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說調攝(全民閱讀中醫科普進家庭叢書)
- 楊思進主編
- 651字
- 2024-06-21 18:10:39
第五節 身心協調,健康快樂
在青少年時期我們常常強調要“身心協調”,身體要健康,心理上也應有正確的價值觀。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也是一樣的,要努力做到“身心協調”。其實,在中醫整體觀中認為“身心協調”即“形神統一”。只有形神統一,我們才會“力所從心”,健康快樂地工作生活。
形神一體觀就是形體與精神的結合與統一。形體,主要指構成人體的臟腑、經絡、五體、官竅,以及精、氣、血、津液等,精神其實就是人們的情志、情緒活動。形體、精神各司其職,形體給了我們生命情志活動的依托,但是如果所有的生命情志活動都停止了,形體也會相應地作出變化,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形是神的藏舍之處,神是形的生命體現,精神不能離開形體而單獨存在,有形才會有神,形神相互依托,相互聯系,是不可分離的整體。
中醫學認為,人的精神情志變化與五臟六腑有關,精神情志活動由五臟精氣產生,如果五臟的功能正常,情志活動也不易失調。同樣,如果精神情志等活動波動變化較大,臟腑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例如,一個人突發大面積腦梗死,他的意識會變得模糊;如果一個人經常唉聲嘆氣、以淚洗面,他的肝、肺也會相應地出現問題。一位患者,由于家庭原因從小性格內向,不善于交流,大學畢業進入競爭激烈的職場后更是不能適應,漸漸地在單位說話越來越少,情緒低落,長期失眠,雖然長期接受心理治療,但是作用較小,后來在心理治療的基礎上加上了中醫疏肝治療,不久之后情緒就有所好轉。中醫學認為“肝為語”,肝膽氣郁的患者多見沉默少語等情志異常。身體健康的人往往情緒平穩,思維靈活,因此形神統一,方可身心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