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本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本書嘗試從不同的維度和向度對海德格爾的“最后之神”思想進行論述。

一、站在海德格爾思想的神學維度,通過對其不同時期神學文本的解讀和分析,梳理其神學思想的變化,探討“最后之神”在其神學思想中的由來。海德格爾直接探討神學思想的著述主要有《宗教生活現象學》《現象學與神學》《哲學論稿》和《形而上學的存在—神—邏輯學機制》。上述著述反映了海德格爾不同時期對神學的不同思考。《宗教生活現象學》首次提出“形式化與形式顯示”的現象學方法,并指出“基督再臨”作為一種歷史性事件源自一種原初的、個體化的時間性,從而為基督教神學的現象學詮釋開辟了道路;《現象學與神學》提出,現象學是存在論哲學對神學的指引和調校;《哲學論稿》則弱化傳統形而上學意義上哲學與神學的差異,并把它們含蓄地表達在“最后之神”思想中。《形而上學的存在—神—邏輯學機制》繼續其對傳統形而上學、基督教神學的解構,海德格爾從形而上學第一開端的角度闡釋存在學、神學、邏輯學的同質性問題,為存在歷史的另一開端做理論上的支撐。

二、站在海德格爾思想的哲學維度,通過對其不同時期哲學文本的解讀和分析,梳理其哲學中否定思想的變化,并探討這種否定思想作為其思想的內核,是否也同時契合于其神學思想。海德格爾早期關于形而上學基本問題的討論,即“究竟為什么在者在而無反倒不在”,首次把存在問題引向了關于“虛無”的討論,并指出哲學對存在的遺忘也就是對“虛無”的遺忘。在對荷爾德林詩的闡釋以及同時期給布洛赫曼(Elisabeth Blochmann)的信中,海德格爾意味深長地將“存在者之虛無與存在者之存在”比作“黑夜之于白晝”。《哲學論稿》中,海德格爾把存有的本現描述為“靜默”,并且在存在歷史的另一開端中,語言也將建基于沉默。海德格爾不同時期關于虛無、黑夜和靜默的討論,清楚地顯示出其哲學思想中的否定思想痕跡。

三、將海德格爾思想納入東西方思想的傳承、交涉、融合的大背景下進行討論。通過論述海德格爾對謝林哲學(西方傳統)的傳承,揭示海德格爾否定哲學思想的謝林淵源。1927年《存在與時間》出版后,海德格爾花費十年的時間,潛心考察謝林和尼采的思想:1936年,開展關于謝林《論人類自由的本質》的系列演講;1936—1942年間,在弗萊堡大學連續做了六次尼采專題講座,而1936—1938年正是他秘密寫作《哲學論稿》的時期。海德格爾的謝林和尼采講稿代表了其在超意志哲學與意志哲學之間的抉擇:他最終選擇并繼承了謝林的超意志哲學(泰然處之的哲學)。在與謝林的哲學對話中,海德格爾獲得了根本的推動與啟示。謝林的超意志哲學正是繼承和發揚了德國的神秘主義傳統,即否定神學的歷史傳統。在20世紀初東西方思想交融的背景下,通過論述海德格爾與京都學派(東方傳統)的交往,本書意在揭示海德格爾與東亞否定思想“空”“無”的相互印證。海德格爾在接受謝林的超意志哲學過程中,可能通過謝林對老子哲學的詮釋,間接吸納和接受了道家思想;同時在與日本京都學派的接觸中了解到了禪宗的思想。可以認為,海德格爾對西方的否定神學和超意志哲學、東方的道家及禪宗思想創造性地做出了融合,從而提出了他的“最后之神”思想。

四、從現象學的核心概念出發,即從時間到時間性、從歷史到歷史性,將《哲學論稿》與其早期重要文本《存在與時間》進行比較研究,分析海德格爾前后期對于“時間性”和“歷史性”等現象學方法的運用和思考。從存在歷史觀出發,將《哲學論稿》與其同時期的重要文本《尼采》進行比較研究。《哲學論稿》和《尼采》寫作于同一時期,二者都面臨同樣的思想背景:形而上學、柏拉圖主義、虛無主義、上帝之死、存在歷史,等等。在思想的表達上,《尼采》與《哲學論稿》是顯與隱的關系,這一結構與海德格爾對存在“即開顯即遮蔽”的理解高度一致。海德格爾把超越形而上學、克服虛無主義視為其身處時代的“急難”。通過上述比較研究,為對《哲學論稿》中的“最后之神”章節進行解讀做理論準備,目的是揭示“最后之神”思想的真正內涵。

海德格爾為什么要寫《哲學論稿》以及后續一系列神秘文本?他是出于對現代西方文明的擔憂而倡導人類共同拯救地球嗎?為什么解讀“最后之神”對閱讀海德格爾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一系列神秘文本如此重要?什么是海德格爾的“最后之神”?“最后之神”的來源在哪里?海德格爾如何闡釋“最后之神”?海德格爾為什么要談“最后之神”?弄清楚這些問題,我們才能理解海德格爾“最后之神”思想的精髓所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互助| 开封县| 阳西县| 融水| 石柱| 沐川县| 陵川县| 华安县| 平度市| 南昌市| 井冈山市| 禹州市| 和顺县| 宜阳县| 汪清县| 乐亭县| 陕西省| 封丘县| 杭锦旗| 略阳县| 临海市| 工布江达县| 会东县| 临洮县| 南郑县| 大姚县| 隆安县| 新津县| 大新县| 水城县| 英山县| 江津市| 铁力市| 抚宁县| 临沭县| 咸阳市| 怀远县| 乐都县| 依兰县| 夹江县| 宁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