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驅動式教學:如何科學、有效、系統地提高學生成績
- (美)羅伯特·J.馬扎諾等
- 474字
- 2024-07-02 17:00:22
早期的學校領導力和有效學校
在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有效學校運動中,學校領導力在高績效學校中的重要性開始顯現。1979年,羅納德·埃德蒙茲(Ronald Edmonds)在《城市貧民的有效學校》(Effective Schools for the Urban Poor)這篇開創性文章中,首次提出了有效學校的相關因素。他列出了6個變量,其中包括強大的行政領導力。到了1982年,埃德蒙茲在一篇名為《學校改進計劃:概述》(Programs of School Improvement: An Overview)的論文中,將變量縮減,最終得出5個廣為人知的有效學校的相關因素。在該論文中,埃德蒙茲指出,有效學校有以下幾個特點:
1. 校長的領導力體現在高度重視教學質量。
2. 制定了一個普遍的且被廣泛理解的教學重點。
3. 營造了有利于教與學的安全有序的環境。
4. 教師的行為能夠傳達一種期望,即所有學生至少掌握最基本的知識。
5. 把學生的成績作為項目評估的基礎。
在這個時代,當然不止埃德蒙茲一位研究者意識到學校領導力對學生成績的重要性,還有許多人也把學校領導力視作一個重要的變量。在有效學校運動早期,雖然教育領導力的明確定義尚未出現,但研究者知道這是一個關鍵因素。那么,如何培養有效學校領導者呢?事實證明,有效學校領導者有許多相同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