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地方中醫藥法規體系不斷完善

截至2022年6月底,全國有26個省(區、市)根據《中醫藥法》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完成地方中醫藥法規的制定、修訂,為《中醫藥法》實施提供有力支撐。各地中醫藥法規結合各地實際情況,針對各地中醫藥事業發展中的問題作出有地域特色的規定,涵蓋中醫醫療機構和服務能力建設、中藥規范管理、中醫藥在疾病預防控制中的作用、中醫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創新發展、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傳播、中醫藥事業的保障等方面。

進一步細化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要求。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中醫醫療機構建設納入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加強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12個省(區、市)的地方中醫藥法規明確規定設區的市、縣(市)人民政府應當舉辦一所具有中醫藥特色的綜合性中醫醫院或獨立的公立中醫醫院。注重發揮中醫藥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與疾病預防控制中的作用,明確將中醫醫療機構納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體系,中醫藥防治舉措融入應急預案和技術方案。

進一步規范中藥資源保護和質量監管。多個地方中醫藥法規中明確人民政府應當制定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中藥材綠色種植養殖、建設質量追溯制度,鼓勵中藥材規模化、規范化、標準化發展,制定道地中藥材保護目錄等。

著重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明確建立完善中醫藥人才培養機制和培養體系,建立健全高等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和師承教育相結合的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部分地方中醫藥法規進一步細化對于中醫藥經典理論和中醫藥臨床實踐的要求,突出中醫藥思維能力培養。

加快科學研究與創新發展。明確建立和完善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評價體系和管理體制,將中醫藥科學研究納入科技發展規劃,支持開展中醫藥理論研究,支持中藥新藥研發,支持重大疑難疾病、急危重癥和新發突發傳染病的臨床研究。

促進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傳播。部分地方法規細化中醫藥傳承保護的規定,進一步明確不得以介紹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變相發布中醫醫療廣告、中藥廣告,將中醫藥文化和知識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普及中醫藥常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阴县| 仙桃市| 桑日县| 淄博市| 拉萨市| 大宁县| 德清县| 独山县| 镇安县| 通榆县| 分宜县| 运城市| 兰西县| 八宿县| 安宁市| 中山市| 湖南省| 邵武市| 潢川县| 安吉县| 长白| 商都县| 沙河市| 从江县| 崇州市| 冷水江市| 图片| 西乡县| 红河县| 东阳市| 鲁甸县| 胶南市| 基隆市| 梁河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临高县| 宝丰县| 白水县| 霍山县| 米易县| 彰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