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企業勞動關系狀況報告(2019)
- 朱宏任主編
- 4154字
- 2024-08-26 14:26:45
四、人力資源市場監管與服務的相關立法與政策
1.人社部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人力資源市場秩序的意見》
為進一步規范人力資源市場活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切實保障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合法權益,更好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為促進就業創業營造良好市場環境,2019年8月17日, 人社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人力資源市場秩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分饕獜募訌娙肆Y源市場日常監督管理方面提出以下要求。
一是依法規范人力資源市場活動。切實抓好《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貫徹實施工作,依法規范勞動者求職、用人單位招聘、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服務等權利義務和行為。倡導勞動者誠實求職,向用人單位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如實提供個人基本信息。監督用人單位依法開展招聘工作,依法如實發布或者提供招聘信息,不得含有歧視性內容,遵守法律法規對服務期、從業限制、保密等方面的規定,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依法經營、誠信服務,不得采取欺詐、暴力、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不得介紹單位或者個人從事違法活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舉辦現場招聘會、開展人力資源供求信息的收集和發布、提供人力資源服務外包、開展勞務派遣業務、通過互聯網提供人力資源服務等服務活動,應當遵守相應的活動準則。各級人社部門要確保市場主體活動規范落實到位,對違法違規行為,要按照相應的法律責任進行懲處。
二是加強市場準入管理。各級人社部門要依法實施勞務派遣經營許可、人力資源服務許可和備案制度,建立完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管理服務臺賬,為實施事中事后監管奠定堅實基礎。健全完善與市場監管部門的信息溝通機制,配合市場監管部門明確經營范圍與經營許可事項的對應關系,規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經營范圍登記與經營許可的銜接。實行“先照后證”的事項,落實市場監管部門將經營范圍涉及人力資源服務業務的市場主體信息推送至人社部門、告知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在取得營業執照后應主動向人社部門依法許可備案的“雙告知”工作要求,積極認領和利用市場監管部門推送的市場主體信息,督促指導企業及時辦理經營許可,避免出現日常監管和執法盲區。實行“先證后照”的事項,人社部門應及時將市場主體許可相關信息告知市場監管部門,實現部門間精準化信息共享。加強行政許可與勞動保障監察執法之間的溝通銜接,建立并實施有關許可信息在人社部門內部(許可機構與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機構)的信息交換機制,對違反法律法規有關規定情節嚴重的,要依法吊銷其許可證,建立正常市場退出機制,形成監管合力。
三是完善年度報告公示制度。各級人力資源市場管理部門、勞務派遣單位管理部門要研究制定具體規程,完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按期向主管部門報送年度報告、向社會公示業務開展情況的制度。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切實履行依法公開生產經營活動有關信息數據的法定義務,增強社會監督和協同共治。人社部門依法開展檢查,或根據舉報核查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年度報告及公示信息,對未按規定報送年度報告、拒絕履行信息公示義務以及存在隱瞞情況、弄虛作假等行為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依法依規做出處理。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名稱、營業地址、法定代表人、服務范圍、聯系方式、設立分支機構、網站網址,以及行政許可和備案及其變更、延續、行政處罰情況等年度報告有關內容,要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四是強化招聘活動管理。各級人社部門要依法嚴格現場招聘會管理,可結合實際實施事前報告備案制度,指導和督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制訂組織實施辦法、應急預案和安全保衛工作方案,核實參加招聘會單位及其招聘簡章的真實性、合法性,提前將招聘會信息向社會公布,切實做好招聘會場地安全檢查工作,落實安全責任。要依法規范網絡招聘活動,指導和督促網絡招聘平臺建立完善信息發布審查制度,依法履行信息發布審核義務,加強對招聘單位的資質認證和信息發布人員的實名認證,規范信息發布流程,確保發布的信息真實、合法、有效。指導和督促網絡招聘平臺建立完善投訴處理機制,在網站明顯位置公布投訴舉報方式,接到投訴舉報要及時進行調查處理,發現招聘單位或入駐平臺的企業發布虛假信息或含有歧視性內容信息、夸大宣傳、不具備相關資質以及有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的,應當暫?;蚪K止為其提供服務,并立即向相關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五是規范勞務派遣服務。各級人社部門應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加大勞務派遣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宣傳力度。加強對勞務派遣用工的事中事后監管,及時向社會公告勞務派遣單位取得、變更、延續、撤銷、吊銷、注銷許可的情況。雙隨機抽查和專項抽查中,重點檢查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勞動合同簽訂、被派遣勞動者同工同酬和社會保險權益落實情況等。改進監管方式,加強與市場監管、稅務部門的信息共享和協同監管,建立健全信息披露、信用評價、聯合懲戒等機制,更多用市場機制淘汰不規范勞務派遣單位。
