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練型領導:有效帶人、激發潛能的教練原理與實務
- (美)斯科特·奧斯曼 (美)杰奎琳·萊恩 (美)馬歇爾·古德史密斯
- 1716字
- 2024-10-18 17:17:39
是什么讓高管教練與眾不同
我們喜歡用體育教練來比喻高管教練,因為它有助于說明教練和領導者之間的動態關系,就像體育教練和運動員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團結在一起一樣。從19世紀中期開始,“教練”一詞被用來指為運動員個人和團隊比賽做準備的人。體育教練提供的能量讓體育明星閃耀光芒,如韋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科比·布萊恩特(Kobe Bryant)和維納斯·威廉姆斯(Venus Williams)。某教練在更衣室的演講已經成為電影和電視節目的主要內容。教練的工作是激勵精英中的精英變得更優秀。高管教練也是如此嗎?本書作者之一杰奎琳回憶起自己在大學里當校隊賽艇手的日子,她對這個比喻做了更精確的解釋:“無論運動員多么有天賦,如果他們不愿意接受教練的指導,他們就不會意識到自己的潛力”。
沒有指導,青年才俊會被時代遠遠甩在后面。那些思想封閉者的屁股捂熱了許多酒吧的高腳凳,原本可以完成的事情最終并未完成,真是委屈了那些天賦異稟的人。
20世紀初,隨著心理學的研究和新技術的興起,各種形式的教練活動離開了唯一的體育領域,轉移到組織中。企業越來越多地將管理視為一門由普遍原則組成的科學,高管們可以根據這些原則接受培訓。與此同時,每個領導者都在鼓吹自己的愿景和溝通風格。最初,擁有咨詢師或顧問等頭銜的高管教練在社會科學和藝術之間徘徊。
大約40年前,教練跨越了體育和企業的藩籬,滲透到更廣泛的社會和文化中。其他行業的人也開始聘請私人教練。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休·杰克曼(Hugh Jackman)、奧普拉·溫弗瑞(Oprah Winfrey)甚至“金屬樂隊”都承認他們從教練中獲益良多。在硅谷,企業家從第一天起就必須扮演領導者的角色,而這里的教練比比皆是。
在這里,我們將重點介紹高管教練的工作。他們是受過心理學培訓或商業經驗豐富的專業教練,可以運用激勵、探索和紀律幫助企業領導者培養自我意識,并朝著以職業為中心的目標取得具體進展。這種關系受到客戶需求、老板愿望、教練方法、組織文化和下屬順從程度的影響,具有復雜的細微差別。聘請教練的基本目的很簡單,那就是為了讓領導者做好準備以滿足自己和雇主的需求。當這些需求發生沖突時,教練總是站在領導者的一邊。這是至關重要的。高管教練的主要任務(如果不是唯一任務的話)就是幫領導者走向成功,讓領導者擁有成就感。
高管教練會把領導者當作學生和研究對象。當領導者和其教練一起工作時,教練會深入了解領導者的性格、抱負、隱藏的力量和情感誘因。彼得·布雷格曼(Peter Bregman)說,你的教練會洞察“你的渴望、恐懼和掙扎,你想要什么,什么帶給你快樂,以及你在哪里卡住了。你必須表現得盡可能誠實。”
教練過程與眾不同的另一個關鍵方面是:大部分教練活動幾乎是實時展開的。與心理治療等其他形式的指導流程不同,它包含了一個非常快速的反饋循環,所以,你幾乎可以立即知道某些東西是否有效。行為改變的結果是真實的,你可以在幾乎沒有延遲的情況下進行評估。雖然你和你的教練可能一周只見一次面,但在合理的時間范圍內,你幾乎總是可以找到他們。這意味著你可以在遇到棘手情況的前幾天或前幾個小時與你的教練討論如何處理問題。
這種即時性的影響可能是強大的。在一場重要會議之前,一位教練和一家金融服務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杰夫坐在一起。教練讓杰夫給自己的冷靜、清晰、好奇心和同情心打分,分值從0到10。杰夫在前三項上給自己打了10分,但他承認自己的同情心很低。教練讓他回憶一下他和兒子一起經歷的某個時刻,而在那一刻,他感受到了十分之十的同情。最后,他總結說:“我可以做到的。”
在隨后的會議上,一位公司高管宣布辭職,全職照顧他即將去世的父親。
然后,這位高管開始哭了起來。“房間里沒人知道該怎么做,”教練回憶道,“杰夫從椅子上站起來,坐在這位高管旁邊,用胳膊摟住他并說‘我懂你’。后來,杰夫告訴我,如果我沒有問他關于同情心的問題,他永遠也不會這么做。”
教練活動不僅涉及你自己,還關乎那些和你一起工作的人、關心你的人,以及為你的成功投資的人。你的教練就像養護谷倉的大隊長,而你就是那個谷倉。在老板和同事的幫助下,你會解決正確的問題。一旦你在他們的助攻下解決了這些問題,這些改變也就會持續下去。
可持續的長期變革不會孤立地發生。你一個人做不到,我們誰也無法單獨做到。我們需要謙卑地認識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