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又是立儲!

新君登基,接踵而至的,就是面臨選立儲君的難題。

不僅后宮妻妾們在這件事情上爭得雞吵鵝斗,而且,朝臣官員們也為了各派勢力的利害,在皇帝跟前喋喋不休地陳述己見,提出各自支持的太子人選。

至于皇帝本人,他當然更愿意從情感的角度出發,來考慮該把皇位傳給誰——比如說,是他偏愛的皇子,還是受寵的妻妾所生的孩子。

唐高宗的第四個兒子,也是到目前為止最小的兒子,雍王素節,是蕭淑妃所生。蕭氏是李治的寵妃,她在后宮里的地位,遠勝于其他幾個皇子的母親。

素節這小孩子,十分乖巧伶俐,又聰明又好學,才五六歲年紀,一天就可以背誦五百余言的古詩。生得一副惹人憐愛的好模樣,很討父皇的歡心,高宗李治對他視若掌上明珠。不用蕭淑妃開口,皇上心里其實已經有所打算了.

長孫無忌向唐高宗建議,在沒有嫡長子的情形下,按照長幼有序的原則,應該立陳王忠為太子;更何況,陳王忠因已由皇后收養,視同己出,所以在身份上,與嫡長子沒有區別。

高宗聽了長孫無忌的建議,沒有立刻表態,只答應待他考慮之后,再作定奪。

這么一考慮,事情就耽擱下來。

王皇后亮出挫敗蕭淑妃的一張王牌——武氏進宮了。

武氏進宮以后,暫時留在皇后身邊,專一服侍皇后。王皇后待她很好,賞給她不少衣物發飾、脂粉胭紅,而且并不支使她做這做那,反而常常精心地把她打扮起來,帶她一道同出同人,形同姐妹。

天真的王皇后,心中十分得意,她暗自以為,這一下,蕭淑妃是輸定了。

武氏曾經在宮里做過十二年的才人,非常熟悉后宮的規矩禮儀。她做起事情來,總是心到眼到,眼到手到,根本用不著皇后發號施令,就已經把事做得周周到到,妥妥貼貼。

再加上她又心眼靈活,善于察言觀色,對皇后一味曲意逢迎,動不動就提到皇后的功德和知遇之恩。

這樣一來,皇后真的從心里喜歡上了她,覺得她實在是個知恩圖

報、乖巧恭順的可人兒。

一方面是煞費苦心,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本意,王皇后不斷地在皇上面前大說武氏的好話。這當然正中了皇上的意——李治巴不得把武媚娘盡快地提拔起來,也好名正言

順地專寵于她。

果然,沒過多少日子,武氏被封為昭儀,位居九嬪之首,僅次于四妃,幾乎快要與蕭淑妃平起平坐了。

這一下,不僅是蕭淑妃,就連皇后本人,也忍不住感到吃驚了。

更讓她們吃驚的是,武昭儀懷孕了!

蕭淑妃還只顧著在一邊吃醋,同皇上使性子;而王皇后卻開始著急了,她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妙。

陳王忠之所以遲遲沒有被立為太子,主要是因為蕭淑妃一直在高宗面前軟磨硬泡,非要皇上立素節為太子。而李治本人,當然也傾向于這樣做。

從道理上說,皇后無子,由地位最高的嬪妃所生的兒子,彌補嫡長子的空缺,承襲皇位,也沒有什么不合情理。

不過,這樣一來,“母以子貴”,太子的母親必定進一步爭奪皇后之位,后宮里的相互殘殺也就難以避免了。

長孫無忌每次向高宗指出,一旦雍王素節登儲,皇后的地位將岌岌可危。

現在,蕭淑妃已經失寵,她還不識時務地同皇上賭氣,以為自己使點小性兒,皇上過不了幾天,就會回心轉意。她萬萬沒有料到,皇上不僅對她不瞅不睬,而且,就在七月間,宣布將皇后的養子陳王忠,立為皇太子。

到這時,王皇后心里的一塊石頭,才算落了地。她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好險!

最初,皇后不過是想借刀殺人,打擊一下蕭淑妃的囂張氣焰。沒想到,這感業寺的尼姑竟然一步登天!照她這般得寵的情勢,一旦生子,陳王忠的處境會更為不利。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她怎么就沒想到武昭儀會懷孕呢?

王皇后這一急,非同小可,她請舅父火速找長孫無忌商議,想辦法向皇上施加壓力,無論如何,一定要把儲君的人選趕快確定下來。

幸好王皇后在武昭儀的事情上有恩于皇上,所以,唐高宗這一次倒是沒讓長孫無忌多費什么口舌,挺痛快地就答應了他的請求。投桃報李,高宗得了佳人,也讓皇后如愿以償。

永徽三年是個多事之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钦州市| 会理县| 开阳县| 文昌市| 依兰县| 东丽区| 缙云县| 泽库县| 恭城| 海阳市| 镇远县| 博湖县| 阿荣旗| 肥东县| 江口县| 策勒县| 临城县| 石城县| 南漳县| 布尔津县| 内丘县| 嘉峪关市| 乡宁县| 龙里县| 汉源县| 自治县| 武功县| 遵义县| 云梦县| 焦作市| 宝应县| 拜城县| 万源市| 永嘉县| 顺义区| 萨嘎县| 邹城市| 澎湖县| 临城县| 大荔县| 惠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