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畫壁

江西孟龍?zhí)?,與朱孝廉[1]客都中。偶涉[2]一蘭若[3],殿宇禪舍,俱不甚弘敞[4]。惟一老僧掛搭[5]其中。見客入,肅[6]衣出迓,導(dǎo)與隨喜[7]。殿中塑志公[8]像,兩壁圖繪精妙,人物如生。東壁畫散花天女[9],內(nèi)一垂髫者[10],拈花微笑,櫻唇欲動,眼波將流。朱注目久,不覺神搖意奪,恍然[11]凝想。身忽飄飄,如駕云霧,已到壁上。見殿閣重重,非復(fù)人世。一老僧說法座上,偏袒繞視者甚眾,朱亦雜立其中。少間,似有人暗牽其裾[12]?;仡?,則垂髫兒,囅然[13]竟去。履[14]即從之。過曲欄,入一小舍,朱次且[15]不敢前[16]。女回首,舉手中花,遙遙作招狀,乃趨之。舍內(nèi)寂無人。遽擁之,亦不甚拒,遂與狎好。既而閉戶去,囑勿咳,夜乃復(fù)至。如此二日。女伴覺之,共搜得生,戲謂女曰:“腹內(nèi)小郎已許大,尚發(fā)蓬蓬學(xué)處子[17]耶?”共捧簪珥[18],促令上鬟[19]。女含羞不語。一女曰:“妹妹姊姊,吾等勿久住,恐人不歡。”群笑而去。生視女,髻云高簇,鬟鳳[20]低垂,比垂髫時尤艷絕也。四顧無人,漸入猥褻,蘭麝熏心,樂方未艾[21]。忽聞吉莫靴[22]鏗鏗[23]甚厲,縲鎖鏘然[24],旋有紛囂騰辨之聲。女驚起,與生竊窺,則見一金甲使者[25],黑面如漆,綰鎖挈槌,眾女環(huán)繞之。使者曰:“全未?”答言:“已全?!笔拐咴唬骸叭缬胁啬湎陆缛?,即共出首,勿貽伊戚[26]。”又同聲言:“無。”使者反身鶚顧[27],似將搜匿。女大懼,面如死灰[28],張皇[29]謂朱曰:“可急匿榻下!”乃啟壁上小扉,猝[30]遁去。

朱伏,不敢少息[31]。俄聞靴聲至房內(nèi),復(fù)出。未幾,煩喧漸遠,心稍安;然戶外輒有往來語論者。朱[32]既久,覺耳際蟬鳴,目中火出,景狀殆不可忍,惟靜聽以待女歸,竟不復(fù)憶身之何自來也。時孟龍?zhí)对诘钪?,轉(zhuǎn)瞬不見朱,疑以問僧。僧笑曰:“往聽說法去矣?!眴枺骸昂翁帲俊痹唬骸安贿h?!鄙贂r,以指彈壁而呼曰:“朱檀越[33]!何久游不歸?”旋見壁間畫有朱像,傾耳佇立,若有聽察。僧又呼曰:“游侶久待矣!”遂飄忽[34]自壁而下,灰心木立,目瞪足軟。孟大駭,從容[35]問之。蓋方伏榻下,聞扣聲如雷,故出房窺聽也。共視拈花人,螺髻[36]翹然,不復(fù)垂髫矣。朱驚拜老僧,而問其故。僧笑曰:“幻由人生,貧道[37]何能解!”朱氣結(jié)而不揚,孟心駭而無主。即起,歷階[38]而出。

異史氏曰:“‘幻由人生’,此言類有道者。人有淫心,是生褻境;人有褻心,是生怖境。菩薩點化愚蒙,千幻并作,皆人心所自動耳。老僧婆心[39]切,惜不聞其言下大悟,披發(fā)入山[40]也?!?/p>


[1] 孝廉:這里指舉人。明、清兩代的科舉考試制度:讀書人經(jīng)過縣考和府考,錄取后,再參加院考,考中的稱秀才。秀才經(jīng)過三年一次的鄉(xiāng)試,考中的稱舉人。舉人經(jīng)過三年一次在京城舉行的會試,錄取后,再參加復(fù)試、殿試,考中的稱進士。秀才、舉人、進士,有很多別稱。由于漢代取士有“郡國薦舉孝廉”這一科目,所以明、清用“孝廉”二字作為對舉人的別稱。

[2] 涉:經(jīng)歷,進入。

[3] 蘭若(rě):廟。梵語(印度古語)的音譯,原意是安靜的地方。

[4] 弘敞:寬敞。后文《青鳳》篇“弘闊”,義同。

[5] 掛搭:和尚寄住在別的廟里的代詞。寄住是臨時性質(zhì),照例把隨身的衣缽袋,掛搭在僧堂的鉤上,以便隨時離去?!皰齑睢?,有時也寫作“掛”、“掛單”。

[6] 肅:恭敬的意思。這里的“肅衣”,指衣服穿得恭敬整齊。后文《嬰寧》篇“肅客”,指用恭敬的態(tài)度招待來賓;《辛十四娘》篇“肅身”,指身體作行禮的恭敬姿勢。