六是注重防范和化解市場秩序失范風險。各級人社部門要通過主動加強監督檢查、組織服務對象評議行風、受理群眾舉報投訴等途徑和方式,及時發現和糾正人力資源市場領域違規失信問題,防止苗頭性問題演化為違法違規行為、個別問題蔓延為局部甚至普遍問題。要建立警示約談制度,對服務不規范存在較高違法違規風險、人民群眾舉報投訴比較集中、多次發生違規失信行為等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責任人等,進行警示約談,通過約談幫助其明確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督促其及時整改糾正違規失信問題,警示其進一步增強守法誠信意識。注重發揮人力資源行業協會作用,探索依托行業協會倡議簽署行業自治公約、實施“紅黑名單”制度、發布行業指導價等,加強行業自律。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違法違規突出問題,要及時開展集中整治,把影響和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七是扎實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執法行動。各級人社部門要加強與公安、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的協同配合,定期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排查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發布虛假信息或含有歧視性內容信息、簽訂不實就業協議、違規保管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哄抬人力資源市場價格、利用職業中介和勞務派遣活動牟取不正當利益等擾亂人力資源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加大打擊力度,凈化市場環境。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人力資源市場違法違規典型案件,依法嚴厲打擊并及時曝光,幫助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提高維權防范意識,增強行政處罰威懾力,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合法經營、誠信服務。
此外,《意見》還在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健全信用激勵約束機制和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要求,值得廣大企業特別是人力資源市場專門服務機構的關注和重視。
2.人社部對《人才市場管理規定》等三部規章再次進行修改
2019年12月31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的規定,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優化營商環境的要求,經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同意,人社部以“第43號令”再次對《人才市場管理規定》等三部規章進行了修改?!度瞬攀袌龉芾硪幎ā犯膭觾热葺^少,只刪去了以前“關于開展人才中介或者相關業務的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從事人才中介服務活動的,必須與中國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合資經營”的限制性規定,以及“中外合資人才中介機構應當符合國家中外合資企業法律法規的規定,由擬設機構所在地省級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審批,頒發許可證,并報人事部備案”的前置性審批程序,此外刪去了違反上述規定的相應罰則?!吨型夂腺Y中外合作職業介紹機構設立管理暫行規定》和《中外合資人才中介機構管理暫行規定》則改動較大。下文做一專述。
這次修改,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職業介紹機構設立管理暫行規定》改名為《外商投資職業介紹機構設立管理暫行規定》,并將規章中涉及“中外合資中外合作職業介紹機構”的表述均修改為“外商投資職業介紹機構”。在此基礎上,對規章的具體內容做出以下幾個方面的修改:一是首次對外商投資職業介紹機構做出明確定義,是指全部或者部分由外國投資者投資,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經登記、許可設立的職業介紹機構;二是降低了設立外資職業介紹機構的門檻,由外經貿部門和人社部門的雙重許可改為人社部門的單一許可,且對涉及外商投資職業介紹機構設立審批、監督管理的權限均由省級勞動人事行政部門調整為縣級以上勞動人事行政部門,此外還取消了不得設立外商獨資職業介紹機構的禁止性規定;三是將外商投資職業介紹機構的服務擴展到可為居民家庭用工提供職業介紹服務,以及可以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從事互聯網職業信息服務;四是大大簡化申請設立外商投資職業介紹機構的條件,僅保留“應當具有一定數量具備職業介紹資格的專職工作人員,有明確的業務范圍、機構章程、管理制度,有與開展業務相適應的固定場所、辦公設施”,相應的也對申請設立時提交的材料做了進一步簡化規定;五是對外商投資職業介紹機構設立分支機構徹底取消前置性審批,只需自工商登記辦理完畢之日起15日內,書面報告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即可。
與上一規章類似,這次修改將《中外合資人才中介機構管理暫行規定》改名為《外商投資人才中介機構管理暫行規定》,并將規章中涉及“中外合資人才中介機構”的表述均修改為“外商投資人才中介機構”。在此基礎上,對規章的具體內容做出以下幾個方面的修改:一是首次對外商投資人才中介機構做出明確定義,是指全部或者部分由外國投資者投資,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經登記、許可設立的人才中介機構;二是取消了中外合資人才中介機構設立的前置性審批程序,特別是取消了地方商務部門和國務院人事行政部門的審批監管職責,對涉及外商投資人才中介機構設立審批、監督管理權限的規定,均由省級勞動人事行政部門調整為縣級以上勞動人事行政部門;三是大大簡化申請申請設立外商投資人才中介機構的條件,同時也簡化了申請設立時提交材料的要求,同時也取消外商投資人才中介機構必須與中方合資的規定,允許外商獨資經營;四是在服務范圍上,取消了人才培訓只能在國內開展的限制性規定,同時為外商投資人才中介機構增加一項服務內容,即人才信息網絡服務;五是簡化外商投資人才中介機構設立分支機構、變更機構名稱、法定代表人和經營場所的程序,僅要求自工商登記或者變更登記辦理完畢之日起15日內,書面報告人事行政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