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ACE 前言
沃倫·巴菲特認為:“樹立良好的聲譽,需要20年的時間。而毀掉它,5分鐘就足夠了。如果你能考慮到這一點,你就會講究禮儀了。”
在現代人的成功因素中,80%以上都要靠人際關系。若人際關系不成功,成功只是暫時的;人際關系成功,不成功也是暫時的。要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于商務往來而言,商務禮儀是核心選項。商務禮儀,不僅體現了個人修養和為人處世的態度,更折射出所在單位的企業文化和管理境界;不僅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更能夠最大限度減少人與人之間的誤解和摩擦。
商務往來中,觀察和了解一個人往往需從細微處著手,如穿衣打扮、舉手投足、交談溝通……這些細微處被認為更能客觀體現一個人的本質。雖然這種“窺一斑而知全豹”式的判斷不一定完全客觀,但在以泛泛之交為特點的商務往來中,其常被作為觀察和了解一個人的重要依據。
細節印象如此重要,這就需要我們對不同商務場景下的商務形象、言行舉止、交往慣例等,都能有所了解。然而,還是有很多人對其知之甚少。
某企業客戶接待結束,將客戶送到機場道別之際,接待人員對客戶說:“祝您一路順風、一路走好……”換來的卻是企業領導尷尬至極、客戶目瞪口呆的表情。
某企業宴請外賓,領導讓同桌同事給外賓斟紅酒,不停讓“倒滿、倒滿、倒滿”,直到“滿溢”才滿意;又跟外賓透露喝紅酒“絕招”:紅酒兌雪碧,多喝不上頭……
某單位老總和一位員工同乘電梯時正好站在樓層按鈕位置,于是順手幫員工按了樓層按鈕。那位員工趕緊說:“×總,真不好意思,讓您親自按電梯。”面對這種讓人起雞皮疙瘩的尬聊,讓他很無奈。
禮儀修養主要源于后天的學習和自律,與個人文化程度、社會地位沒有必然聯系。只要對禮儀的相關規則做到心中有數,再謹記“律己、敬人”的禮儀原則,就能擁有良好的禮儀修養,從而在商務交往中更加游刃有余、得心應手。
我從事禮儀培訓工作近20年,培訓了2000多家各行業單位。其中既有國家部委機關、高校,也有世界百強、中小企業,對此有直觀的體會。
商務禮儀作為一個人或單位提升軟實力、競爭力的重要能力,在內外往來中確實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形象修飾還是穿衣打扮,無論是見面寒暄還是邀約往來,無論是日常交往還是慶典儀式,無論是內部同事還是商務伙伴……熟悉商務禮儀,深諳交往藝術,不僅可以塑造黃金印象,還能贏得他人的好感和尊重,從而打造出良好的人際關系;反之,不是被認為沒有善意、不尊重他人,就會被認為缺乏修養、沒見過世面。小則失去他人的信任,給商務交往帶來障礙;大則給單位帶來損失乃至引發外交沖突。
當然,講究禮儀也絕不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而是要注意尺度和分寸。在我看來,禮儀好比人的穿衣,既不能太松也不宜太緊,要講究而有余地,寬裕而不失大體。以這樣能讓雙方都舒服的規則行事,必然會獲得最佳的交往效果和豐厚人脈。
有鑒于此,我將在本書中和大家分享各種商務場景中的穿著打扮、舉手投足、言談舉止,場景化的交往藝術,以及餐桌禮儀、氣質氣場提升等商務禮儀精髓,助力大家成為處世懂規則、說話有尺度、交往講分寸、舉止有風度的商務精英!
鑒于本書的篇幅和文字表達的局限及本人水平有限,本書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2023年5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