[7] 隨喜:佛家以見人做善事(如布施等)而生歡喜心為“隨喜”,后來把到廟里參觀游覽也叫做“隨喜”。

[8] 志公:對寶志的尊稱。寶志是南北朝宋、齊時的和尚,信徒很多。在封建迷信的社會里,有關(guān)于他的種種神異傳說。

[9] 散花天女:佛家的神名。佛家神話,諸佛菩薩講道時,散花天女把花散在他們身上,考驗道心;道心不堅定的,花就留在身上,落不下去。

[10] 垂髫(tiáo)者:古時兒童的頭發(fā)是披垂的,叫做“垂髫”;到了少年時代,才把頭發(fā)梳扎起來,謂之“束發(fā)”。因之以“垂髫”為幼年的代詞。這里“垂髫者”卻指的是沒有結(jié)婚的少女。

[11] 恍然:一般是覺醒的意思,如后文《蓮香》篇“忽恍然悟己之借軀以生”。這里卻作神魂顛倒、迷迷糊糊解釋。后文《王子安》篇“神情惝恍”,“惝恍”,和這里的解釋相同。

[12] 裾(jū):衣襟。

[13] 囅(chǎn)然:形容笑的樣子。

[14] 履:這里的意思指腳步。后文《嬌娜》篇“飄然履空”,“履”是行走的意思;《小謝》篇“恐履不吉”,“履”是遭遇的意思;《葛巾》篇“暫時一履塵世”,“履”是降臨、到的意思。

[15] 次(zī)且(jū):要上前不敢上前、進進退退的樣子。也寫作“趑趄”。

[16] 前:這里作上前、向前解釋。

[17] 處子:沒有結(jié)婚的女子,和“處女”義同。

[18] 珥:耳上的珠玉飾物。

[19] 上鬟:封建社會習(xí)俗:未婚的少女,頭發(fā)是披垂的(上文“發(fā)蓬蓬”,就指的這種發(fā)式);已結(jié)婚的婦女,頭發(fā)是梳上去結(jié)成髻的。當(dāng)少女將要結(jié)婚時,要舉行一種儀式,把披垂的頭發(fā)梳上去,這種儀式稱做“上鬟”,也稱“上頭”。

[20] 鬟鳳:古時婦女把頭發(fā)繞成環(huán)狀,總結(jié)為髻,叫做“鬟”。“鬟鳳”,形容鬟形如鳳。

[21] 未艾:沒完沒了。

[22] 吉莫靴:皮靴。

[23] 鏗(kēnɡ)鏗:金屬物響聲的形容詞。這里是形容皮靴聲。

[24] 縲(léi)鎖鏘(qiānɡ)然:“縲”,捆罪犯的鏈條。“鏘然”,這里是形容鎖鏈響聲?!叭弧?,是助詞。

[25] 金甲使者:這里指的是身穿黃金衣甲、負有一定使命的神。

[26] 勿貽伊戚:不要找麻煩、不要后悔的意思。

[27] 鶚顧:“鶚”,一種深目的猛禽?!谤橆櫋?,形容眼睛看人深入而有威力,令人可怕的樣子。

[28] 死灰:火已熄滅的冷灰。這里是用“死灰”來形容臉色敗壞、沒有血色。

[29] 張皇:形容驚慌失措的樣子。

[30] 猝:突然,猛然。

[31] 少息:稍為出一下氣。

[32] (jú)(jí):形容害怕不安的樣子。

[33] 檀越:施主。梵語“陀那缽底”的意譯。

[34] 飄忽:形容像風(fēng)吹一樣地輕捷。

[35] 從(cōnɡ)容:不慌不忙,慢慢地。

[36] 螺髻:螺旋形的發(fā)髻。

[37] 貧道:古時和尚的自稱。

[38] 歷階:一層一層地走下臺階。

[39] 婆心:仁慈、仁愛的心情。

[40] 披發(fā)入山:打散了頭發(fā),逃入深山,永遠不和世人見面。原是消極避世的表示,這里是修煉學(xué)道的意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徽省| 望谟县| 洛阳市| 龙州县| 秦皇岛市| 斗六市| 陕西省| 尼玛县| 瓦房店市| 南投县| 威海市| 静海县| 来凤县| 眉山市| 南城县| 西贡区| 孟州市| 肇庆市| 腾冲县| 嘉鱼县| 澄江县| 开化县| 保定市| 海阳市| 苍山县| 揭阳市| 乐至县| 礼泉县| 专栏| 密云县| 报价| 西和县| 吉林省| 航空| 嫩江县| 襄汾县| 西安市| 潍坊市| 东丰县| 青河县| 安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