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熱心腸
書名: 傳奇女帝作者名: 陌上閑人本章字數: 3109字更新時間: 2015-01-21 09:39:00
若說長安就像盤豆腐,八水就像每塊豆腐間的凸起的楞紋,將豆腐分成若干塊,每塊豆腐都是方方正正橫平豎直,一條條街道就像印在豆腐上的麻布紋路,而一個個坊就是縱橫的紋路中的格,坊里的人就是那些格里的豆腐。
論起手藝,毫無疑問做長安的這盤豆腐的師傅是出了師的。而也把揚州比成盤豆腐的話,做它的師傅手藝就不怎么樣了。
先說這出盤的形狀,比起長安的規正整齊揚州就有些不著調了。北邊突出一長綹,南邊又挺起了一個大肚子,東邊的角兒也不銳,半弧不弧的,實在是形容不出個具體的形狀來。那些置于盤上的坊,也是七扭八歪,這一處是一長長的綹,那邊又是圓不圓方不方的塊兒,有些地方又細又長就像根兒豆腐絲兒一樣,穿在坊間的河流也是彎彎繞繞,植的花草樹木也不分個高低錯落。
卻是這樣,正叫揚州有了別樣的精致、玲瓏,透著些鄉野間的隨意。
人處在其中很容易放松下來,就連散落在街坊間以小生意混生計的小販們臉上也少了許多愁苦。
李海棠也不知道要去何處,只是隨意地走著,雖然漫無目地,心中卻無茫然的感覺,走得累了便隨便撿了一處坐下來。
在離李海棠五六米的距離就是一條小街巷,街中盡是些小吃攤。這時候正值吃晚飯的時候,攤主們的生意正是紅火,灶下的柴火都燒得旺旺的,熊熊燃燒的火煙在灶眼里明亮而溫暖地跳躍著。
焦黃的胡餅帶著芝麻的香味兒漫延開來,膠東的白面蒸餅也熱氣騰騰的出鍋了……
入街巷十來里搭著一個小棚子,棚下支著一口大鍋,旁邊置一條長長的面板,一個十七八歲的小伙兒腰系著深藍的圍腰,挽著袖子露著兩條精壯有力的手臂正悶不吭聲地搟著面餅。在他的身后是一老漢,看上去年歲不小了,縱橫的紋路布滿了整張臉,正笑著與來光顧的客人笑著打招呼。
別看老漢年歲不小,長得樣子也不是很討喜,卻是長了一張好嘴,說得一口的好話,管你心頭再愁悶只需要他三言兩語便能一排心中郁結,滿臉的喜氣。
這小攤兒雖小,卻是五臟俱全,鍋里沸騰騰的滾湯,灶下燃燒著的柴禾,旁邊案板上放著一大塊兒和好又用干凈濕布搭著的面團,還有擺放整齊的蔥、姜、蒜茉……
小伙子手執一根細長的搟面杖利落起舞,片刻功夫便將三五斤重的面團搟成一張薄薄的面餅來,他麻利地一疊再疊,隨手操起一把切片刀,咚咚地一陣響后那面餅便成了千絲萬縷。
今天光顧的客人不少,要做的活兒就也多,小伙子一面揉面、搟面、切條、下面;老人家應付客人,收攏銀錢,父子兩個配合得天衣無縫,客人雖多卻也應付自如。
這時候從人群里走來一人,身穿寬袍大袖,頗有些魏晉古風,卻踩著只高墊木屐,露著一又臟兮兮的白襪,個頭兒也只比那大鍋高上一個頭,前額的頭發被剃了大半,剩下的挽了個道髻束在頭頂,一塊陳舊的布條束著前額……
這副打扮實在是古怪,李海棠正好奇著,就見他朝面攤的老頭兒頓首,用生硬的漢話講道:“一碗,面條,我的,多謝。”
原來這是一個倭國人,這與長安的倭人倒是不同,這人實在是落魄了些。
不過,不管是落魄的倭人,還是被倭國所謂的天皇派遣到大周學習的貴族都是一個樣子:見到周朝的平民也都客客氣氣的。
大海茫茫,倭國就像一片驚濤駭浪中漂零的落葉,民眾吃穿都賴以兇險的大海,生活很是窮困。不過以前的倭人雖然很窮卻很自負,自傲地稱:東天皇致西天皇。大周新帝登基為在朝立威,正好碰見小股倭人在東海邊鬧事就派了水師過去,打得他們全軍覆沒,一度追擊到他們本土,打得他們服了再也不敢狂妄。他們再派人到大周來,就算是貴族見了大周的平民也不敢狂傲。
“哦。”小伙子答應著,反手扔了一把面條進沸騰騰的大鍋里,隨手拿了筷子攪了兩下,沸水卷著面條翻騰,不一會兒便散著甜絲絲的香氣。小伙子再反手拿了一只大碗,再操起笊籬將面條撈了起來倒進大碗中,又舀了兩勺老湯,灑了蔥花和姜末,就遞給那倭人。
倭人手中早握住了三枚銅錢,只等那碗遞過來便將銅錢往下一放,接過了大碗便路邊的一處蹲著填他的五臟廟去了。
等倭人走后,立即又來了兩三個人,都是只吩咐一聲“來碗面”半句也不用多說,端了面付了錢就與那倭人一道蹲在了路邊,稀里嘩啦地吃了起來,看上去很是香的樣子。
李海棠也喜歡面食,看著他們吃得那般香不由得食指大動,也依著樣子去要了一碗。
“好咧!”老頭兒高聲地應著,一抬眼見是個美清目秀的小姑娘立即將那滿臉的皺紋擠成了一張菊花,抹了攤里唯一的一張桌子朝李海棠笑道:“小姑娘到這里來吃吧。”
“謝謝啦!”李海棠也不想跟那些人一樣蹲在路邊,便承了老頭兒的情。
面果然很香,湯濃味足,咸淡正好,條面也很筋道,滋溜地滑入口中還能彈起原湯四濺。
“老安,來碗面,要多放些芥茉辣!”李海棠玩得正歡,面攤處又走來兩個人,為首的是一個束腰勒腰的武人打扮,另外兩個也是只不過是身短衣,三人跟面攤老頭說了一聲就繞過灶頭轉進攤來,與李海棠分四面坐下。他們見李海棠坐在里頭,有些詫異,束腰的武人向老頭兒笑道:“老安,這又是你的侄女啊?”
