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樹:孩子的閱讀力提升指南(親子版)
- 徐玉貞
- 2167字
- 2024-06-28 18:31:04
閱讀的動機
孩子的閱讀動機是閱讀習慣養成的根基。閱讀習慣的養成不是某一時間點實現的,它需要一段時間的持續閱讀,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根據孩子不同的閱讀動機給孩子以有效的支持呢?孩子的閱讀動機有以下幾種:
1.喜歡閱讀
胎教、睡前故事、父母的閱讀習慣、老師的有效引導以及書店的環境等,都有可能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閱讀,對書里的故事、人物、插畫和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捧著一本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
沉浸式閱讀會讓孩子陶醉在作者構建的世界里,一時間忘記了現實中的一切,僅僅是這種簡單的入境感,就可以讓孩子持續地喜歡閱讀,父母們越早帶孩子體驗到這種閱讀的快樂,孩子能越早享受到閱讀帶來的陶醉感,沒有比這種體驗更能促使孩子一直閱讀下去了。
2.精神激勵
孩子每次閱讀之后,父母要給予積極的、恰如其分的肯定和贊揚,比如,贊揚他安靜閱讀的姿態、沉浸閱讀的樣子、臉上不經意間泛起的笑容,以及迫不及待分享的欲望。如果孩子提出問題,父母一定要認真回應,這也是一種肯定,即使答不出來,也可以告訴孩子會去查一下參考資料再回復他。如果父母可以提出一兩個孩子能夠回答的問題,或是能夠引發孩子思考的問題,那也是一種變向肯定。總之,孩子的積極行為需要父母及時地給予肯定。
閱讀積分也可以作為一種精神激勵方式,讓閱讀行為可以被記錄,被看見。現在很多平臺使用閱讀積分和榮譽獎勵孩子,這對孩子愛上閱讀是有一定幫助的,比如,每天閱讀十分鐘,以此建立閱讀積分和榮譽與閱讀行為之間的激勵關系,通過孩子對積分和榮譽的期待,促使孩子的大腦分泌更多多巴胺,為閱讀行為持續提供心理動機。但是這種方式也被很多平臺作為營銷手段了,這必然會抵消一部分積極作用。
關注每天的閱讀行為,使用有效的精神激勵,讓孩子獲得閱讀的成就感,有助于閱讀習慣的養成。
3.提高成績
閱讀可以提高學習成績,這是很多父母的共識,一部分孩子也能認識到這一點,這主要是因為大量閱讀可以提高詞匯量,同時能夠提高理解力和記憶力。閱讀作為學好各門功課的基本功,重要性不容小覷。正因如此,父母們非常重視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能夠慢慢理解閱讀與學習的關系,渴望取得更好的成績,也會主動閱讀一些課外書,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現在的學校教育也非常關注閱讀,閱讀活動豐富多彩,寒暑假會給孩子提供推薦書單,讓孩子利用假期堅持每天打卡讀書,尤其是完成整本書的閱讀。
4.物質獎勵
物質獎勵雖然不受推崇,但是在剛開始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時,很多父母會采用這個方法,比如,獎勵一個玩具、一段玩游戲的時間,或者是一頓美食等。雖然這種方法可以建立閱讀與事物之間的連接,但并不十分有利于孩子閱讀興趣的培養,如果為了鼓勵閱讀行為,短期采用物質獎勵不失為一種策略。
一些有關大腦科學的書對用物質獎勵孩子持不同觀點。在《孩子的大腦》一書中,作者是這樣描述原因的:主要是因為物質獎勵讓人開心的程度有限,孩子正向行為的強化作用遠遠不如情緒上的獎勵來得高效。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同類型的神經元之間比不同類型的神經元之間更容易產生連接,比如一項社會活動——關電視和另一項社會活動——枕頭大戰屬于同一類型,表示“當我服從,我感到快樂和滿足”;而關電視和具體實物——星球大戰的玩具屬于不同類型,表示“當我服從,我會得到想要的東西”。相較而言,前者更容易形成連接。第二,與父母做游戲和獎勵一個玩具可以引發不同的情緒反應,和父母做游戲更容易有效地激活那些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強化正向行為的效果會更明顯。物質獎勵還會傳遞一種價值觀,就是一切都是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而隨著孩子欲望的增加,就需要更多的物質才能滿足,孩子的欲望不斷膨脹,直到物質無法滿足,最終孩子的動力會減弱,甚至產生負面效果。
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場景中,要盡量減少物質獎勵。如果要使用物質獎勵,可以疊加其他激發閱讀動機的方法,減弱單純物質獎勵帶來的負面作用。
5.其他動機
鼓勵孩子參加跟閱讀相關的比賽,比如,朗讀經典、讀書心得征文,或者講書中的故事等賽事。為了贏得好的名次,孩子會積極準備比賽,在這個過程中,便會投入地閱讀。
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初始階段,可以使用閱讀打卡和物質獎勵的方式,讓孩子有清晰的目標,以督促他們進行閱讀。之后可以逐步加入精神鼓勵進行行為肯定,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對于閱讀的感受從外在的物質獎勵逐漸轉化為內在的精神滿足。這是閱讀動機逐漸被激發并強化的過程,也是閱讀習慣形成的內在邏輯。
孩子的學習動機是在不斷灌輸和激勵下產生的,從父母的言傳身教到孩子的身體力行,把認識印刻在自己的大腦里,直至形成習慣,進入潛意識。無論是閱讀、學習,還是價值觀的形成,關注哪些因素影響孩子的思考模式和行為動機,比單純講授知識和技能更重要。
夢想作為積極又長遠的動機,可以影響孩子的人生走向。一開始,孩子是沒有夢想的,需要家長不斷地啟發,激發孩子的興趣,加深孩子喜歡的程度,再去引發他們的思考;此時,夢想就會像種子一樣生根發芽,然后變得越來越清晰,進而產生更多的熱情和動力;最后,孩子會把夢想作為人生目標,為了這個目標不懈奮斗。
所以,無論是對閱讀習慣的培養,還是對人生目標的追求,都需要父母不斷地“澆水、施肥”,以及“陽光雨露”的滋潤,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不斷地獲得階段性的進步,以此來肯定自己,并慢慢地賦予人生更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