知這段話便作于此時。

提起“三綱五常”,近幾十年來盡是討伐之聲。“三綱”,固然該批判,但“五常”卻不能一味否定。何謂“五常”,曾氏這段話里所說仁、禮、信、義、智,就是董仲舒所說的“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飭也”。曾氏將儒家品德修養的五個要點移植到養身上來,有他的獨到之處。儒家所提倡的“仁”,是指一個人應當對別人具有愛心。愛心是什么,曾氏將它比作朝陽初升,萬物始生,一片光明透亮,清純潔凈,人所不愿見的怒火、怨恨當然不在此中。醫書上說怒傷肝。既無怨怒,肝自然不受傷害。于是,因“仁”而養肝。

儒家所提倡的“禮”,按朱熹的解釋即制度品級,也就是社會秩序的規范。按照社會公認的規范辦事,則較易得體,故而自己的內心也便安寧,“心”得到了很好的保養。《國語》對“信”的解釋是:“信所以守也。”我們常說的“信守”,即出于此。守節、守常、守恒、守定,都是信的表現。飲食上有信,則不暴飲暴食;起居上有信,則生物鐘不遭破壞。這些都對脾胃有好處。

《中庸》說:“義者宜也。”宜者,合適相稱之謂。曾氏將儒家所提倡的“義”理解為“大公”和“順物”,這樣就將自己的胸襟大為擴展,借寬闊的胸襟來滋養肺臟。心、氣、神、體安定,則元氣充足。元氣充足,則腎臟完好。此唯智者可以做到,故“智”可以養腎。

曾氏以五常來養身,就其個別處,不免有牽強附會之嫌,但總體來說大有可取。人們常說養身首在養心,心安則體健。仁、禮、信、義、智不僅是協調人類群體的重要準則,也是個體用來修心養心的極好藥方。故而,自古以來便有“仁者壽”的說法。它十分精當地說出了道德修養與身體健康之間的關聯。

原文

五箴 并序 甲辰春作

少不自立,荏苒遂洎今茲。蓋古人學成之年,而吾碌碌尚如斯也,不其戚矣!繼是以往,人事日紛,德慧日損,下流之赴,抑又可知。夫疢疾所以益智,逸豫所以亡身,仆以中材而履安順,將欲刻苦而自振拔,諒哉其難之與!作《五箴》以自創云。

立志箴

煌煌先哲,彼不猶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聰明福祿,予我者厚哉!棄天而佚,是及兇災。積悔累千,其終也已。往者不可追,請從今始。荷道以躬,輿之以言。一息尚活,永矢弗諼。

居敬箴

天地定位,二五胚胎。鼎焉作配,實曰三才。儼恪齋明,以凝女命。女之不莊,伐生戕性。誰人可慢?何事可弛?弛事者無成,慢人者反爾。縱彼不反,亦長吾驕。人則下女,天罰昭昭。

主靜箴

齋宿日觀,天雞一鳴。萬籟俱息,但聞鐘聲。后有毒蛇,前有猛虎。神定不懾,誰敢余侮?豈伊避人,日對三軍。我慮則一,彼紛不紛。馳騖半生,曾不自主。今其老矣,殆擾擾以終古。

謹言箴

巧語悅人,自擾其身。閑言送日,亦擾女神。解人不夸,夸者不解。道聽途說,智笑愚駭。駭者終明,謂女實欺。笑者鄙女,雖矢猶疑。尤悔既叢,銘以自攻。銘而復蹈,嗟女既耄。

有恒箴

自吾識字,百歷洎茲。二十有八載,則無一知。曩之所忻,閱時而鄙。故者既拋,新者旋徙。德業之不常,曰為物牽。爾之再食,曾未聞或愆。黍黍之增,久乃盈斗。天君司命,敢告馬走。

養身要言 癸卯入蜀道中作

一陽初動處,萬物始生時。不藏怒焉,不宿怨焉。右仁所以養肝也。

內而整齊思慮,外而敬慎威儀。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右禮所以養心也。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作事有恒,容止有定。右信所以養脾也。

