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說調攝(全民閱讀中醫科普進家庭叢書)
- 楊思進主編
- 922字
- 2024-06-21 18:10:38
第三節 人體小天地,五臟六腑要協調一致
自然大天地,人體小天地。在中醫整體觀中,人體本身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就像大自然中的植物一樣,有葉、有干、有花、有根、有枝,葉子負責進行光合作用,不停地輸送養分,根是植物的營養器官,負責吸收土壤里面的營養成分,樹干負責承托整株植物,樹干里的木質部負責運輸水及營養以助光合作用和新陳代謝。如果一棵植物沒有葉子進行光合作用,那么枝干就會逐漸枯萎,如果根部嚴重腐爛,整棵植物也會面臨死亡。人何嘗不是如此,五臟六腑各司其職,相互聯系,它們有不同的結構、不同的形態、不同的功能,但它們相互關聯、相互制約,使人體可以實現自我調節與自我適應,它們的默契配合維持著我們的生理平衡,這就是我們的人體。
人體以五臟(肝、心、脾、肺、腎)為中心,配合六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形體(筋、脈、肉、皮、骨)、官竅(目、舌、口、鼻、耳、前陰、后陰),通過經絡系統的聯合作用,構成肝、心、脾、肺、腎五個獨立而又相互聯系的生理系統。這五個生理系統之間,既相互統一,又相互制約,共同維護生命活動的正常運行,這就是以五臟為中心的“五臟一體觀”。
《飲膳正要》說:“心為一身之主宰,萬事之根本。”心乃君主,主宰人體的生命活動;心主血脈,可推動血液循行于脈中,心臟與脈管相連,形成一個密閉的系統,成為血液循環的樞紐。從西醫學角度來說,心臟是全身血液循環的中心,心臟的不斷跳動為生命活動提供充足的血液。肺為華蓋,在身體中位居最高,可保護體內臟腑、抵御外邪,因此肺又被稱為“宰相”;肺主水,肺的宣發和肅降對體內水液輸布、運行和排泄具有調節作用;肺主氣,司呼吸,一方面可調節全身各臟腑之氣,另一方面肺通過一呼一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氣,呼出體內的濁氣,可實現體內外氣體交換。脾主運化,脾臟將水谷化為精微,并將其輸送至全身各臟腑,簡單來說,脾臟就是營養物質的收納官,能將營養物質消化、吸收并輸布全身。肝主疏泄,調暢氣機,可使全身氣機暢達,通而不滯,散而不郁,維持情緒穩定。
五臟屬里,為陰;六腑屬表,為陽。臟與腑相互配合,一臟配一腑,即心與小腸相表里,肺與大腸相表里,肝與膽相表里,脾與胃相表里,腎與膀胱相表里,臟腑相互作用得以維持人體各項功能的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