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袁術背信
- 平荊州拐呂布,我在三國射穿天下
- 我想戒可樂
- 2278字
- 2024-06-16 00:35:12
文會結束,劉琦三人沒有立即離開,去田里看望龐德公。
龐德公赤裸著上身,顯露出結實的肌肉,半挽著褲腿,正在在田地里插種西瓜籽。
見到劉琦來了,笑著說道,“果然這農學不研究不知道,研究了很有門道,往常種西瓜,都是西瓜瓜籽往地里一扔,讓它隨便長就好了?!?
“這樣分開有間隙的播種,土地的肥料才分配的更均衡啊。”
“和稻田的距離也得講究,不然搶了稻谷的肥料,稻谷就長不好了。”
劉琦覺得龐德公真的是有大智慧的人,最重要的是他這種實踐的精神,在古人中難能可貴。
劉琦三人也挽起褲腳,下田幫忙。
劉琦一邊干活一邊說道,“我明天差人給龐公送五百斛精鹽,龐公可以試驗腌制榨菜了?!?
龐德公聞言不由停了下來:“精鹽?五百斛!”
一斛要賣一千錢,這五百斛不是價值五十萬錢。
龐德公被財大氣粗的劉琦震住了,“這是不是太浪費了?”
劉琦笑道:“不浪費,精鹽是蔡家秘方,實際成本小的多,龐公您就放手試驗。”
龐德公也是灑脫之人,并不糾結這些,“那依你好了,反正是你的錢?!?
馬玄本來就是一副農夫樣貌,皮膚明顯就是務農曬黑的,做起農活來十分嫻熟。
劉琦便問道:“伯常,我剛才提的農學院教化育人之事,可感興趣?”
馬玄停下,有些猶豫:“我不知道。”
劉琦說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化乃百年大計,伯常如能寫一本啟蒙之書,將識字教育與日常知識、農用技藝相集合,功在千秋啊。”
功在千秋,馬玄心動了。
“方才那幾人,引經據典,高談闊論,又正真懂什么治國之術,不過想舉孝廉出仕,魚躍龍門?!?
“當然這也沒有什么錯,只是本末倒置,治國之本,唯在于民。”
徐庶也說道:“研究《五經》、《周易》者甚眾,不差伯常一人,蒙學無人問津,伯常著作一本,當開荊州蒙學之先河。”
馬玄徹底被打動了,本身他也精通農事,答應道:“我盡力為之!”
劉琦接著說道,“不能讓伯常白做,榨菜之事,伯常和龐公可以試驗之,成功后,馬家可以經營榨菜,所獲之利都歸馬家?!?
馬玄推辭道:“我愿意投身農學,是被你的百年大計和功在千秋打動,不是為了牟利?!?
劉琦正色道:“馬氏非你一人之馬氏,這是正經的生意,利國利家利民、共贏的好事,精鹽我會以成本價單獨共計給你,放心,不會虧錢的。”
此刻馬玄對劉琦佩服的五體投地,躬身長拜:“我代表馬家謝過子衿。”
劉琦計劃拿出千金,在魚梁洲修建學舍,開墾荒地,耕種試驗田地,查抄桓家的錢正好派上用場。
三月之后,龐德公農學院正式成立,龐德公為院長,馬玄為教授,開始招收學徒。
同時,西涼求購的戰馬也到了,在黃忠的操練下,五百飛軍已經完全形成戰力,人人上馬能射,下馬能戰,堪稱精銳。
蔡家的精鹽生意已經遍及荊州。
各地涌入的流民也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由于農學院的建立,平民子女也有了讀書識字的機會,百姓們對生活十分的滿意,荊州的社會日益穩定,經濟迅猛發展。
自己第一年平定荊州、站穩腳跟的計劃基本完成;第二年發展經濟民生,招兵買馬已經開始實施;只等第三年小試牛刀、擊敗袁術、掌控整個荊州。
劉琦信心備增,三年之內定能把荊州建設成最富有的州,帶兵十萬,逐鹿中原。
很快到了初平二年春。
蔡瑁終于耐不住了,來到劉表府邸,找劉表提親。
劉表滿口答應,叫蔡瑁準備好三書,春節找個良辰吉日訂婚。
正在挑選吉日的時候,蒯越突然來也拜訪。
只見蒯越很著急的進來,一臉凝重的表情。
劉表知道有大事發生,于是問道:“異度前來,有要事相商?”
蒯越看見蔡瑁在,也不避嫌:“德珪在,正好,把琦公子也請來吧,袁術小人,居然背信棄義?!?
劉琦跟快就來到了議事廳。
蒯越把得到的消息講述出來:
袁紹、韓馥欲擁立劉虞為帝,被其拒絕;劉虞向朝廷派遣使者,獻帝派遣劉和前往劉虞處,被袁術扣押。
如今袁氏兄弟徹底翻臉,袁術不但不拉攏劉表,反而上表孫堅為豫州太守,這顯然是在打荊州的主意啊。
說到兵事,蔡瑁還是知曉戰況的:“孫堅現在正在潁川同董卓交戰,一時間應該無暇分身。”
蒯越說道:“袁術上表孫堅為豫州太守,就是要讓孫堅去奪取豫州,雖然豫州現在還不是孫堅的地盤,等孫堅占領了豫州,下一個目標就是荊州了?!?
劉表主動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十八路諸侯本就各懷心思,現在已經接近分崩離析,既然袁氏兄弟反目,我認為應該遠交近攻,交好袁紹、做好同袁術交戰的準備?!?
劉琦沒有輕易發表意見,自己穿越而來,改變了一些事情,歷史的軌跡必然發生改變,孫堅會獲得玉璽,然后因為袁術背刺,不發糧草戰敗的事情不知道會不會發生。
因為袁術這個人真的不能按照常理來判斷。
按道理,劉表上表袁術南陽太守,讓袁術的身份合法化,給了天大的人情,劉表雖然也借道到達荊州,算是交換,但彼此也有了合作的基礎。
他不投桃報李,居然拉攏孫堅,上表孫堅為豫州太守,這就讓人搞不懂了。
接下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既然袁術要拉攏孫堅當小弟,那也沒話說,可是轉頭他又克扣孫堅的糧草,致使孫堅兵敗,真是一個奇葩。
蔡瑁、蒯越認同劉表的看法,也覺得應該遠交近攻。
蔡瑁于是推薦黃家的名士黃祖為江夏太守,因為黃祖江夏很有聲望,可以在江夏招兵買馬整兵備戰。
蒯越又說道:“關中混亂,我們也應該去渾水摸魚,不能作壁上觀,這個時候可以派遣使者向朝廷奉貢。”
“董卓現在戰事不利,必然要仰仗使君,肯定會給于封賞,名義上使君可以獲得更大的權力;同時可以暗中聯絡袁紹,形成結盟,前后夾擊袁術?!?
劉表聽了頻頻點頭,“只是派誰出使長安最合適呢?”
劉琦知道這活跑不掉了,劉表肯定是不能去了,便宜老爹已經是一方諸侯,不可能以身犯險,那除了自己沒有合適的人選了。
于是主動請纓:“孩兒愿意出使長安。”
劉表于是授黃祖為江夏太守,劉琦為使者出使長安。
真是前有單騎入宜城,又要只身赴長安。
長安么,呂布,三國最猛武將,要是能拐到荊州……