也不知道這其中有什么原故,眾人一聽他這話都笑了,老頭兒蠕了蠕嘴沒有說什么只是憨憨地笑了一下,李海棠見狀也就只是一笑。
這些人并不糾纏這個話題,玩笑開過便了,這時候老安也送來了三大碗面,他們就更沒有閑功夫扯淡了。
他們這三碗面份量特別地足,可見是慣常來的客人,老客父子特意照顧。三人吃得生猛,不一會兒碗中便陷下去了一大半,估計肚子也填了個七八分飽,李海棠總算是可以不受那種仿佛跟豬同桌吃飯的罪了。
如此,他們的嘴便有了閑功夫,三人七扯八拉地說起閑話來。
一人嗨道:“今天真是衰,手頭一點兒也不順。”
另一個笑著揭短道:“你這幾日哪一天順過?”
為首的那人笑笑,說:“輸幾個錢倒是不打緊,只是今年怕是看不到筱娘了。”
“說來也怪,章娘娘今年怎么整這么大的動靜?”又有人道。
“誰知道,許是生氣了吧!”這時候又來了客人到面攤,聽見三人對方笑著插言,三人立即問他:“這是為何?”那人笑道:“那朱大人不是一直想拆了娘娘廟么?”
眾人恍然大悟,都說:“就是哦,這也難怪娘娘要出來嚇人了。”
李海棠正聽得稀奇,就聽老安道:“大家吃面,吃面,咱們不扯那些閑事。”一瞧就見他起了一腦門子的汗,這時正值三月,就算生意紅火也累不成那樣啊!李海棠越發地好奇了,問道:“你們說的娘娘到底是哪個?”
“小丫頭還不知道呢!”三個中的長衫束腰的武人笑著說道:“就是前朝的章太后了。”
經得這么一提李海棠就明白了,她也是讀過經史的,揚州以前是南陳的都城她是知道的,南陳有一個章太后也曉得。于是,老漢額頭上的汗什么來歷她也想明白了。看著那老頭兒好心讓自己進攤里的份上,李海棠不再糾著這個話題,只問那對面的束腰武人:“那個筱娘就真的那么好看?”
“那是自然!”答話的是坐在西邊的短打,他生得面黑,按說不容易看出臉紅,這會兒李海棠朝他望去卻見他臉頰上泛著紅光,雙眼也亮晶晶地透著份癡情,可見是很喜歡那筱娘的。
“不過,就算再漂亮也沒有小娘子貌美!”為首的束腰武人卻是這樣說道,兩眼微瞇,看了看李海棠便朝面攤的老漢望去,只見老漢皺了皺眉卻并沒有多言便展顏一笑,問李海棠道:“小娘子也想要看那筱娘?”
李海棠想了想,覺得確實有些想看看那筱娘到底長得什么模樣,便老實地點了點頭。
“只怕小娘子要失望了。”坐在東邊兒的短打笑著說道。
“那也不是定。”束腰武人截過了話頭,說道:“我聽說被抓走的只有花娘,筱娘卻還在伊人樓里。”
“那又有什么用,瞅著如今的樣子,少說也得三五個月伊人樓才能開門營業。”東邊的短打皺眉說道。
聽著這話束腰武人在桌上踢了東邊短打一腳,他正要接過話頭往下圓,就聽得蹲在攤邊的一人說道:“伊人樓關了,滿樓的人卻是要吃飯的,筱娘是伊人樓的頂梁柱,必是要攬起這項大責。”
“老哥可是有什么新消息?”束腰武人興奮地傾向問道。
“我聽說筱娘跟紅樓已經談妥了,在伊人樓開業前便在紅樓登臺。”那人煞有其事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