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帶著一把尤克里里?
當朋友們描述安娜·奧蘭諾時,他們通常會這么說:“安娜是我認識的最外向的人。”“沒有人能拒絕和安娜做朋友。”大家知道她,是因為她對科學的熱情、對他人的滿滿愛意以及每個月主持的節目——《咖啡屋》。但當你問起安娜,她卻會告訴你,她并非一向都擅長社交。
高中早期,安娜并不是眾人羨慕的對象。“中學的時候,我仿佛背著一層殼。”她說。因為社交恐懼癥,她在和同學說話時非常緊張,很難給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對科學的熱愛并沒有讓她在學校受歡迎的女孩里贏得一席之地。
“當我看到其他人如此自然地聊天和社交時,就會懷疑為什么自己如此格格不入。”她嘗試上網搜索如何社交,但很快意識到“人不是數學公式”,不能生搬硬套他人的做法。而想變得更善于和他人接觸的辦法只有一個:多和他人接觸。
安娜可以從小事做起,比如每周嘗試和一個不認識的人說話。但是安娜不太喜歡慢慢來。于是,她買了一把尤克里里帶到學校。
安娜天生樂感很好,按照谷歌上的教程,她很快就能用尤克里里彈和弦了。尤克里里太大了,書包里放不下,她便把它抱在懷里,走到哪抱到哪。很多同學遇到她都會多看兩眼,好奇地問:“干嗎帶著把尤克里里?”這樣,陌生人自己就來搭訕了。大家都記住了安娜,每天都會有不同的人來問她相同的問題:“可以彈一曲嗎?”
無論何時,只要有人問,安娜就會強迫自己彈起尤克里里。聽到她彈奏夏威夷音樂歌唱家伊斯雷爾·卡馬卡威沃爾的《彩虹之上的地方》(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時,大家都會忍不住笑意。很多人熟悉這首歌的旋律,甚至會跟著哼唱。一曲結束,大家就會走上前和她攀談,感謝她的表演。尤克里里讓安娜克服了緊張情緒,她發現自己不僅社交能力變強了,還給周圍的所有人帶來了歡樂。漸漸地,她連在眾人前演奏都越來越游刃有余,問別人叫什么名字對她來說就更沒什么大不了的了。
有時候,要想讓別人記住你,就得有些創意。你不必也去買一把尤克里里,但你可以像安娜這樣,吸引別人主動向你邁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