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瘦身術:符合醫學原理的科學瘦身教科書
- (日)牧田善二
- 821字
- 2024-06-14 19:36:53
疑惑3 為什么減肥會反彈?——被迫反復購買糖類食品
減肥瘦身,反彈是必不可少的過程之一。很多人挑戰瘦身,然后反彈,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地胖回去。
話說回來,為什么要反彈呢?其答案是:“人的大腦使然。”
我簡單說明一下這個原理。
為了延續生命,我們必須擁有一定的能量。而成為能量源的恰恰就是碳水化合物(糖類)。因此,人類天生就被設定了“攝取碳水化合物”的程序。
稍有一段時間沒有攝入碳水化合物,血糖值下降,人就會變得焦躁。這時,就會聽從大腦的指令,對攝取碳水化合物產生強烈的愿望。
而且,吃了碳水化合物以后,大腦的“獎勵機制”就會啟動,分泌出叫作多巴胺的激素,讓您感到幸福:“啊!太好吃了!真幸福啊!”
獲得這種幸福感后,人就會更加積極地攝取碳水化合物,以防能量枯竭,讓生命延續下去。
但是您不要忘記,這種程序是在遙遠的舊石器時代完成的。
舊石器時代尚無農耕技術,人們靠狩獵和采集獲得食物。所獲食物中能夠成為能量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低,因此,當時無論吃多少都不會過量。這樣的時代持續了數百萬年。
但是,在1萬~2萬年前,農耕生活開始了。人類開始栽培小麥等碳水化合物,并實現了食物的保存。
即使如此,離所謂的“充裕”還差得遠。除了部分特權階級以外,大部分人還在與饑餓做斗爭,還無法攝取到過剩的碳水化合物。因此,肥胖與一般人無緣。
然而,現代社會則不同,是一種“可以隨便吃”的狀態。而且,碳水化合物與其他食品相比更為廉價。
并且,如果您想實施控糖,大腦就會不斷發出指令:“干什么呢?趕緊吃碳水化合物啊!”您若是遵照大腦的指令,就會感到:“啊!果然好吃!真幸福啊!”
您也許知道,那些藥物成癮的人就是明知不可以但還是會情不自禁。他們并不是“想達到嗨的狀態”,而是想從藥物斷絕的痛苦狀態中擺脫出來,恢復到正常水平的狀態。
極端的肥胖者和上述情況相同,他們不攝取糖類,就會焦躁不安,感到憂郁。為了從這種狀態中擺脫出來,他們就會忍不住去吃東西,陷入嚴重依賴癥的狀態。
在這種狀態下,反彈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