擴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裁之吾心而安,揆之天理而順。右義所以養肺也。

心欲其定,氣欲其定,神欲其定,體欲其定。右智所以養腎也。

譯文

五箴 并序 甲辰春作

少年時沒有奮發自立,歲月虛度以至于今日。想想已到古人學問有成的年齡,而我尚如此碌碌無為,心情甚為悲戚!若還是像現在這樣過下去,人事日漸紛雜,道德智慧日漸喪失,前途的低下,是可以預知的。疾病能導致知識的增進,享樂則可以招來身亡,我以一個中等材質的人而身處順暢的境地,將要刻苦努力而自我振作,明擺著的是一樁很難的事,故而作五條箴言來自勵。

立志箴

光輝奪目的前代賢哲,他們也是人群中的一員,渺小不足道的我,同樣是父母所生,上天給我的聰明福氣和俸祿太豐厚了。拋棄上天的厚愛而放縱不止,這將招致兇災,光只是無窮盡的后悔,到死也不會有長進。過去的已不可追回,請從今天開始從嚴要求。肩擔道義親身實行,借助文章曉諭世人,只要一息尚存,將永不忘記所立下的誓言。

居敬箴

天與地各自有固定的位置,男女交合生下了人,天、地、人像鼎之三足互為配合,實在可稱為三才。莊嚴敬肅洗滌心垢,以此堅固自己的生命。你若不莊重,將會濫用精力情性。哪一個人是可以怠慢的?哪一件事是可以掉以輕心的?對事掉以輕心則事不成,怠慢別人的人,別人也會以這種態度對待你。縱然別人不這樣待你,也會助長我自己的驕傲,那么別人就會看低你,天理懲罰是明明白白的。

主靜箴

素食端謹地夜宿山頂寺院,破曉雞高聲啼叫,各種聲音全部停息,只有鐘聲在悠揚遠播。后面有毒蛇,前面有猛虎,神智安定心不膽怯,誰敢侮辱我!豈能避得開人事,每天好比面對三軍。我本人的思慮堅定不二,外界再紛雜我心不紛雜。殫精竭慮追索半生,現已慢慢走向老境,難道就這樣忙忙碌碌而到死嗎?

謹言箴

好聽的話能取悅別人,但自身要多費精力;閑聊既耗費時日,又損傷你的精神。真正明白事理的人不自夸,自夸者則并不是十分明白的人。傳播道聽途說來的消息,智者會嘲笑,愚者會一時恐駭。恐駭者終究會明白過來,將會責備你欺騙了他。嘲笑者會鄙薄你,你即便賭咒發誓他也會對你的話懷疑。怨尤與后悔既然與多言匯聚,我何不作此銘來自己攻擊這個弱點。若作此銘后又重蹈覆轍,則只能嘆息是老糊涂了。

有恒箴

自從我發蒙識字以來,歷經種種世事,到今天,已過去二十八年了,還一無所知。過去常常是對自己所喜歡的事情,沒有多久就厭棄。舊的東西既已拋去,新的東西也很快又被放置。修德從業不能有恒,是被俗務所牽累。你一再說話不算數,也曾聽說過這是要獲罪咎的嗎?谷粒一顆顆增加,時日一久可以使斗斛盈滿。上天神靈,以此啟發您的奴仆吧!

養身要言 癸卯年進入蜀道上作

如一輪朝陽初升東方,如萬物萌生細芽,內里不藏怒火,不留怨氣。右邊所說的是“仁”,用來保養肝臟。

內心思慮合乎規范,外表莊重謹慎儀容威嚴,處境好時不驕盈,威嚴而不兇惡。右邊所說的“禮”,用來保養心臟。飲食有節制,起居有常規,做事有恒心,舉止有定力。右邊所說的“信”,用來保養脾臟。襟懷寬闊大公至正,順其自然面對世事,對自心而言覺得安寧,以天理衡量則順順當當。右邊所說的“義”,用來保養肺臟。心宜讓它安定,氣宜讓它安定,神宜讓它安定,體宜讓它安定。右邊所說的“智”,用來保養腎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足县| 新昌县| 山西省| 洪洞县| 永平县| 巴林左旗| 湘乡市| 海兴县| 封丘县| 米易县| 称多县| 延庆县| 法库县| 紫阳县| 乐陵市| 萨迦县| 长岭县| 兰溪市| 容城县| 曲阳县| 于田县| 曲麻莱县| 武功县| 石景山区| 北安市| 芜湖市| 江阴市| 阜阳市| 安图县| 阳原县| 定边县| 林州市| 松原市| 云林县| 水富县| 湘潭市| 鄂伦春自治旗| 紫云| 碌曲县| 库尔勒市| 南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